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89天安門事件大事記:5月14日 星期日

作者:

   凌晨2時半,李鐵映、李錫銘、陳希同奉命帶領國務院副秘書長安成信、北京市委副書記李其炎、汪家鏐、張健民等到天安門廣場勸說絕食學生回校,一些學生激動吼叫:「太晚了,太晚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絕食學生人數快速增至一千多人,天安門廣場上學生和群眾白天逾兩萬人,晚上則達到十萬人左右。絕食學生顯得秩序良好,學生糾察隊在維持秩序,防止外人進入。

   社會各界人士普遍同情和支持絕食學生,首都知識界反響尤其強烈。絕食消息傳出後,不僅國內的記者,包括到北京準備專門報導中蘇首腦會晤的一些外國記者也更多地把眼光投向廣場的絕食學生們,相反衝淡了對中蘇首腦會晤的報導。

   北京各高校再次罷課聲援絕食請願學生,北大、北師大等校部分教師貼出《倡議全體教師罷教》大字報,提出:「若在今晚11時以前政府不答覆學生的要求,15日將罷教。」

   首先抵達天安門廣場聲援的隊伍是北京一些高校的青年教師,許多師生相擁而泣。午後,一直在廣場陪伴學生的我迎來了政法大學青年教師隊伍,青年教師隊伍繞廣場一週遊行,我激動地領頭反覆呼喊「我們與學生同在」、「我們為學生自豪」等口號。

   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的700多名「和平民主請願團」人員也來到天安門廣場。每當新的聲援隊伍出現,都繞場一周,吸引數千學生和群眾跟隨。

   不時有北京民眾為絕食學生送來開水、汽水、糖和藥品。到晚上10時,在廣場發現有十多名絕食學生暈倒或胃痙攣。北京市政府安排在廣場附近的救護車當即將他們送到市急救中心緊急搶救。

   趙紫陽楊尚昆李鵬喬石、胡啟立、李鐵映、李錫銘、吳學謙、閻明復、陳希同等再次進行緊急磋商,決定接受閻明復的建議,由閻明復、李鐵映和尉健行(監察部部長)出面與首都高校30多所高校推舉出的對話代表進行對話。

   16時45分,李鐵映、閻明復、尉健行在中共中央統戰部禮堂與數十名學生對話團代表及絕食學生代表進行座談對話。李鐵映、閻明復回答了學生一些問題。19時20分,由於沒有滿足學生為學運平反和電視現場直播的兩項要求,對話中斷。

   18時,戴晴、於浩成、包遵信、李澤厚、李洪林、嚴家其、蘇曉康、溫元凱、劉再復等十二人受北高聯常委王超華之邀抵達天安門廣場,先後發布講話,支持學生訴求,呼籲政府儘速答覆學生的要求。戴晴等十二人的講話獲得廣場學生熱烈歡迎,但戴晴等人有關學生結束絕食、撤離廣場的呼籲遭到學生強烈抵制。

   戴晴等12位知識界人士向絕食學生宣讀他們的《我們對今天局勢的緊急呼籲》,表示這是一場 「愛國民主運動」,「將開創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政治多元化、民主化潮流的新紀元。」

   李鵬《六四日記》稱:上午9時趙紫陽召開常委會,議定由中央派人與遊行的學生對話,換取學生撤離天安門廣場,以便為戈氏舉行歡迎儀式。在今天的常委會上還發生了一場爭論。趙紫陽很激動地說,何東昌在北師大講話,說趙紫陽的話不能代表中央。趙紫陽說,何沒有資格說這個話,如果何沒有講過這樣的話,應公開站出來闢謠。我必須保護何東昌。我說,現在社會上謠傳多得很,傳說宣傳口傳達某位領導的指示,說學生鬧事表面是反腐敗,深層次打倒保守派,促李鵬下台,這些傳言由誰來闢謠。我講完這一段話後,會議上一陣沉默。趙紫陽可能心虛,也沒有反駁和解釋,也一直保持沉默。何東昌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北大研究生封從德(柴玲丈夫)動用1300多元捐款中的部分購買了電瓶等物品,建立了廣場學生廣播站。正在北京採訪的香港《百姓》半月刊記者蔡詠梅悄悄捐助了1100元人民幣。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