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德媒:計生應取消 中共模式在人口上堪稱糟糕榜樣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認為,中國的人口問題日益尖銳,尚未富裕先已老化;此外,數百萬男性「過剩」也將危害社會穩定,「中國模式」在人口政策上堪稱「糟糕榜樣」。

 

該報5月17日的文章寫道:"超過13%的中國人年齡大於60歲,這個新興工業國從而進入老齡化社會階段,就像德國等高度已開發國家特有的那樣。中國的社會科學家估計,中國老人比例到2030年甚至超過日本,迄今日本人口中的退休年齡者比例世界最高。

"與日本相反的是,中國還沒有富起來就已經衰老。雖然有養老金保險制度,卻不健全,大多數中國人必須依靠自己的後代。年輕人越來越少,因此必須肩負越來越重的負擔。除了自己的子女之外,中國夫婦未來還得照顧父母和雙方的祖父母。"

該報指出:"人口發展影響國民經濟發展,中國迄今獲益於'人口紅利'。年輕的勞動力大軍似乎無窮無盡,可是就業者的數量可能會在2到5年內達到頂點,一些地區現在就在抱怨缺乏勞動力,中國通過這種方式失去其人口競爭優勢。

"從2030年起,中國的人口數字將下降,根據預測,人口最多國家的位置將被鄰國印度取代,也就還有20年的人口增長。因此,印度會在經濟上也超過中國。"

評論說:"中國將不僅越來越老,而且還多了鬍鬚--男子的比例在上升。目前在北京和廣東之間的出生性別比例是:100名女孩對118名男孩。亞洲偏愛男性後代,因為傳統上講究養兒防老。計劃生育和B超的流行使這個問題更加尖銳。

"印度經濟學家阿瑪提亞·森(Amartya Sen)早在90年代就斷言:亞洲缺乏上億婦女。10年之後,僅僅在中國就有2400萬婚齡男子再也找不到女伴。男子'過剩'危害社會穩定。更糟的是,一個'睪丸激素過剩'的國家會比一個性別比例'正常'的社會更容易發動戰爭。"

北京應該聽取專家建議

評論接著寫道,"儘管存在這些眾所周知的問題,中國的人口政策官員仍自誇說阻止了4億人口出生。他們指出,中國的人數在1953年和1993年之間增加了一倍。有著13億4千萬人的中國依然是人口最多的國家。

"由於人口眾多,給環境、資源和交通造成無可爭議的巨大負擔,任何國家都沒有象中國那樣消耗這麼多的能源。出於這個原因,也有很多西方人私下早就贊同控制出生率。國家主席胡錦濤為首的最高層宣布,堅持這個限制性規定。他們以為,獲得更大的富裕取決於控制人口增長。

該報認為,"可是中國不再是那個曾經的農業國,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由於生活費用昂貴,很多人自願放棄第二胎。由於諸多的例外,獨生子女規定反正只涉及1/3的人口。

"控制生育在民眾中不受歡迎,用這個名義殘忍地限制了百萬人的自由權利和個人權利。即便在今天還強制婦女墮胎,儘管不再像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那樣頻繁。

評論指出:"這種不人道的政策要是最終被取消的話,或許可以阻止極端的人口變化。北京至少應該聽取自己專家的建議,允許全體中國人至少生第二胎。"

編譯:林泉

責編:石濤

(以上內容摘自德語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DW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