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中共染「紅」電視台 弄巧成拙


在都市裡,45歲以下的民眾逐漸轉向網際網路,他們傳送和下載真正想看的東西。年輕一代的都市青年拒看被描述為「語無倫次」的國營電視台。圖為幾位青年在北京一家網咖上網。(AFP)

為了迎接7月1日的建黨周年慶,中共廣電局禁止電視台5月至7月間播放其他劇情片,並以「健康」的「愛國」節目取而代之。實施以來,民眾反應冷淡,收視廣告直直落,反而瘦了自個兒荷包。

編譯 ◎ 陳邁克

中國共產黨將於7月1日慶祝建黨90周年。中共廣電總局已經禁止5月至7月播放警察和間諜等劇情片,並要求電視台播出較「健康」的「愛國」節目。中共此舉顯然是藉由構建「紅色」電視台,達到宣傳的目的。然而,在電視收視戶日減、手機與網際網路用戶日增的情況下,中共這招恐怕不見效,反倒是影響了地方電視台的廣告收益。

廣電局禁令稀奇古怪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6日報導,這並非中共廣電局第一次做出如此古怪的規定。中共先前也曾祭出禁令,不但審查、也干預電視節目的播出,以下是一些例子:

●禁演有時光旅行的節目──廣電局電視劇司長李京盛聲稱,以時光旅行展現歷史是很無聊的方式,其內容過度誇大,很多故事都是杜撰而成,並認為製作人和編劇以如此輕佻的方式闡述嚴肅的歷史,不值得鼓勵。

●禁止約會節目──中共當局在2010年規定,流行的約會節目應該禁止「假的參與者、扇風點火的主持人和性諷刺」。在這類節目中,參加的男士競搶可能成為女朋友的女士,但經常被女士嘲笑,特別是太窮的人。

●禁播外國卡通──自2008年5月1日起,中國各地電視頻道在下午5點至9點的時段只能播放國產卡通節目,禁播外國卡通,此項規定據悉是為了提振國內卡通產業。

●管制語言──廣電局於2009年重申舊令,要求電視台不要棄普通話而選用方言。廣東話、上海話和香港腔都被打壓,甚至使用NBA、GDP之類術語的英文縮寫都不行。

●禁古裝劇──中共當局於2008年禁止在2009年中共建政60周年之前播映古裝劇。這項禁令可能使據稱厭惡《臥虎藏龍》之類歷史戲劇的習近平龍心大悅。

構建「紅色」電視台搞宣傳

《每日電訊報》在5月6日的另一篇報導中指出,在中共慶祝共產黨成立90周年前夕,有關當局下令清理電視頻道,以構建「紅色」電視台作為宣傳之用。

報導說,數百萬中國民眾每晚收看的低成本冒險故事、愛情連續劇、間諜驚悚片等,已被中共當局禁播,改由「愛國」節目取代。中共試圖利用所謂的「紅色」宣傳機器支撐其「社會和諧」與過時的「革命價值觀」。

當局祭出的三個月禁令引起網友熱議,但大多數網友擺出毫不在乎的態度。有網友表示,看來全國各地從現在起開始搞紅色歌曲和電影,但他覺得無所謂,因為自從他開始有辦法上網後,就只看美國的電視連續劇。

另有網友質問,如果5月至7月只能看紅色節目,那為什麼不乾脆宣布這段期間為電視台維修期?

影響地方電視台收入

中國各地的衛星電視台在廣電局的監控之下,已經開始採用該局建議的播放清單,此清單有40個被視為十分「愛國」的節目。

很多電視台先前曾花費巨資購買並推銷受歡迎的節目,他們希望這些節目能帶來廣告效益。廣電局這些播放紅色節目的規定因而嚴重影響電視台的財務運作。電視台主管在面對壓力之際,希望這些規定能「短命早死」。

今年年初,重慶市共黨官員下令重慶衛星電視台只能播放紅色節目,以取悅北京的領導人。然而,觀眾用實際行動來表達他們的喜好,該電視台的收視率直直落,廣告收入也一落千丈,據稱,該電視台只好強迫員工接受「愛國」減薪,以克服經濟困難。

網路和手機略勝一籌

《每日電訊報》在5月6日發表佛斯特(Peter Foster)的博文說,科技正在改變中國社會,並挑戰中共的政治結構。

文章指出,當胡錦濤於2003年執政時,中國有1億9,000萬支手機、5,000萬名網民。今天,中國有超過8億支手機、4億5,000萬人上網,科技所帶來的影響顯然已經相當深遠。

作為中共宣傳機器的電視也同樣在演變,不過是朝著相反的方向退化。據報告指出,中國目前只有4億台電視機,而人們觀看電視的時間日益減少。

在沒有多少選擇的鄉村地區,農民可能還會看電視,但是在都市裡,45歲以下的民眾逐漸轉向網際網路,他們傳送和下載真正想看的東西。年輕一代的都市青年拒看被描述為「語無倫次」的國營電視台。◇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楊秀

來源:新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