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限購後房價跌一半?專家稱樓市進入翻盤前夜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與上月相比這些城市中新房價格出現下降的有12個,持平的有14個。上半年,中央各部委及各地方政府紛紛出台一系列「限購」和「限貸」政策,調控政策正在逐步升級,持續從嚴從緊。分析機構及業界相關人士預測,在房價調控目標尚未達成的背景下,未來政策難言放鬆,而整個房地產市場則已經進入變盤前夜。在限購令等多重政策影響下,近期各地住宅市場持續走低,樓市下行趨勢日漸明顯,下半年全國房價全面下降似成定局。

  樓市

  下行趨勢明顯

      數據顯示,6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2個,持平的城市有14個。價格上漲的城市中,環比漲幅均未超過0.5%,漲幅比5月份縮小的城市有24個。

  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3個,漲幅回落的城市有28個。其中,6月份同比漲幅在5.0%以內的城市有39個,比5月份增加了3個。

  在二手住宅市場中,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9個,持平的城市有12個。價格上漲的城市中,環比價格漲幅均未超過 1.0%,漲幅在0.5%以內的城市有36個。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二手住宅市場價格出現下降的城市有5個,比5月份增加了1個。整個6月份,漲幅出現回落的城市有24個。

  另外,記者從中原集團研究中心了解到,2011上半年四大城市一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下跌13%。在成交量普遍下滑的同時,一二手住宅比重亦發生明顯的變化,今年上半年北京、廣州和深圳二手住宅所占比重較去年上半年下降4至8個百分點。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分析稱「各地住宅成交量的變化差異與各地限購細則政策、執行尺度緊密相關。部分一線城市及二線中的發達城市,由於其投資性和外地購房比例相對較高,加之限購和限貸政策執行較為嚴格,有些甚至嚴於國家標準,因此市場成交萎縮尤為明顯。」

  具體表現在,「今年各地實施嚴格限購後,二手房成交量出現連續低位。新房市場,由於開發商逐步加大降價促銷力度,以價補量現象越來越多。」

  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一線城市執行限購政策後,樓市上漲幅度目前整體趨穩。可以肯定的是下半年房價將會回落,且有很大下行空間。」

  市場最新資料顯示,深圳市一些二手房放盤報價當前出現2%至10%不等的減幅。一位當地分析人士指出,深圳的二手房市場目前正處於觀望期,成交低迷才剛剛開頭,「預計下半年 深 圳 二 手 房 整 體 價 格 水 平 將 有10%左右的下跌。」

  另外,北京住宅市場中以往較為活躍的通州地區,近期已經接連出現降價超過萬元的樓盤項目。根據北京中原地產近期統計,去年10月以來,通州新增住宅供應8525套,目前簽約率僅22%,為全市最低。當前通州樓市整體陷入低迷狀態,不時有項目以特價房等形式開始降價。

  北京房協公布的數據同樣顯示,北京市上半年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價為13948元,比去年降低6 .1%,新建普通商品住房成交均價18297元,與去年持平。此外,上半年98.1%在售項目價格下降或持平,6月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價20664元,環比下降7%。

  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常務理事陳俊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北、上、深、廣等一線城市作為此前調控的重點地區,房價漲幅已經出現明顯下降。其他地區儘管仍有不同程度上漲,但總體幅度不大,總體而言房價只可能回落。」

  土地

  地價環比增速趨緩

  幾乎與國家統計局同步,國土資源部下屬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在同一天發布《2011年第二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監測分析報告》。

  報告稱,在今年一季度的監測中,由於宏觀經濟、市場預期、通脹因素及樓市調控政策持續推進等綜合作用,今年二季度商品住房交易量下降,交易價格有所鬆動。受此影響,各用途地價增速較上一季度均有所放緩。全國商業、居住、工業地價環比增幅分別為2.77%、2.17%、1.13%,較上一季度分別下降了0.56、0.27和0.30個百分點。

  在全國主要受監測城市中,超過六成城市綜合地價環比增速較上一季度有所放緩,漲幅超過5.0%的城市僅有兩個。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全國三大區域綜合地價環比增速均呈回落態勢。其中南北兩大熱點城市北京、杭州居住地價降幅分別為0.58%和0.53%。而居住地價變化與綜合地價狀況基本保持了一致。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價所所長趙松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相比以往數據,二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之所以成交價格增速趨緩,是因為地價與房價向來聯繫緊密且相互作用。而二季度房價可以從統計局的數據中體現出來。」

  分析人士指出,根據全國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組數據,上半年持續收緊的調控政策是迫使地價漲幅回調的主要因素。預計下半年,隨著緊縮性政策細化和新一輪限購令落實、貨幣信貸常態回歸,各主要城市居住地價將總體趨穩。

  陳俊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地價的下滑依然是調控力度使然,凡是房價趨穩的城市,地價漲幅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而目前地價上漲幅度較大的主要集中於二三線城市,這些地區當前正處於大規模的城市化建設過程當中。一旦調控政策深入影響到當地的城市化進程,地價漲幅也將隨之回落。」

  調控

  未來持續從緊從嚴

  陳俊稱,「房價和地價的走勢受當前調控政策影響巨大,但調控效果則最終取決於當地政府的執行力度和來自上層的監管力度。未來房價下行已成定局,但具體下降幅度則需要對未來政策落實情況進一步觀察。」

  伴隨國務院新一輪調控政策「國八條」的實施,半年間,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積極跟進,先後出台了一系列細化的調控政策和配套政策。央行今年以來連續6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並接連幾次加息,5年以上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已經超過7%。

  另一方面,近期國家部委連續在各種場合強調,房地產調控絕不能放鬆。剛剛出台的「國五條」要求針對部分房價上漲擴快的二三線城市也要採取必要的限購措施。

  限購和連續加息對樓市影響明顯,市場成交量迅速下滑,普通購房者也開始期待房價出現更明顯的下降。根據中原地產對22個城市的調研數據顯示,在各地實施限購前後,有15個城市外地購房者比重均有下滑。其中,北京、廈門、福州、杭州的外地購房者分別由限購前的40%、70%、50%、50%降為 25%、40%、10%和30%。

  中原集團研究董事程澐博士指出,「下半年在房價調控目標尚未達成的背景下,調控政策不會放鬆。如此背景下,開發商選擇量價交換將是大勢所趨。」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同樣表示,「嚴厲的樓市宏觀調控,使得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等等許多嚴格實施『限購』的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而且房價明顯進入了下降通道。隨著商品住宅庫存壓力越來越大,開發商資金鍊越來越緊張,下半年的新增供應不斷增加,各項目之間的銷售競爭壓力會促使越來越多的項目加入打折促銷的行列,受此影響,項目周邊二手住宅的價位也將隨之回落。」

  胡景暉進一步分析稱,「下半年,全國實施『限購』的城市將達到百個左右,房地產市場上的投資投機需求將受到進一步擠壓,隨著全國範圍內『限購』政策的深入執行,下半年全國房價將出現普遍下降。」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經濟參考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