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史上最狡猾電腦騙過人腦 人工智慧即將誕生?

從《星際大戰》中聰明的機器人小幫手到《機械公敵》裡詭計多端的中央電腦,中外科幻小說與 電影充斥各種具有「人工智慧」的電腦;本週在印度的一場電腦展中,一個新開發的電腦軟體在「圖林測試」(Turing Test)中騙過了將近60%的參與者,創下歷來最佳紀錄,也讓人猜想電影情節是否即將成真。

 從《星際大戰》中聰明的機器人小幫手到《機械公敵》裡詭計多端的中央電腦,中外科幻小說與

電影充斥各種具有「人工智慧」的電腦;本週在印度的一場電腦展中,一個新開發的電腦軟體在「圖林測試」(Turing Test)中騙過了將近60%的參與者,創下歷來最佳紀錄,也讓人猜想電影情節是否即將成真。

  「圖林測試」的進行方式為:受測者透過某些方式如鍵盤、螢幕或對話與「測試體」進行溝通,然後受測者要判斷測試體是人還是電腦。在印度舉行的電腦展中,1334名受測者與電腦軟體「Cleverbot」聊天,結果其中近800人誤以為他們正跟人類溝通。

  

撰寫「Cleverbot」程式的工程師卡本特(Rollo Carpenter)對《每日郵報》說:「即使電腦能夠騙過一半的人,你仍可以質疑它的能力,但Cleverbot成功率更高,算是通過考驗。然而,目前仍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測試方式。人工智慧是一個永遠無法達成定論的課題。」

  卡本特也說,他知道這項測試無法證明「人工智慧電腦」即將誕生,因為60%的成功率還是過低。此外,雖然電腦軟體能夠與人類聊天,但很明顯地,受測者的應答遠比電腦多變、精明而狡猾。

  「圖林測試」由英國數學家、密碼學家圖林(Alan Turing)在1950年發明。過去一甲子歲月裡,無數電腦工程師使用這套方法來測試電腦的「人工智慧」。例如,歐美有著名的「電腦vs.棋王」比賽,30年前雙方對弈時,棋王馬上就能識破對方為電腦,但千禧年以後,棋王已經難以判斷他的對手究竟是電腦或人類。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今日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