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廖亦武:六四徹底改變中國 從愛國到愛錢

——廖亦武10.8在洛書友會 期記錄真相終得公義 中共高層終將成難民

中國異議作家廖亦武的訪美行已走到洛杉磯,本周六(8日)將在洛杉磯亞太博物館(Pacific Asia Museum)向中外書友推介在中國被查禁的多本著作。廖亦武在洛杉磯也談到他的「六四」印象,他說,1989年天安門事件把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從原有的 「愛國」徹底逆轉為「愛錢」,儘管眼下敢於公開談論六四的人們逐漸減少,但作家對六四的本分就是堅持真相,記錄罪行。

圖片:廖亦武10月8日在洛杉磯亞太博物館會見中外書友.(記者蕭融拍攝)


1989年,廖亦武動筆寫下天安門廣場的風起雲湧和血腥鎮壓,為此他以四年牢獄之苦為代價,但依舊通過冷眼熱筆記錄中國社會時代面貌。
 
他說:「作家就是要堅持記憶,這是對真相的追尋,我歷來主張沒有真相,就沒有文學。這些年來,我和共產黨的差別有二,一是遺忘和真相的差別;二是『審美』觀念的差別。共產黨搞的東西太醜陋了,以開槍鎮壓六四事件為例,當時動武殺了三千多人,然後又把幾萬人關進監獄,幾萬墮胎亡海外,造成一個國際事件。」
 
這是廖亦武首度到訪洛杉磯,此行既為了推介在中國被打成禁書的新舊作品,也講述因當局高壓封鎖和人民集體健忘的六四印象。
 
廖亦武指出:「有千萬人上街要求民主改革,實際上是個愛國行為,但是,共產黨告訴人民——如果你要愛國,我就開槍對付你!從此之後,人民醒悟這個國家我愛不得,我不能愛啊,於是轉頭愛錢。這就是共產黨提倡的概念,兩者僅是一字之別。1989年之前全體人民都愛國,1989之後轉而愛錢,大家愛錢愛到今天,讓中國社會成了眼前集體墮落的後果,中國正一步一步變成一個非常大的垃圾場。」
 
廖亦武點評自己身為作家,應該是個「記錄者」,而非維權或民主運動異議份子。
 
他表示:「我不是異議人士或維權人士,但我寫這些故事。我關注的是中國老百姓生活在不安全的環境當中,最終會把中國社會變成一個『黑社會』,一個非常大的垃圾場。」
 
廖亦武離開中國走訪海外,強調自己既非流亡,也非難民。他認為,在當今中國高居最上位的領導,才是真正的「難民」。
 
他說:「這是我在德國期間的經驗,德國朋友載我行經柏林圍牆,他們經常指著一幢暗紅色的樓,告訴我那是監獄,專門關押與德共首腦(前德共中央總書記)昂納克有關的那些人,他們只要犯了罪或屠殺了人民,最終就會被關在那樓里。於是我明白昂納克最終必須為自己的罪行負責,這也給了我激勵,中國只要有我們這些人存在,堅持真相,記錄罪行,也記錄中國苦難,甚至無恥之事,借用基督教的話來說——『終有公義與真相』,最後成為難民的人肯定是他們,不是我!」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蕭融發自洛杉磯的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