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港媒:誰是十八大的文化沙皇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從15日開始到18日結束。讓人意外的是,這是繼1996年十四屆六中全會討論所謂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問題之後,六中全會首次將文化體制改革問題作為主題。

文化者,在中共官方語境上,是相對政治、經濟而言,從文學、藝術、體育、娛樂、影劇,到新聞、出版、網絡,可謂無所不包。香港《明報》署名孫嘉業的文章表示,中共歷來重視「思想工作」,目前對中共來說,最重要的是扭轉在人心向背方面的不利處境。

時事評論家章天亮向《新唐人》表示,這是中共為解決目前出現的政治和經濟上的危機的策略。

章天亮指:「 一方面中國國內的民怨非常大,一年有七八萬起群體抗暴事件, 另一方面中國的經濟,除了通貨膨脹問題,民間高利借貸造成民間資金可能出現斷裂,加上中國的房地產面臨崩潰等種種政治經濟危機,中共不得不加強意識形態的宣傳,把主題轉到文化上,這是一種非常隱晦的手法。」

誰將會擔任「文化沙皇」?

那麼,中共是否打算在「文化體制改革」上下功夫,來解決面臨的執政危機呢?誰可以在「文化體制改革」上做主導,誰將會擔任中共這個「文化沙皇」,《明報》進行了分析。

中共現在主管文宣的最高領導人是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他還有個頭銜卻鮮為人知: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明報》的文章認為,就從這個機構名稱就可知道其「形而上」的職責。此外,這個機構兩名副主任都是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長劉雲山和國務委員劉延東,可以想見規格之高。

文章表示,中共在最高層權力核心中安排文宣負責人做專職常委,這是在16大李長春以前從未有過。

孫嘉業觀察,文革開始的八屆11中全會上,中宣部長陶鑄和中宣部顧問陳伯達兩名文宣高官同時進入政治局常委,也不是專職文宣事務。陶鑄是接掌鄧小平的黨務,陳伯達是中央文革小組組長;1987年中共13大上的常委胡啟立,是主管黨務兼管文宣。直到2002年李長春晉身常委,文宣主腦才算在常委中正式占有一席之地。

文章指出,由於六中全會再度強化了文宣主管地位的重要性,那麼,明年的中共十八大上,肯定也會安排文宣主腦進入常委。誰將成為68歲的李長春的繼任人將引人關注。

文章分析,按常理,現任中宣部長劉雲山有專業對口優勢,但曾任中央外宣辦副主任的李源潮、畢業於社科院的新聞學碩士薄熙來、甚至做過安徽省體育委員會主任的汪洋,都是「文化沙皇」的有力競爭者。

目前擔任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一直被認為是團派人物,被認為是繼習近平李克強之後的十八大的第三號進入常委的熱門!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也一直被認為是胡錦濤一手提拔的團派中堅人物,最近與薄熙來展開十八大激烈的角逐。

薄熙來因為一直奉行的「唱紅掃黑」運動,被認為是走文革路線,開歷史倒車,因此,受到民間的痛批。據說,中共高層也對他表示不悅,估計他在十八大被淘汰的可能性比較大。

「沙皇」是為了維持中共體制

不過,不管誰做十八大的文化「沙皇」,中共文宣的指導方向不會改變。

BBC》中文網引述香港政治評論人士林和立的觀點指出,中共所謂文化改革的目地,就是要確保它的媒體、公共宣傳機構、影視業以及網際網路等為黨服務。這實際上意味著中共更加嚴格的控制所謂「言論自由」。

北京之春》主編胡平表示,中共一貫使用政治方式處理文化問題,中共並不是真的要改革,相反是有加強控制的意圖。

章天亮認為,中共不管做任何的決策,包括外交、文化方面的決策,本質上都是為了維持中共這個政權。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新唐人電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