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各朝各代鬥茶圖欣賞及解說

元墓壁畫:茶道圖

       描述:茶道圖 [元] 作者不詳

       彩繪壁畫    

       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沙子山2號墓壁畫


       畫面生動地再現了元代的飲茶習俗飲茶場面。長桌上有內置長匙的大碗、白瓷黑托茶盞、綠釉小罐、雙耳瓶。桌前側跪一女子,左手持棍撥動炭火,右手扶著炭火中的執壺。桌後三人:右側一女子,手托一茶盞;中間一男子,雙手執壺,正向旁側女子手中盞內注水;左側女子一手端碗,一手持紅色筷子攪拌。

       河北宣化6號墓壁畫:茶作坊圖

       描述: 下八里村6號墓壁畫--茶作坊圖 [遼]

       作者不詳

       1993年,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下八里村6號遼墓出土。

       壁畫中共有6人, 一人碾茶,一人煮水,一人點茶。形象生動,反映了當時的煮茶情景。

      遼張恭誘墓壁畫:煮湯圖

       描述: 張恭誘墓壁畫(局部)--煮湯圖 [遼]

       作者不詳

       河北宣化下八里張恭誘墓出土

       壁畫中一童正執扇煮水,爐火正紅,一男子端茶盤,盤中有茶二盞,桌上還放有茶托、茶盞。

       遼韓師訓墓壁畫:婦人飲茶聽曲圖

       描述: 韓師訓墓壁畫--婦人飲茶聽曲圖 [遼]

       作者不詳  

       河北宣化下八里韓師訓墓出土

       壁畫右側一女人正端杯飲茶,桌上還有幾盤茶點,左側有人彈琴,形像逼真。

       盧仝烹茶圖 [南宋] 劉松年

       描述: 盧仝烹茶圖 [南宋] 劉松年

       絹本著色

       該畫生動地描繪了南宋時的烹茶情景。  

       畫面上山石瘦削,松槐交錯,枝葉繁茂,下覆茅屋。盧仝擁書而坐,赤腳女婢治茶具,長須肩壺汲泉。

       宮樂圖(會茗圖) [唐]

       描述: 宮樂圖(會茗圖) [唐] 作者不詳

       絹本設色

       縱48.7厘米,橫69.5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描繪宮廷仕女坐長案娛樂茗飲的盛況。圖中12人,或坐或站於條案四周,長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一長炳茶勺,一女正操勺,舀茶湯於自己茶碗內,另有正在啜茗品嘗者,也有彈琴、吹蕭者,神態生動,描繪細膩。


       周昉:調琴啜茗圖卷

       描述:調琴啜茗圖卷 (聽琴圖) [唐] 周昉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周昉,又名景玄,字仲朗、京兆,西安人,唐代著名仕女畫家。擅長表現貴族婦女、肖像和佛像。  

       畫中描繪五個女性,其中三個系貴族婦女。一女坐在盤石上,正在調琴,左立一侍女,手托木盤,另一女坐在圓凳上,背向外,注視著琴音,作欲飲之態。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聽琴,另一侍女捧茶碗立於右邊,畫中貴族仕女曲眉豐肌、穠麗多態,反映了唐代尚豐肥的審美觀,從畫中仕女聽琴品茗的姿態也可看出唐代貴族悠閒生活的一個側面。

       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

       描述:蕭翼賺蘭亭圖 [唐] 閻立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南宋摹本;

       遼寧省博物館收藏北宋摹本

       閻立本,唐代早期畫家,擅長畫人物肖像和人物故事畫。

       畫面有5位人物,中間坐著一位和尚即辨才,對面為蕭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畫面上,機智而狡猾的蕭翼和疑慮為難的辨才和尚,其神態維妙維肖。畫面左下有一老僕人蹲在風爐旁,爐上置一鍋,鍋中水已煮沸,茶末剛剛放入,老僕人手持「茶夾子」欲攪動「茶湯」,另一旁,有一童子彎腰,手持茶托盤,小心翼翼地準備「分茶」。矮几上,放置著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這幅畫不僅記載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實,而且再現了唐代烹茶、飲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過程。

       該畫描繪了唐太宗遣蕭翼賺蘭亭序的史事。古籍記載: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於穆帝永和九年(353年) 三月三日同當時名士謝安等41人會於會稽山陰 (今浙江紹興)之蘭亭,修祓禊之禮(在水邊舉行的除去所謂不祥的祭祀)。當時王羲之用絹紙、鼠須筆作蘭亭序,計28行,324字,世稱蘭亭帖。王羲之死後,蘭亭序由其子孫收藏,後傳至其七世孫僧智永,智永圓寂後,又傳與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得序後在樑上鑿暗檻藏之。唐貞觀年間,太宗喜歡書法,酷愛王羲之的字,唯得不到蘭亭序而遺憾,後聽說辨才和尚藏有蘭亭序,便召見辨才,可是辨才卻說見過此序,但不知下落,太宗苦思冥想,不知如何才能得到,一天尚書右僕射房玄齡奏薦: 監察御史蕭翼,此人有才有謀,由他出面定能取回蘭亭序,太宗立即召見蕭翼,蕭翼建議自己裝扮成普通人,帶上王羲之雜貼幾幅,慢慢接近辨才,可望成功。太宗同意後便照此計劃行事,騙得辨才好感和信任後,在談論王羲之書法的過程中,辨才拿出了蘭亭序,蕭翼故意說此字不一定是真貨,辨才不再將蘭亭序藏在樑上,隨便放在几上,一天趁辨才離家後,蕭翼藉故到辨才家取得蘭亭序,後蕭翼以御史身份召見辨才,辨才恍然大悟,知道受騙但已恨晚,蕭翼得蘭亭序後回到長安,太宗予以重賞。

       趙孟頫:陸羽烹茶圖(元)

       描述:鬥茶圖 [元] 趙孟頫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作者趙孟頫(1254—1322年),元代畫家。  

       該畫是茶畫中的傳神之作,畫面上四茶販在樹蔭下作「茗戰」(鬥茶)。人人身邊備有茶爐、茶壺、茶碗和茶盞等飲茶用具,輕便的挑擔有圓有方,隨時隨地可烹茶比試。左前一人手持茶杯、一手提茶桶,意態自若,其身後一人手持一杯,一手提壺。作將壺中茶水傾入杯中之態,另兩人站立在一旁註視。鬥茶者把自製的茶葉拿出來比試,展現了宋代民間茶葉買賣和鬥茶的情景。


       飲茶圖

       描述: 飲茶圖

       佚名

       團扇絹本設色

       縱35.8厘米 橫35.9厘米

       (美)弗利爾美術館藏


       圖中畫一侍女雙手捧茶盤,一婦人伸手盤中拿茶具。右邊一貴夕3面向她們而立,儀態端莊嫻靜。後隨侍女雙手捧一錦盒。畫風承唐代周吩,典雅濃麗。舊題南唐周文矩畫,然觀其時代氣息,應為宋人所作。

       劉松年:攆茶圖(南宋)

       描述: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劉松年,宋代宮廷畫家。浙江杭州人,擅長人物畫。


       該畫為工筆白描,描繪了宋代從磨茶到烹點的具體過程、用具和點茶場面。畫中左前方一仆設坐在矮几上,正在轉動碾磨磨茶,桌上有篩茶的茶羅、貯茶的茶盒等。另一人佇立桌邊,提著湯瓶點茶(泡茶),他左手邊是煮水的爐、壺和茶巾,右手邊是貯水瓮,桌上是茶筅、茶盞和盞托。一切顯得十分安靜整潔,專注有序。畫面右側有三人,一僧伏案執筆作書,傳說此高僧就是中國歷史上的「書聖」懷素。一人相對而坐,似在觀賞,另一人坐其旁,正展卷欣賞。畫面充分展示了貴族官宦之家講究品茶的生動場面,是宋代茶葉品飲的真實寫照。

       閻立本:鬥茶圖

       描述:鬥茶圖卷 [唐] 閻立本

       閻立本,唐代早期畫家,擅長畫人物肖像和人物故事畫。

       這幅畫生動地描繪了唐代民間鬥茶的情景。畫面上有6個平民裝束的人物,似三人為一組,各自身旁放著自己帶來的茶具、茶爐及茶葉,左邊三人中一人正在爐上煎茶,一捲袖人正持盞提壺將茶湯注入盞中,另一人手提茶壺似在誇耀自己茶葉的優異。右邊三人中兩人正在仔細品飲,一赤腳者腰間帶有專門為盛裝名茶的小茶盒,並且手持茶罐作研茶狀,同時三人似乎都在注意聽取對方的介紹,也準備發表鬥茶高論。整個畫面人物性格、神情刻畫逼真,形象生動,再現了唐代某些產區已出現的鬥茶情景。

       趙原:陸羽烹茶圖(元)

       描述:紙本設色

       縱27.0厘米,橫78.0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該畫以陸羽烹茶為題材,用水墨山水畫反映優雅恬靜的環境,遠山近水,有一山岩平緩突出水面,一軒宏敞,堂上一人,按膝而坐,傍有童子,擁爐烹茶。畫前上首押「趙」字,題「陸羽烹茶圖」,後款以「趙丹林」。畫題詩:「山中茅屋是誰家,兀會閒吟到日斜,俗客不來山鳥散,呼童汲水煮新茶。」

       品茶圖 [明] 文徵明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畫中茅屋正室,內置矮桌,文徵明、陸子傅對坐,桌上只有清茶一壺二杯。側尾有泥爐砂壺,童子專心候火煮水。根據書題七絕詩,末識:「嘉靖辛卯,山中茶事方盛,陸子傅對訪,遂汲泉煮而品之,真一段佳話也。」

              會圖 [明] 文徵明

       縱21.9厘米,橫6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畫面描繪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時節,文徵明同書畫好友蔡羽、湯珍、王守、王寵等遊覽無錫惠山,飲茶賦詩的情景。半山碧松之陽有兩人對說,一少年沿山路而下,茅亭中兩人圍井闌會就,支茶灶於几旁,一童子在煮茶。

       畫前引首處有蔡羽書的「惠山茶會序」,後紙有蔡明、湯珍、王寵各書記游詩。詩畫相應,抒性達意。

       山窗清供圖 [清] 薛懷

       此畫以線描繪出大小茶壺和蓋碗各一,明暗表現的十分好。畫上自題五代詩人胡嶠詩句:「沾牙舊姓余甘氏,破睡當封不夜候。」另有當時詩人、書家朱顯渚題六言詩一首: 「洛下備羅案上,松陵兼到經中,總待新泉活水,相從栩栩清風。」茶具入畫,反映了清代人對茶具的重視。

       復竹爐煮茶圖 [清] 董誥

       明代王紱曾作《竹爐煮茶圖》遭毀後,董誥在乾隆庚子(1780年)仲春,奉乾隆皇帝之命,復繪一幅,因此稱「復竹爐煮茶圖」。畫面有茅屋數間,屋前几上置有竹爐和水瓮。遠處有山水,。畫右下有畫家題詩:「都籃驚喜補成圖,寒具重體設野夫。試茗芳辰欣擬昔,聽松韻事可能無。常依榆夾教龍護,一任茶煙避鶴雛。美具漫雲難恰並,綴容塵墨愧紛吾。」 畫正中有「乾隆御覽之寶」印。

       煮茶圖 [明] 丁雲鵬

       縱140.5厘米,橫57.8厘米

       無錫市博物館收藏

       圖中描繪了盧仝坐榻上,榻邊置一煮茶竹爐,爐上茶瓶正在煮水,榻前几上有茶罐、茶壺,置茶托上的茶碗等,旁有一須仆正蹲地取水。榻旁有一老婢雙手端果盤正走過來。背景有盛開的白玉蘭,假山石和花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易茶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