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柏林圍牆倒塌那天 親歷者:軍人選擇旁觀


曾經的柏林圍牆

作為二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重要標誌的柏林圍牆於1989年11月9日倒塌,這一歷史性時刻在事件親歷者們心底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攝影師羅伯特-沃利斯就是親歷者之一。在2009年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到來時,沃利斯在《泰晤士報》網站上撰文,向世人講述了那個夜晚發生的故事。


柏林圍牆內外

以下為文章全文:

那是1989年11月一個星期三,天色陰沉,我乘火車從阿姆斯特丹前往萊比錫(民主德國城市),去報導東德國內不斷增加的反政府示威活動。到達邊境時,東德的邊境警衛人員認定我的簽證有問題,將我帶下了火車。熬過一晚後,我被扔上次日首班開往西德的火車,就這樣來到了西柏林。當時是11月9日的下午,我給紐約的編輯打電話,說我得在這裡呆上幾天,好辦個新的工作簽證。之後我就上床睡覺了,畢竟昨晚在邊境上徹夜未眠。幾小時後,我被紐約方面的回電吵醒了,他們說看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突發新聞報導稱柏林圍牆馬上要開放了。睡眼惺忪的我覺得這消息令人難以置信,不過窗外隨即傳來了汽車喇叭的轟鳴聲。


修建柏林圍牆1961年

我立刻拿起相機沖了出去,20世紀的轉折性事件之一就發生在自己眼前,再熬三四個晚上也得保持清醒。


1961年柏林圍牆

幾個小時之前,東德政府為了消除動盪局面,發表了一份模稜兩可的聲明,該國公民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首次獲准可以在得到「適當許可」後前往西方。東德政府原本設想這項工作可以有序進行。然而,消息一經國家電視台報導,東柏林的民眾迅速湧向柏林圍牆的過境點。由於事前對此情形毫無準備,大多數年輕的東德邊防軍士兵開始慌忙打電話請示上級。也許是意識到了歷史進程即將出現轉折,沒有人願意下令對蜂擁而至的人群開火。相反,他們選擇了旁觀,冷戰時代的終結就這樣開始了。


1961年柏林圍牆

到了11月9日傍晚,柏林圍牆所有的過境點都擠滿了想到要到對面去的東德人,鐵錘和鎬鑿牆發出的聲響清晰可辨。到第二天早晨,聚集的民眾數量越來越多,我費了好大勁才擠出墮胎,來到東柏林。在那裡,我遇到三個東德人開著一輛小型特拉貝特汽車開始他們的首次西德之旅。他們讓我擠進車裡,我們最終得以通過柏林圍牆邊的查理檢查站,在那裡有數百人敲打著汽車的引擎蓋歡迎我們。


1961年修建柏林圍牆

當我們的汽車駛上著名的庫達姆大街,令我們大為吃驚的是,身旁駕駛奔馳和寶馬的車主們紛紛搖下車窗,把德國馬克遞給我們幾個人。我們最終停下車,受到的是更多西柏林人的熱情歡迎。在幫助那三個人在加油站買了些油後,我和他們告別。他們則繼續自己的旅程,慶祝活動後來持續了幾個星期。


1961年柏林圍牆旁玩耍的兒童

今年夏天,我重回柏林,打算拍攝這座城市在過去20年裡的變化,這也是我自1989年後首次回到柏林。柏林圍牆只留下了些許殘垣斷壁,作為吸引遊客和紀念之用。柏林圍牆和周圍的無人區所在地如今噎大變樣,四處可見大型建築項目和紀念碑等等。再往東,最顯著的變化發生在那些上世紀90年代前往西德的民眾廢棄的住宅區和因無力與西方工業競爭而關閉的工廠區。這裡廉價的租金吸引了德國和世界各地的眾多藝術家,之後又開起了一大批畫廊、酒吧、餐館和夜總會,廢棄廠房更是成了地下先鋒音樂的天堂。


1961年 柏林圍牆割斷了太多的東西

回想20年前,柏林圍牆兩側的境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西柏林這一資本主義的櫥窗相比,東柏林要黯淡許多,頗有些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感覺。不過,現如今潮流再次發生轉變,至少在柏林,亮點看起來都在東邊。


1962年TIME封面


1962年,人們的影子投射在柏林圍牆上


1989掄起大錘,敲向那橫亘了28年的大牆


1989柏林圍牆再也阻攔不了人們


被拆毀的柏林圍牆1989年


1989年年輕人們走到柏林圍牆頭


28年的情緒在1989年11月9日這天爆發


1989年TIME封面


柏林圍牆之吻塗鴉


這麼一塊牆磚現在很值錢


這一篇塗鴉記錄了從柏林圍牆的樹立到倒塌的年份


末代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為LV拍的廣告,窗外是柏林圍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楊秀

來源:蜂鳥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