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後宮爭寵令武則天回宮 愚蠢王皇后斷送後位

作者:

見了武則天後,李治就堅定了接她回宮的決心。可面對滿朝文武大臣和三宮六院嬪妃,他怎麼也無法開口言及此事。畢竟武則天是他父親的女人,現在她又是尼姑,他就是有再大的勇氣和決心接她回宮,也無法改變她的身份,更無法向天下人昭告:武則天是我李治的女人。


  就像武則天入寺之前那樣,李治又陷入了無限痛苦的漩渦中。這件事實在難以向人啟齒,但他特別希望有人能幫他。


  令李治萬分欣喜的是,這個人很快就出現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個人是王皇后。


  王皇后出身當時全國五大姓氏的太原王姓,她是山西祁縣人,身份很尊貴,她的從祖母是李淵的妹妹、李世民的姑姑同安長公主。她的父親王仁佑原為羅山縣令,後來升為陳州(今河南淮陽縣)刺史。母親柳氏也出自高門,後被封為魏國夫人。舅舅柳奭(shì)在貞觀年間是中書舍人(正五品),後來升任兵部侍郎(兵部副部長,正四品),李治即位後,任命他為中書侍郎(負責中央決策的副宰相,正四品),第二年就升任中書令(負責中央決策宰相,正三品)。


  王皇后不僅出身高貴,長得也很美,在同安長公主的推薦下,李世民把她選為李治的妃子。王皇后知書達理,又很有教養,李世民生前對她特別滿意,逢人便說「她是我的好兒媳」。


  王皇后不育失寵


  李世民眼中的好兒媳,並非是李治眼中的好媳婦,李治並不寵愛她,最大的原因是她不能生育。李治在即位之前,就生有四子二女,分別是長子李忠,次子李孝,三子李上金,四子李素節,兩個女兒分別是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其中長子、次子、三子是李治與宮人劉氏、鄭氏、楊氏所生,宮人就是地位較為低下的宮女,沒有任何名分,因此她們的兒子永遠是很平民的庶子。


  四子李素節和兩位公主是蕭良娣所生。請注意這個蕭良娣,她是李治即位前後最受寵愛的人。因為她接連為李治生了三個孩子,而且她是後宮所有為李治生育子女者中,地位最高的一個女人。


  良娣是太子妾的稱號,地位僅次於太子妃。蕭良娣能夠為李治生育一兒兩女,說明她不是一般人。原來,蕭良娣也出自高門大姓——南方貴族蘭陵蕭氏,她的祖上是南朝後梁帝室。蕭氏家族當時也出了兩個名人,一個是隋煬帝楊廣的蕭皇后,另一個是大唐中共建政宰相,李治的太子太保蕭瑀。蕭良娣長得也很美麗,無論從哪個方面講,她一點也不比王皇后差。


  在如此同等的條件下,蕭良娣又為李治生育了一兒兩女,其中小女兒宣城公主出生時,正值李治即位前後,這足以說明她是李治當時最寵愛的人。


  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初一,李治大赦天下,大封朝臣。正月初六,他把蕭良娣封為蕭淑妃,把那個不能生育的王太子妃封為王皇后。按照「貴、淑、德、賢」四妃排位來看,蕭淑妃排在四妃中的第二位,雖比王皇后低了兩個級別,但她在李治心中的地位卻是相當的高,無人能夠替代。


  僅憑不能生育這個因素,王皇后理所當然失寵。因為在中國古代,強調「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道理,王皇后貴為皇后卻不能生育,實在為當時的倫理和輿論所不容。

王皇后心裡雖然憤憤不平,但她拿蕭淑妃毫無辦法,誰讓她的身子骨那麼不爭氣呢?這也是她的難言之隱啊,她時常為此傷心難過。她越難過,就越仇恨蕭淑妃,她怕蕭淑妃的地位日趨上升,最終危及自己。


  很快,她所擔心的事發生了。原來,李治即位後,在冊封四個兒子為王時,破例把蕭淑妃的兒子李素節封為雍王。這可不得了!因為雍指首都長安及其周邊地區,雍王就相當於首都長安市市長,這個職位僅次於太子,一般封給皇后除了太子以外的其他兒子,李治卻破例將其封給蕭淑妃的兒子,這說明他有晉升蕭淑妃母子的意圖。


  最為重要的是,李素節是李治所有兒子中職位最高的一位,如果時機成熟,他很有可能被晉升為太子,太子即位後,他的母親就成了皇太后,那就沒有王皇后什麼事了。


  如果不出意外,事情也許會按照這種態勢發展。王皇后極度不安。

《資治通鑑》中關於王皇后幫李治接武則天回宮的事,有這樣一段記載:「時,蕭良娣有寵,王皇后惡之,乃召武氏入宮,潛令長發,以間良娣之寵。」


  這段記載非常明顯,就是說王皇后召武則天入宮,是想把她當作一枚棋子,利用她來離間蕭淑妃。拿定主意後,王皇后就差人到感業寺喊話:「武則天,皇后喊你回宮受寵,你快點蓄髮吧,等你頭髮長好了,我們就來接你。」

二度進宮


  大約在永徽二年(651年)八月的時候,武則天的頭髮長好了,基本恢復了原狀。她這次長發是受了王皇后的「潛令」,潛令也就是密令。王皇后密令武則天長發,自然有她的道理,因為她要接的是一個正常的宮人,而不是一個尼姑。如果把一個尼姑接回宮,還跟皇帝有染,那就必然會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


  這時,李治27個月的守孝期已滿,他漸漸地在皇位上坐穩了,也考慮過接武則天回宮的事。在他看來,這事行得通,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朝臣們把他和武則天的事淡忘了,甚至忘掉了武則天的存在。儘管如此,但他還是無法向朝臣們言及此事。

正在李治感到為難之際,王皇后找來了,王皇后是來請示他批准武則天進宮的。王皇后做法正中李治下懷,既然如此,她為什麼還要向李治請示呢?因為皇宮每進一個人,都要經過皇帝簽字批准,王皇后請示李治,表面上看是履行程序,實際上就是向他獻殷勤。李治大為驚喜,隨後對王皇后的態度大為改觀。

史書記載有這樣一段話:「武氏多權術,初,卑辭屈體以事後,後喜,數謄於帝。」這段話清晰地說明了武則天再次入宮時的權謀手段。


  武則天的表演惟妙惟肖,真實感人,王皇后心花怒放,她一個勁兒地在李治面前誇獎武則天。李治早就被武則天迷住了,這段時間他本來就寵愛她,在王皇后的煽風點火下,在廣大宮人的交口稱讚下,他對武則天好得不能再好了。


  武則天將計就計,略施小計,就牢牢抓住了李治的心,這充分說明她善於權變和謀斷。武則天表現得如此出色,李治當然要給她一個名分,巧的是她懷孕了!


  永徽三年(652年)七月,武則天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李弘。這可是天大的喜事,武則天頓時感到自己的身價會暴漲,李治也是喜形於色,他一直要給武則天一個名分,於是大筆一揮,冊封武則天為昭儀。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武則天不是傳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