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淒涼寶劍篇:韓寒的倒掉與啟蒙時代的終結


者分別凸顯了韓寒不同時期的公眾形象,也清晰地勾勒出韓寒的轉型
之路。

1999年,韓寒以天才少年作家身份出道,連續推出幾本暢銷書,
2003年,韓寒成為職業賽車手,第一次轉型完成不同專業領域的完
美跨越,身兼偶像作家和賽車手雙重身份。此階段韓寒的標籤:天
才、叛逆、偶像。

2005年,韓寒嘗試偶像化多元發展,簽約環球唱片公司,2006年出
版個人音樂專輯,貌似銷量不佳,首版即成絕版,第二次轉型受挫。

2006年韓寒接受新浪邀請開博客,內容多涉及賽車和個人生活,
2008年開始較多把目光投向公共事件,時政雜評逐漸成為博客主要
內容,在以青少年為目標群體的暢銷書作家中,韓寒獨樹一幟,積極
就公共事件發言。時評寫作為韓寒帶來了許多原本對他的小說不感興
趣的讀者,更收穫了眾多名人學者的廣泛讚譽。在紙媒、網媒和時政
論壇的力推之下,韓寒聲譽日隆,被視為公共知識分子代表人物,第
三次轉型獲巨大成功。此階段韓寒的標籤:自由、獨立、率性、敢
言、公民。

2010年,韓寒涉足雜誌出版行業,領銜主編的雜誌《獨唱團》第一
輯在重重阻力之下於當年7月出版,狂銷80萬冊,12月,據說已印
刷好的數十萬冊第二輯雜誌被迫銷毀,第四次轉型在政治力的強制干
預下折戟沉沙。雜誌雖然停刊,但獲得的讚譽和口碑以及銷售市場的
肯定,再次印證了韓寒的個人魅力和潛在的巨大商業價值。

觀察韓寒的幾次轉型,2008年是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韓寒還只
是影響力僅限於青少年的小眾偶像,可開發的商業價值有限。但是當
韓寒拿起時評這支筆,由小眾走向大眾,從偶像明星成長為意見領
袖,他的商業價值也伴隨名聲成倍增長。尤其是2009年,圍繞韓寒
的正面深入報導和專訪頻頻見諸南方系等公信力較高的媒體,用意很
明顯,欲打造一個優質公民的形象,作為「自由民主的世俗符號」引
領公眾樹立現代文明的價值觀。2010年,美國時代雜誌網上評選影
響世界100人,中國網民自發組織人海戰術,翻過高牆用拉票刷票的
方式為韓寒網上投票,最終結果,韓寒得票高居全球第二。至此,韓
寒從偶像韓寒,到公民韓寒,再到超級偶像韓寒,完成了三級跳的蛻
變,媒體、知識分子群體和網絡大眾合力把韓寒扶上神壇。

韓寒不承認他身處神壇,也曾謙虛地表示,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
名。但是當一個人以有限的付出收穫極大的回報,一個人得到的讚譽
和歡呼遠遠超出他的成就,一個人的名聲與他的才智有相當的落差,
而這一切的異常都幾乎聽不到質疑的聲音,只有正面的激勵,由衷的
讚美,寬容的體諒,除了韓寒,誰能找出第二例?

韓寒的時評並不是說見解有多深刻,他的長處在於文字,最拿手的是
反諷。詮釋當下的中國,挑戰體制的話語權,瓦解偽崇高,戳穿偽正
義,反諷簡直如魚得水,因為體制的話語本身是建立在虛假的邏輯之
上,反諷以戲謔、誇張、引發衝突等解構手段更易凸顯體制話語的荒
誕性,營造出強烈的喜劇效果,對荒腔走板的輿論導向有極大的殺傷
力。與同樣擅長反諷的魯迅和錢鍾書相比,韓寒的文字沒有魯迅的那
種沉痛絕望,他承襲臨摹的是錢鍾書的輕鬆調侃,類似於相聲中的包
袱,計算好了節奏,時不時抖出來一個。

閱讀這樣的文字寫出的時評,可以從情緒釋放中獲得相當的心理快
感,一種參與了益智遊戲的滿足。比起以邏輯建築的理性批判,優點
是它更輕鬆,段子化的警句格言更易於傳播,弊端是在瓦解了體制話
語的同時,也部分消減了現實的沉重感。就像是蘇聯勃列日涅夫時
期,社會上流傳的大量政治笑話,與其說是勇敢的挑戰,不如說是消
極的反抗,如同惡作劇。在史達林時期絕對不容許出現的現象,到這
時就變成官方默認允許的常態,這是後極權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徵。直
白地說,你在看了韓寒的時評之後,絕不會產生革命的衝動——對革
命痛恨反感的人,用集體散步這個詞自行替換——話說回來,天鵝絨
革命的手段方式難道不就是集體散步?同樣是段子化寫作風格的時評
作者李承鵬在拿捏文字情緒的精準度上就差韓寒許多,透過文字可以
看出寫作狀態,他常常會被情緒帶著走,寫著寫著就把自己寫沸騰
了,韓寒則是帶著讀者的情緒走,遊刃有餘,收放有度。讀者經由韓
寒嘲笑了體制,發泄了不滿,滿足了道義,獲得了自我認同。韓寒就
像是另一個版本的于丹,提供政治心靈雞湯,撫平大眾的政治焦慮。

所以不難理解,在對國內政治生態有更深刻認識的人看來,韓寒是膚
淺的,有政治投機嫌疑,用路金波的話說,樹政治牌坊,後極權時代
言論有相對的自由,只要不觸碰底線,就不必承擔任何風險,反而會
有現實收益,韓寒從2008年到2011年的經歷便是證明,他幾乎每一
篇博文都會被新浪推薦到首頁,偶爾遭刪帖,連打壓都算不上,更不
要說政治迫害。

中國並不缺乏有勇氣有良知的知識分子,關鍵是更嚴肅的思想探討在
當下的輿論環境中幾無生存之地,一旦觸及到體制根源就遭封殺,有
價值有深度的思想沒有良好通暢的傳播渠道,理性建設無從談起,剩
下的只能是情緒性的發泄。胡錫進說:「我們要在輿論場不斷築高理
性的陣地。」大家都清楚,所謂的極端話語、網絡暴民,正是輿論不
自由的產物,以環球時報為代表的喉舌,築起的絕不是理性的陣地,
而是言論的監獄。有那麼多的人追隨韓寒,並不都是偶像崇拜,也並
非源於他的道德感召力,公眾只不過是希望為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找
到一個代言人,一個可以替他們表達心中的不滿和憤怒的人。民主體
制下,各階層的利益團體有各自的代言人,民眾的利益訴求有表達渠
道,有維權機制,有法制保障,有解決途徑,而在當下的中國,這一
切都不存在,公眾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某個有影響力的人身上,韓寒因
緣際會,成就風雲人物。

南方系媒體和眾多名人學者對韓寒的追捧盛讚,本意是打造一個自由
民主的世俗符號,這種行為和心態反映的認知是:民眾需要民主啟
蒙,文化改造,素質教育。一句話概括:開啟民智。請允許我爆一句
粗口,開啟民智這種說法,是最臭最噁心的一個屁!現在還抱殘守缺
不肯放棄啟蒙意識的人,充分暴露了他們膚淺的認知,傲慢的心態。
啟蒙作為一種話語權已經成為中國民主進程的阻力,動輒把開啟民智
掛在嘴邊的人,永遠不懂得民主實踐的重要性。100年前,辛亥革命
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國;67年前,偉大的衛國戰爭取得勝利,打
敗了日本;65年前,中華民國施行民主憲政,直選產生國大代表和
立法委員,差額選舉產生總統。62年前,國府遷台後繼續推行台灣
縣市長民主選舉,第一任民選台北市長和高雄市長均非國民黨黨員。
24年前,台灣第一次直選產生中華民國總統。100年來的中國經歷戰
亂已在台灣結出民主碩果,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民智開沒開永遠不
是問題,只要還給憲法所賦予民眾的政治權利,民眾自然會在民主實
踐中學習規則,積累經驗,自發生成良性有序的民主法治社會。

可是就在辛亥革命百年後的今天,啟蒙意識還在左右著掌握主流話語
權的知識群體的行為,這是很讓人憤怒悲哀的現實。他們沒有意識
到,打造一個自由民主的世俗符號以開啟民智,跟體制樹立英雄楷模
進行宣傳導向的作法兩者沒有本質上的不同,當然更意識不到其中隱
藏的危險。作為一種理想價值觀的符號,如果沒有聖徒般的犧牲奉獻
精神,超凡脫俗的嚴格自律,最終是必然要坍塌的。

韓寒無法勝任符號這一角色,這個「符號」是個極端的個人主義者,
這點從韓寒對女性和婚姻的態度可見一斑。2011年韓寒接受南都娛
樂採訪提問如何看待小三現象,回答道:「世界上沒有小三,這個說
辭是源於局外人的一種莫名其妙的仇恨……我覺得很多人的感情都是
從第三者開始的……婚姻應該是開放的。」這時候的他已經結婚了。
而在2007年鳳凰非常道何東與韓寒視頻訪談中,何東問,你說愛情
應該是安靜安全的,解釋一下。韓寒說:「安全是女的不能給男的戴
綠帽子……安靜是男的要是給女的戴了,女的要保持安靜。」有意思
的是,在鳳凰網刊出的文字版中,後半段就變了,變成「至於安靜,
很多男的都希望自己的女朋友比較安靜。」媒體是在維護韓寒的光環
還是在維護基本的道德和倫理?

不再一一舉例了,韓寒多次在媒體採訪時表達類似看法,因為太過坦
率反而像開玩笑,其實不是。道德感薄弱,也不偽裝道德感,甚至在
結婚後也公開拒絕承擔彼此忠誠的義務,鮮明的極端個人主義特徵。
單純作為偶像明星,不過是個人的私生活問題,這無關緊要,但是作
為一個傳遞民主自由價值觀的符號,這就是一個不小的問題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商業利益迴避問題,這裡還是要釐清,韓寒到底
是偶像還是公共知識分子?偶像參與商業活動無可非議,因為偶像本
來就是商業化流水線的產物,但是公共知識分子是在為公眾利益代
言,就必須要恪守本分,迴避商業利益。你能想像出一個一邊代表著
公眾的良心,一邊在商業市場上呼風喚雨的哈維爾?

韓寒這幾年通過時評積累了極高的名望,也附加而生了不菲的商業價
值,儘管韓寒曾多次表示不會接受商業廣告,但從2010年開始,還
是通過商業化運作進行了利益收割。僅在2010年的3、4月份,韓寒
就分別為宇舶表、華碩產品和凡客誠品作代言。2011年1月,韓寒
通過微博為帝王威士忌代言,活動結束後,又以商業化嚴重為由關閉
了微博。2011年9月,韓寒的出版商路金波在微博上說:「要說成
熟,還差5天才滿29歲的韓寒讓人讚嘆。他曾婉拒與歐巴馬的會
面;光今年就推辭總價三千萬的商業活動(自己還背著幾百萬房
貸);堅持不開微博(「駐場費」己有網站開岀千萬價碼)。他知道
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一個29歲就超越名利的人,可以走得更
遠。」但是僅僅兩個月後,韓寒就為雀巢咖啡代言,據路金波透露,
代言費超過千萬,並再次發布微博稱「見證了一個作家成為中國代言
費最高的大明星」。即便是不懷惡意地揣測,推掉三千萬的商業活動
云云其實也不是什麼超越名利,不過是待價而沽。

我不想論證韓寒寫時評的動機是為了商業利益,這無從考證,也違背
了善意原則。我在這裡強調的是,公共知識分子不可以濫用公眾信任
收割商業利益,不能利益名望兩頭都占。可能有人會說我這是無的放
矢,因為韓寒本人曾表態,並不接受公共知識分子這個頭銜,也許這
是他的真心話,被架得太高,想下都下不來。他在何東的訪談中曾
說:「我要是被嚴刑拷打的話,肯定會叛變,我覺得我是一個底線很
低的人。」諷刺的是,他越這麼說,人們越認為他清醒理智,不虛誇
不浮躁,反而更加喜歡他,對他寄予更高的期待。

站在韓寒的立場,的確沒有理由用公共知識分子的高道德標準來要求
他,批評他的私生活,指責他沒有迴避商業利益。但回到前面的分
析,韓寒的今天的商業價值正是人們把他視作公共知識分子的附加產
物,這是一個因果鏈,所以當人們發現自己追隨的意見領袖並不像期
望中的那麼美好,韓寒神話的破滅不過是遲早的事。

2011年年末,韓寒在博客發表《談革命》、《說民主》、《要自
由》三篇博文,觀點引發公眾強烈質疑。從前每發一篇時評都獲得一
邊倒讚譽的韓寒,頭一次陷入了爭議的漩渦。批韓一方認為,韓三篇
向體制獻媚,迎合了官方維穩的主調。挺韓一方認為,韓寒告別革
命,爭取自由的表態,表明了韓寒的理性成熟,是「化蛹為蝶」的進
步。

兩方分歧的根源在於對體制變革的路徑認識不同,挺韓派寄望自上而
下推動體制變革,良性有序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批韓派則認為改革
開放三十年,政治體制改革毫無進展,而在經濟體制改革中形成的特
殊利益集團一手抓權,一手撈錢,「摸石頭摸上了癮,不想再過河
了」,漸進式改革的許諾已不可能兌現,因此寄望於自下而上倒逼政
權實現政治變革。可想而知,對韓三篇近似向體制輸誠的軟化姿態,
那些曾把韓寒看作自身代言人的人們會產生多大的憤怒。

批韓三篇熱潮尚未退去,爭論戰火已延燒至代筆風暴,一旦韓寒的光
環被打破,他就不得不面對公眾最嚴厲的質疑和拷問。從批韓到倒
韓,是公眾推翻偶像自我覺醒的理性抉擇,更是民眾對體制變革的政
治表態。

韓三篇的出台,就我個人的分析來看,意味著韓寒的第五次轉型。韓
寒在2010年之前,一直以拒絕商業化的姿態示人,2010年開始,頻
繁為商業代言。以批評體制著稱的韓寒成為商業寵兒,其實是一個很
詭異的現象,在正常的社會,韓寒的商業價值是由他的知名度和公眾
形象來決定的,而在中國,則不得不考慮到另一個重要因素,體制對
他的容忍度。湯唯在拍色戒成名之後,為旁氏化妝品代言,不久便遭
禁播,原因至今不明。李承鵬也說過,一家企業本有意請他的兒子作
代言,但是受他的連累不得不解約。還有艾末末的事情,大家也應該
都知道了。所以韓寒要想保證他的商業價值不在一夕間化為烏有,必
須在批評體制的力度上把握好分寸。

2011年6月之後,韓寒停止更新博客4個月,此時的國際背景,正
是阿拉伯之春如火如荼之際,也催生了國內的某花運動,旋即被撲
滅。11月更新博文4篇,跟時政關係不大。11月30日,發布博文
《問我》,邀請粉絲向他提問。12月23日,以問答形式發表《談革
命》,24日還是以問答形式發表《說民主》,26日發表《要自
由》。從文章內容看,《說民主》顯然是對《談革命》遭質疑後的倉
促回應,而《要自由》乾脆拋棄了問答形式,直接對前兩篇遭批後進
行補救說明。韓寒父親後來說韓三篇一年之前就寫好了,這樣的話,
三篇應該是一氣呵成,各自成章,不應該出現明顯補救的痕跡,更沒
必要以邀請人提問做足前戲,再以問答的形式發表文章了。

下面就是我的自由心證了,大家憑自己的分析來判斷是否足以採信。
韓寒在2011年6月停止更新博客,11月以超千萬的價格接下雀巢咖
啡的代言,11月底在博客邀請粉絲提問,12月底發表韓三篇。從這
個時間鏈來看,不排除韓寒藉由《談革命》向體制表明姿態,來換取
商業價值保值。他顯然沒有意料到會激起這樣強烈的反彈,於是又寫
出後兩篇。

代筆風暴的高潮是在2012年的中國新年之際,奇怪的是各大網站對這一
引發很高關注度的事件均保持沉默,一種解釋是媒體在放中國新年長假,
而網站沒有新聞採編權。那麼中國新年之後的1月30日,也就是農曆初
八,韓寒接受專訪的第一家媒體是哪個?新華社。而韓寒曾經說過,
他只接受自己喜歡的媒體作專訪。新華社專訪當天成為各大網站頭
條。兩天之後,也就是2月1日,方舟子才接受新華社專訪。之後不
斷有消息稱韓寒代筆事件媒體接到有關方面指示禁止報導,有實名的
媒體人在微博上證明有,但媒體的對外口徑是沒有。官方保護到底有
沒有,總有一天會水落石出。

韓寒和郭敬明同由新概念大賽出道,先後成為暢銷書作家。兩個人常
被人放在一起比較,各自走出了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郭敬明轉型做
了老闆,專攻青春小說市場,產業根基於遠離政治和文化的商業土
壤,商業帝國已初具規模。而韓寒坐擁遠超郭敬明的巨大聲望,商業
價值不菲卻始終有不確定的風險,猶如汪洋中的小船,隨時可能被政
治風暴拍打得粉碎。韓寒在博文《我的2011》中說:「如若未來有
變故養女兒困難,給李彥宏開車,替白燁磨墨,幫陳凱歌打燈,我都
沒問題。……在新年裡,我希望我能寫的只讓我自己更喜聞樂見,不
再討好除了我女兒以外的任何人,想寫的寫,不想寫的就一個省略
號。」我認為這是他的真心話。

做了父親的韓寒不想再衝鋒陷陣,於是,他的追隨者們譁變了。他本
來至少可以保持緘默,卻犯下了最致命的錯誤。他也許很想褪下光
環,安安心心地去掙錢,但是真的褪下了,就再也穿不回去了。被拉
下神壇的韓寒還有多少商業價值?沒有意外的話,會是一個不斷貶值
的過程。

代筆問題不是本文分析的重點,簡單說幾句,我認為《三重門》和參
加比賽的那幾篇確實有代筆嫌疑。方舟子和網友們對《求醫》和《杯
中窺人》的分析很有說服力,而且韓寒在不止一個細節上明顯撒了
謊,比如徹夜讀《二十四史》和《管錐編》,沒有很深的古文功底是
根本看不懂的。還說《三重門》修改不多的手稿是創作稿,不是謄寫
稿。這是絕不可能的。網絡小說可以做到一稿成,高產寫手據說一天
一萬字,那是因為文字要求不高,程式化套路化,粗糙一些也無妨,
《三重門》小說雖然藝術水平不高,但文字還是很老道的,講究起承
轉合,字斟句酌,看得出精心打磨的痕跡,就是老手也不可能不做大
量修改。而且跟韓寒同樣是一稿成的賽車博文相比,文字風格和水準
截然不同。

這次代筆風暴中,許多媒體和名人學者挺韓寒挺得相當難看,就算真
心相信韓寒沒有代筆,也不至於徹底喪失水準吧?自作其業,自受其
報,韓寒倒了,誰也救不了,想救的恐怕要搭上自己的公信力。

但願偶像韓寒的崩塌,也宣告了啟蒙時代的終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網路文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