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中南海危局:拼貼的正義,折翅的崛起

作者:

舉世關注的谷開來案本周在安徽合肥開庭。庭審象排演好的戲劇波瀾不驚,但它仍然成為全球性話題,掩蓋了中國奧運代表團引發的噓聲與掌聲。更重要的是,人們透過此案,看到了中共政權晦暗的前途。

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李平的評論,認為「谷開來被送上審判席,與其說是刑事審訊,不如說是政治審訊,與其說是對她及幫凶的審訊,不如說是對其丈夫薄熙來的審訊。在谷開來案公諸於世的時候,野心勃勃的薄熙來的政治前途已被判死刑。」並進一步質疑道:「央視雖然播出獨家消息,貌似增強透明度,微博為甚麼禁止評論、為甚麼屏蔽谷開來的搜索?如此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反映當局心虛得很,是擔心審訊不公正受到質疑?還是擔心民眾藉案件挑戰中共的合法性?」

紐約時報》顯然認為,答案不言而喻。其報導引用布魯金斯學會的中國政治專家李成的話說,「黨的領導人也可能擔心在庭審中公開相關財務交易的細節——知情人士稱,這些交易可能涉及數千萬美元。雖然幾乎沒有一個中國人對領導人的廉潔抱有幻想,但黨的官員們未必希望讓這些骯髒情節如此高調地曝光,尤其是有關薄熙來的情節,因為薄在領導層的某些派別和普通中國人中仍有很大的支持。他們急於把焦點保持在謀殺案上,這比處理腐敗問題容易多了。"

英國《泰晤士報》社論也宣稱,「審判不是公平和正義,而只是拼貼的正義。即便如此,海伍德案件仍然前所未有地折射出現實中的新中國。該案件首先讓人們洞察到中國精英系統性的腐敗和虛偽,重慶激進的共產主義者和他的妻子被發現持有大量外國投資,他們在哈羅公校和牛津大學求學的兒子駕駛著法拉利跑車。」

谷案在合肥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因此,《華盛頓郵報》報導說,」隨著領導權交接將在今年秋天進行,所有跡象都表明,共產黨想讓薄熙來事件迅速塵埃落定,以彌補損失並繼續前進。「並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高級研究員薄智躍的觀點說:"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在罷免他之後平息這一問題」,薄熙來代表了社會上的一種思想傾向,比如說支持更加公平合理地分配財富。"黨內許多高層贊同這種觀點。"他們在如何處理薄熙來的問題上陷入了僵局。如果他們能永久性地削弱薄熙來,那麼所有人都將順應他們,黨也可以避免四分五裂。否則,黨的團結將面臨危險。"

《外交政策》雜誌發表世界經濟論壇成員呂凱聞的文章談論重慶模式,認為儘管在短時期內,重慶模式會因為薄熙來的倒運和谷開來的殺人而繼續蒙塵,但是等待塵埃落定,人們又會懷念起它來,因為它在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的現實困境中提供了另外的道路選擇。薄熙來也為被作為一個了不起的冒險家而被人銘記,無論他的個人動機是什麼。

《外交學者》發表美國華裔政治學者裴敏欣的文章,認為中國的崛起已經頂到天花板。「如果必須要有一個立場,認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象徵性地標誌著中國實力的頂峰也許是合理的 。從這以後一切就開始走下坡路。捲入全球經濟危機後,中國經濟再也沒有完全恢復元氣。」他認為,對中國增長最嚴重的長期阻礙是其國家資本主義制度。「根據一個有影響力的世界銀行的研究,沒有系統性的改革,經濟增長在未來二十年裡將遠低於每年7%。但是改革國家資本主義在政治上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將破壞共產黨統治的根基「。

重兵把守

喬治•華盛頓大學外交事務教授阿米泰•埃奇奧尼也在《國家利益》雜誌宣布,中國崛起已近尾聲,中國世紀,尚未起航,已然到岸。儘管中國幸運地度過了自 2008年以來一直困擾西方國家的金融危機,卻逃不過自己內部的嚴峻挑戰。經濟放緩,環境惡化,社會步入老齡化,沒有國際盟友,使得中共政權面臨嚴重挑戰。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量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