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向鏡頭公開財產

作者:

Huang Qingjun

攝影師黃慶軍的「財產」攝影展正在北京展出

北京——在黃慶軍的照片中,幾個中國人站在自家門前,周圍環繞著他們在這個塵世上的家當。在這個迅速致富,卻有數億人仍在艱難度日的國家裡,他們是一幅鮮明親密的眾生相。

黃慶軍的這件攝影作品展「家當」目前正在北京展出。黃慶軍說表示這件作品是為了展示人們家裡家外的生活環境以及他們在這個迅速變化的國家中的生存狀況。

按圖放大

Huang Qingjun

內蒙古

按圖放大

Huang Qingjun

黑龍江

按圖放大

Huang Qingjun

大慶一家人的財產

按圖放大

Huang Qingjun

寧夏回族自治區

按圖放大

Huang Qingjun

貴州

按圖放大

Huang Qingjun

江蘇常州

按圖放大

Huang Qingjun

西藏

按圖放大

Huang Qingjun

廣東省

黃慶軍今年40歲,身材高大,來自中俄邊境黑龍江省。「我想要展示普通百姓,展示他們在家中和周圍的環境裡的狀態,以及二者之間的聯繫,」他說道,「因為中國是個在不斷變化的地方。」

人們與他們的財產之間的聯繫是恰如其分的,總的來說,中國正在越變越富,雖然人們在這些照片上,卻不會首先注意到這一點,因為作品的拍攝對象都是些並不太富足的人們。

「我也想去拍攝富有的人,但他們並不想被拍照。」黃慶軍在北京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想看看他們的家中都有些什麼,但是他們不想讓我們看到他們有多富有。」

從中國北部的大慶油田到南部的廣東省,從小村莊到大城市,這些引人注目的照片展示了極為不同的景象。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照片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靠近中央的位置,總會有一台電視機,而它的擁有者就站在旁邊。這裡還有三張照片,分別拍攝於大慶、北京以及江蘇常州。

為什麼會是電視機?

作為大慶煉油工人的兒子的黃慶軍說,曾被作為財富象徵的電視機,現在已經不那麼新鮮了,對於當下的普通中國人來說,炫耀性的消費一般都是「車或房」。

但電視機仍然有其意義——在統一思想上 。

「中國的電視台都由政府營運,這意味著他們所有人都會收到官方編排的電視節目。」他說道。

明年是他開始這個拍攝計劃的第十個年頭,到時候,黃慶軍想重回那些照片中的家庭,看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中國的年度經濟增長率超過8%,我想該會有很多變化。」他說道。

黃慶軍的這些照片中的家庭並未被標註姓名。不過,他是如何說服這些人,把家中的每件東西都公諸於眾,並把它們搬出來後再全搬回去呢?

「我對他們說,把家裡的每件東西都搬出來之後,他們就有了一個大掃除的好機會,然後,他們可以把東西放回去。他們喜歡這個主意,因此通常會表示同意,」黃慶軍說道。

黃慶軍對拍攝中國的蒸汽火車也很感興趣,他的一組名為「蒸汽機車」的照片曾在紐倫堡的德國鐵路博物館展出。中國最後一輛蒸汽火車於2005年退役。

「財產」攝影展目前正在北京南蠻子餐廳展出。

翻譯:林蒙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