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劉延東"入常"?高層政治男性天下

——劉延東"入常"?高層政治男性天下

十八大在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單仍是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而唯一或許有一線希望"入常"的女性,是67歲的國務委員劉延東。

中共執政以來,劉延東是第五位進入政治局的女性,前面四位分別是江青葉群鄧穎超和吳儀。但還從未有過女性進入政治局常委。有"鐵娘 子"之稱、2007年在福布斯"世界最有權力女性"排行榜中排名第二的吳儀也未能進入政治局常委。十八大在即,有關劉延東是否有望作為唯一的女性"入 常",開歷史先河,也成為輿論關注的話題。

67歲的劉延東曾就讀工程化學專業。她曾主管教育、體育和文化工作。專家說,她的關係網過硬;國家媒體則將她塑造為勤奮而有人情味的人民公僕形象。

劉延東

競爭三個常委名額

香港城市大學鄭宇碩教授認為,劉延東是個相當可能的政治局常委人選。他向德國之聲表示:

"她的機會大概是比一半一半好。目前大家一般的看法是,政治局常委大概有7個人,其中習近平李克強、李源潮、王岐山的呼聲比較高,進常委的機會比較穩。 剩下來三個名額,競爭就很激烈了,劉延東大概是其中之一。其他比較熱門的人選包括汪洋、俞正聲、張高麗、劉雲山等等。所以這五六個人中,只有三個人能進常 委。"

鄭宇碩教授表示,坦白說,外界對中共高幹了解不太多,對劉延東也是如此。"她一直從事統戰的工作,也是政協重要的人物。大家對她的工作表現印象不是很深刻,但是從今年的角度來看,也覺得她的表現不錯。總體來看,她不算是一個很傑出的領導人,但是也沒有太多不好的評價。"

歷代領導人中緣何女性比例低

鄭宇碩分析說:"老一輩中國人的社會,還是一個相當男性為主的社會,特別在農村。第一代、第二代的(中共)領導人,都是很早入黨,又從事革命工作,很多也 在軍隊裡有所表現,這樣子的機會,女性就比較吃虧一點。所以第一二兩代的領導人之中,女性比例比較低。第三四代,就是江澤民李鵬那一代。那一代也是高幹 子弟培養出來的,而且那時候他們都是在名校念工科、到蘇聯東歐留學。這樣的背景之下,女性同樣是比較吃虧一點的。到目前,最近這10多年,我們的確看到中 國的婦女進大學、擔任高層行政人員、擔任高級技術人員,這方面的機會她們不那麼吃虧了。所以,以後女性升遷的機會會比較多一點。"

高處不勝寒,還是沒資源?

目前中國只有一位女性擔任省委書記--主政福建的孫春蘭。在她以前,也只有一位女性曾經擔任省委書記,那是1985年任江西省委書記的萬紹芬。中組部的數 據顯示,2009年,擔任省部級職務的女性只占11%;擔任地廳級職務的女性占13.7%;縣處級比例為16.6%;比2000年略有增加。而中共黨員中 女性不到四分之一。

為何官階越高,女性越少?北京的女權活動家馮媛向德國之聲表示:"越是到高層,他/她越是實質上的決策者,實際上的資源分配者。而女性參政目前主要是擔任 副職,而且是不那麼關鍵的職位。政治有時候是做一種妥協、權衡和交換。即便是政敵,也要有相當的資源和籌碼來交易。女性手中掌握多少資源?多少籌碼?他憑 什麼要讓你進來跟他一起玩這個遊戲?"

會場往往是「一片黑西裝」,女代表鳳毛麟角

環遊太空比參政容易

馮媛說,中國女性環遊太空都比從政要容易。她在中國各地舉辦女性權利的培訓班。她向美聯社表示,一些從政的女性向她抱怨,中國政治普遍存在的"酒文化"令 她們頭痛。此外,女性從政也面臨一些特殊的性別歧視。中國官員"包養情婦"早已不是令人驚訝的新聞。而女性要從政,在與男性上級打交道上就必須格外小心, 避免產生嫌疑。馮媛說,曾有一位女性副職負責人說,她去男上級的辦公室談事情,男上級通常是在門口站著與她談話,或者是把門打開,--以避免流言。日常工 作都已經如此困難,更不用說提拔女下屬了。

香港政治學者林和立也指出,女性必須表現得像其他男領導一樣,才能被接納。他向美聯社表示,女性在酒場上必須有相當的酒量,或許可以施展一點女性魅力,此外要"適度的腐敗"。但女性必須讓自己能與其他男領導們打成一片,才能立足。

作者:苗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