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擢升太子黨為「政治保險」 習薄結局迥異有前兆

在中共七個新的政治局常委當中,四個人是「紅色貴族」,並且以習近平為首。太子黨首次成為中共最高領導層的主導。(Feng Li/Getty Images)

在中共七個新的政治局常委當中,四個人是「紅色貴族」,並且以習近平為首。太子黨首次成為中共最高領導層的主導。《路透社》11月26日報導說,把這麼多太子黨擢升進入最高層跟它實施「政治保險政策」相關。因為太子黨被視為共產黨政權的忠實捍衛者,可以被信任不會掘共產黨的墳。

路透社報導說,太子黨的崛起不是一個意外之舉。中共現在面臨的壓力在過去六十年來罕見。公眾憤怒廣泛的腐敗,對收入不平等的加大和巨大的環境惡化在啃噬著它的合法性。共產黨的最高目標是維持它對國家的控制權。

「基本上,太子黨擁護維持一黨獨裁。」北京的政治評論家章立凡說,「這是他們的底線。」

儘管他們野心勃勃的兄弟、曾經是常委競爭者的薄熙來轟然倒下,太子黨仍然在新領導層當中崛起。

江澤民希望太子黨保護他的家族利益

路透社報導說,在爭奪新領導層的鬥爭中,太子黨受到前共產黨總書記江澤民的力挺。江澤民希望,支持習近平將保持他的遺產和保護他的家族利益。

路透社引述黨內來源說,江澤民也自認為是太子黨。他的死於1939年的叔叔,被稱讚為革命烈士。但是據《前哨》等媒體報導,江澤民的父親江世俊是胡蘭成在汪(精衛)偽中宣部的心腹干將兼社論委員會主任委員。為隱瞞父親的漢奸身份,江澤民一方面不認父親,在年年申報的人事檔案表格中填寫其六叔江上青為父親,而且把培養他上大學的親生父親江世俊一筆勾銷。

共產黨黨內人士說,江澤民希望在反腐敗風聲鶴唳的關頭,在外界對高層領導人家族財富審視加強的時候,能保證他的兩個兒子受到保護,這兩人都是風生水起的商人。

本屆新常委是太子黨第一次占據主導地位。胡錦濤那一屆常委主要是技術官僚。

但是現在,大多數高級共產黨員認同中共已故經濟沙皇陳雲說的一句話:「天下有一天要交給太子黨,他們可以被信任不掘共產黨的墳。」

總書記太子黨或採取出人意料大膽行動

路透社報導說,除了習近平,常委當中父輩是中共建國元老的包括王岐山,他將領導共產黨的反腐敗努力;前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朝鮮學習經濟並接替薄熙來擔任重慶黨委書記的張德江。

除了他們承諾保持共產黨的統治之外,內部人士說,太子黨在中國面臨的重要事務上,特別是政治和經濟改革方面的傾向很難辨別。自從接過最高位置以來,習近平使用標準的共產黨言辭,說中國必須「繼續改革和開放」。

分析家說,太子黨更多的不是受到強烈政策偏向的約束,而是受到他們的特權和他們生來是統治者的信念的捆綁。

「他們獲得權力的道路是相似的。但是他們是否共享同樣的觀點,對政策同樣的偏好?我認為並非如此。」歐亞集團的政治風險顧問達米恩•馬說。

一些分析家表示謹慎的樂觀說,習近平領導下的政府和其他太子黨可能採取出人意料的大膽行動。

一位北京的政治分析家說,太子黨相信,統治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權力,因此也會採取相應行動。分析家把他們跟胡錦濤開創的團派領導人相比。

「太子黨自然比胡錦濤這樣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更加自信和大膽,前者認為後者僅僅是看門人,或是僱傭的執行長。」分析家說,「執行長更加謹慎。如果公司沒有做好,股東則比執行長更加焦慮。太子黨可能將更大膽的推動變革。」

兩個太子黨的不同結局有前兆

路透社報導說,習近平以及其他紅色貴族的升遷,發生在對太子黨來說一個尷尬的時刻。

他們的太子黨同志薄熙來三月份被撤銷重慶黨委書記職位,四月份被剝奪政治局委員職務,九月份被開除出黨。

但是這樣一個高調太子黨的倒台,分析家說,並不一定沒有好處。在民眾加深對領導層憤恨的時刻,它顯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章立凡引述民諺說。

習近平和薄熙來不同的結局也顯示,即使對於高層家族的後代,他們獲取權力的方式也是重要的。在黨內階梯攀爬的過程中,習近平大多數時候低頭遵照上級要求幹活。

薄熙來相反,按照中國政治標準來說是張揚炫耀的,並且在他認為有幫助的時候打出家族牌。

薄熙來的父親薄一波是所謂的「八老」之一,2007年去世。

報導透露,在薄一波去世之前某個時候,胡錦濤召見薄熙來和習近平,給他們提供一個相同的工作:治理經濟落後的內蒙古

一個黨內人士告訴路透社,當時的商務部長薄熙來,猶豫不決,告訴胡錦濤,他需要首先詢問他父親。習近平,當時繁榮的浙江省省委書記,說他不熟悉內蒙古的民族事務,但是願意去。

「這是一個考驗,但是薄熙來使用他父親來施壓胡錦濤。」黨內人士說。「而習近平願意接受黨的任何安排。」

另外,習近平直覺的懂得,「越高調,越難升遷」。即使對於太子黨也是如此。政治評論家章立凡說。

在2000年,作為福建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採訪中引述古代軍事戰略說,「不要去嘗試不可能的事情。不要尋求達不到的目標。不要做無法挽回的事情。」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量

來源: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