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溫州炒房團全軍覆沒 有人跑路有人跳樓

  在溫州的大街小巷,房地產的廣告隨處可見,在看似熱鬧的背後,是溫州房價的持續走低,溫州房價的跌幅今年連續3個月領跌全國。溫州本地的一位炒房客向記者表示:「手中一套位於市中心的老房子,原來漲到了每平方米3.5萬元,現在2萬元沒人要,完全被套住了。」據《中國企業報》

  供過於求

  去庫存需29個月

  溫州市物價局監測預警分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溫州市區將有19個項目上市,再加上目前80萬平方米的庫存,市場供應可能達到160萬平方米,該供應量是近幾年樓市銷售最高峰2009年銷售量的1.5倍,預計需要約29個月去庫存。

  隨著國家多次出台樓市宏觀調控政策,炒房團開始撤離,房價隨之下降。浙江省溫州市物價局近期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溫州市住宅交易價格明顯下降,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4.3%,全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同比下降24%。

  深度套牢

  債主電話打不停

  溫州一家做建築行業配套的企業老闆馬先生每天都要疲於應付那些討債的電話。

  2009年金融危機後,民間借貸和銀行貸款都很寬鬆,馬先生認為房地產將會大漲,利用民間借貸借了10個人的錢,總計1600多萬元,購置了一批房子。

  由於沒看準形勢,房子一直沒出手,到現在,房子成了馬先生的夢魘。「我的企業一年的純利潤在500萬元左右,民間借貸一年的利息不到400萬元,銀行還有2000多萬的貸款要還,沒法幹下去了。」馬先生說。

  拖累實業

  貸款炒房波及聯保企業

  3年多以前,因為資金不足,溫州郊區一家做閥門的企業老闆朱先生和其他3家企業進行了聯保向銀行貸款,最終每家企業貸到了500萬元。這500萬元為朱先生帶來了擴大再生產的能力,但問題也出現了。一家參與聯保的企業拿到貸款後並未用於公司的發展,而是去進行炒房,隨著房地產價格暴跌,這家企業資不抵債,最終倒閉,還欠銀行幾千萬元沒有還清。銀行於是向擔保人朱先生提出償還,並進入了訴訟程序。

  「做實體的企業被房地產拖垮的事情在溫州很多,遇到房地產調控,房子賣不掉,企業就完了。」

  全軍覆沒

  「去上海炒房」是炒作

  溫州方興擔保公司董事長方培林告訴記者,溫州炒房團應該是全軍覆沒了。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更為直率:「有人說溫州炒房團現在去上海炒房了,這些都是房地產商炒作,沒有這些事情了。現在不少人都想把房子處理掉,回到實體行業。」

  當地另外一個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他的一個朋友在北上廣等多個城市買了127套房子,很多都被套住,現在這個朋友已經不知蹤跡。

  購買127套房子的這個人炒房的模式是先在一個地方買一套房子,然後用這套房子作抵押,去買第二套房子,以此類推,127套房子就是這樣買來的,這也是不少溫州炒房團的操作模式。當其中一個地方的房價下跌,就會波及整體。

  「這也是這個人『跑路』的原因。據我所知,還有人因此而跳樓。」該知情人士說。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現代快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