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國際先驅論壇報:今日中共高官與六四

中國許多現任高官與1980年代的自由精神時代有密切關係。

《國際先驅論壇報》6月4日在網絡版上刊登署名長文,看現任中國政界高層領導人與當年六四民運和1980年代自由精神時代的關係。

文章開篇就提到1989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有4百名政治精英參加的一次會議,會議的主題是辯論中國的未來。中國25名現任政治局常委中,有6人參加了那次會議。

今天(6月4日)是六四血腥鎮壓的24周年紀念,也是習近平李克強政府上台後的第一個六四紀念日。這屆新政府中的許多人與1989年的那場民主運動有著密切和矛盾的關係。

文章說,很少有人期望中國的新領導人會推翻當年把六四稱為必須鎮壓的反革命動亂的官方定性;但是新領導層中許多人在1980年代的政治經歷,使人們提出了他們是否會持有比前任們對新觀點更開放態度的問題。

中共領導人公開辯論經濟改革的不同方法,但他們中越來越少人呼籲進行政治改革,至少在目前的中國,任何潛在的對1980年代自由精神的支持,都會使他們的政治前途受到損害,更會被指責為異端思想。

交往與支持

文章說,中國現任總理李克強就是當年4百人會議的參加者之一,其他還有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以及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等。

中國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雖然在天安門事件期間身在福建,遠離北京的民主運動中心,但是他的父親、共產黨元老習仲勛卻是經濟改革的支持者,也是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朋友。

在六四鎮壓之前的1980年代後期,中國政治環境一度相對寬鬆自由,官員們和提倡改革的人交往,甚至支持改革觀點並不罕見,李克強在北大讀書期間就與當時參加北大競選、六四後流亡美國的著名異見人士胡平王軍濤有來往。

李克強曾參加北大的沙龍,北大的學生們常常在沙龍里就選舉政治、西方哲學和過度專制統治等話題辯論到深夜。六四鎮壓後曾被當局監禁的王軍濤回憶說,李克強當時和他們有許多觀點相同。

精神印記

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1980年代初就已經以「改革四君子」之一著名。1890年代末,他還擔任《走向未來》叢書的編委,那是一套很受年輕學生歡迎的書籍。

流亡美國的著名政治異見人士、當年北京4百人會議的組織者陳一咨透露,他曾和王岐山有過多次長談,在1988年還和李克強作過一次長談,他的印象是,這一代領導人應該比胡錦濤溫家寶政府更開明。

當然,在中國軍隊用槍枝和坦克鎮壓和平示威的學生和同情學生的市民後,一切都改變了。李克強和其他許多青年官員一樣,為了顯示自己對黨的忠誠而譴責六四民運。

《國際先驅論壇報》的文章最後引述曾經在中共心臟任職的吳偉的話說,共產黨的體制改變人,一旦踏上了這條路,就學會了如果要保護自己,就必須首先保護黨的體制。但吳偉相信,1980年代的經歷一定會給今天的高官們留下精神的印記。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