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聚焦中南海派系衝突與意識形態鬥爭

作者:
習近平為了「咬定權力不放鬆」,既需要毛澤東,又需要鄧小平,還需要把「階級鬥爭為綱的三十年」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三十年」 兩種南轅北轍的歷史統一在自己的絕對權威下。為此,6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會議的主題就是強調「保持高度一致」。 這才是習近平在中共內部各個層面分裂的公開化情勢下,急於左轉,樹立個人權威,強求「全黨一盤棋、全國一盤棋」的真正需要。

最近,中共「兩刊一報」不斷燃起反憲政的意識形態狼煙,網絡流傳「七不講」、「新三反」,「十六不要」,特別是媒體披露習近平的內部講話,都在中共下達的9號文件中得到驗證,導致中國大陸左傾輿論喧囂。習近平高調左轉,不僅在黨內引起紛爭,也在民間激起情緒反彈。就連同為太子黨的胡德華,也在一次聚會講話中反擊習近平左轉言論,甚至披露太子黨校友會上,兩個分別為「普世派」和「維穩派」官員翻臉。這種中共內部各個層面分裂的公開化,導致6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會議,強調要「堅持正確的政治路線、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頭等大事,也是政治局的頭等大事」;「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帶頭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別是習近平異乎尋常地強調,每個政治局委員都必須維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政權安全大局」。這一提法在黨的正式文件中極為少見。

中南海主流當權派的內部衝突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共內部一直存在著「傳統社會主義派」或曰「專政社會主義」(黨內左派)、「特色社會主義」或稱「市場社會主義」(黨內中間派)和「民主社會主義」或曰「憲政社會主義」(黨內右派)三者,圍繞中共改革開放「走什麼路的問題」即向左轉(質疑改革),向右走(徹底改革),還是走中間(有限經濟改革)的派系衝突與意識形態之爭。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特色社會主義」派,一直是中南海的主流當權派。他們主張在中共領導地位不變前提下,堅持意識形態「不爭論」的市場化改革方向。但這個黨內中間派細分起來,又分「中左派」與「中右派」。但他們同屬「鄧小平發展模式」框架內的兩端。胡耀邦趙紫陽應屬於黨內「特色社會主義」派內的「中右派」。他們傾向於在「改革開放」的同時,積極推進民主化建設,有向右突破「鄧小平發展模式」框架傾向,結果相繼遭到清洗。「六四」後上台的江澤民,汲取了黨內「中右派」失敗的教訓,上台初始,即表現出經濟上也「反自由化」的向左突破「鄧小平發展模式」框架傾向,但不久便遭到鄧小平「南巡」阻擊,重新回到鄧小平的市場化改革方向,發展出權貴經濟、腐敗特權與「三個代表理論」,結果又遭到黨內鄧力群等左派的攻擊。胡錦濤上台以後,基於其政治輔導員的保守意識和黨內左派壓力,較之江澤民後期,發生了立場上的微調,開始向「特色社會主義」派內的「中左」立場靠攏,刻意搞「紅色記憶」宣傳,並在建國60周年抬出了毛澤東畫像(連江澤民都給中央寫信提意見)。也是在這個時期,吳邦國在人大做工作報告提出「兩個絕不」與「五不搞」。這便為黨內左派代表薄熙來崛起與全民「唱紅」現象撐開了空間,導致中南海公開分裂----黨內延續下來的「中右派」代表溫家寶,甚至在記者招待會上嚴厲抨擊薄熙來背離「三中全會」的左傾道路。

習近平正本清源,奉天承運

本作者曾在中共十八大前撰文指出,習近平作為太子黨領袖入主中南海,具有更深的「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情結。因此可以肯定,他比胡錦濤更急於回歸紅色意識形態和對黨自身的優化治理。果然,習近平執舵中南海後,十分明確地展示了向左突破「鄧小平發展模式」框架的傾向。習近平為了爭奪毛爺爺的「遺產」,竟然拋棄了自己爸爸的黨內改革派(「中右」)立場。同為太子黨的薄熙來,早就在重慶說過:想來想去黨內沒有什么正資產,就是毛澤東思想還可以稱為正資產,回到毛主席才是正資產。他們認為毛不管犯了多少錯誤,都是精神教父,是導師。這與最近劉小楓提出的「國父論」,宣稱中共領導的合法性就是我們打出來的一脈相承。

為此,習近平一上台就立即開始正本清源,捧毛立正,奉天承運「兩個三十年」的「合法性」,官媒新華網2012年11月18日特別刊文《習近平政治局會議談開局: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拒腐防變」是中國極左時代防止「和平演變」一直高調宣誓的口號,現在又成為習近平入主中南海後加強意識形態控制的首要任務。

習近平上台後陸續拋出一系列保守,甚至倒退的提法和政綱。中國思想界保守派為配合習近平左轉,發起了前所未有的圍剿憲政與普世價值,在媒體和網路中引發了一場意識形態姓社姓資紛爭。這便導致了《光明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許崇德教授題為《憲政是法治國家的應有之義》文章,迎頭駁斥《紅旗文稿》的「憲政屬資論」,和中共黨校《學習日報》7月1日建黨紀念日,刊登中共黨校黨建教研部主任王長江的《鄧小平的政治智慧》一文,反擊近期左傾回潮,引起北京政壇廣泛注意。由此可見,中南海派系衝突,已經導致了今日中國各個層面的意識形態鬥爭公開化。

習近平向左轉向的「四大主旋率」

習近平想做挽救前「蘇聯紅色帝國」的「真男兒」,但其「新南巡講話」至今捂在幕後,卻讓劉雲山沖在前面擋箭。當今中國最具有欺騙性的論調就是,宣傳「劉雲山綁架習近平」,說「好皇帝」的「夢」,被大臣們解釋壞了。其實,中共政治局現任七常委中大多數人都屬於中共的「太子黨」或「紅二代」,除習近平外,俞正聲、王岐山張德江和劉雲山都屬這個陣營。這些紅色權貴一直享受著豐厚的特權地位,崇毛和反憲政是由他們的政治本性決定的。作為太子黨領袖的習近平上台後向左轉向,符合他們的共同利益。

判斷一個政治家的真實面目,不應拘泥於某一時段或某一言行。從習近平當政前後的理念與系統表達和處理問題手法,以及隱藏在假象後面的動作做系統綜合分析,便不難得出,習近平絕非黨內改革派。如今,習近平左轉的四大主旋率已經無可質疑:一、加強意識形態控制,對中共歷史和業績進行整體性美化歌頌,特別是對中共建制後「兩個三十年」的全面肯定與繼承;二、堅持中共一黨絕對領導不動搖,拒腐防變,抵制普世價值與憲政道路;三、重走毛式「以黨治國」、群眾運動和民粹主義道路;四、以理論、道路、制度的所謂「三自信」封殺民主化政治改革空間。習近平向左轉的這「四大主旋率」,都不是被動的或被設計的;而是發自他自身的激情滿懷,頻頻出牌,主動出擊的。劉雲山只能樂見其成,全面緊跟,鼓吹抬嬌。

習近平向左轉的真正需要是什麼

眼下,中共第五代當權派,正在意識形態煙霧戰掩護下,以「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為幌子,以傳承"紅色記憶",重新展開劃分「姓資姓社」的政治鬥爭。如果說,改革開放初期「姓資姓社」爭論主要還是意識形態之爭,那麼,當今的意識形態煙霧戰,更多體現了在位權貴利益集團的現實需求。今年5月以來,由「憲政」引發的輿論交鋒與立場對決,實質上反映的正是權貴利益集團恐懼其權力與利益受到制約與損害,和「太子黨特權集團」害怕動了自己不用「票決」就可以接班的「奶洛」,因此他們才本能地敵視與阻撓憲政改革。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習近平向左轉絕不需要選舉箱。他在6月28日至29日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明確發出最新指示:「選人用人反對簡單以票取人」,明確表達了他的強化「政治服從」,拒絕「票決民主」的執政意識。


其實,習近平為了「咬定權力不放鬆」,既需要毛澤東,又需要鄧小平,還需要把「階級鬥爭為綱的三十年」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三十年」兩種南轅北轍的歷史統一在自己的絕對權威下。為此,6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會議的主題就是強調「保持高度一致」。這才是習近平在中共內部各個層面分裂的公開化情勢下,急於左轉,樹立個人權威,強求「全黨一盤棋、全國一盤棋」的真正需要。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牟傳珩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