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撫順洪災 3小孩摳天花板求生未果被活埋

超過一半的死者死於南口前村。上游、下游的村落均由村幹部組織撤離,唯獨該村村民沒有得到通知。清原縣海陽水庫開閘泄洪的消息同樣沒有被傳達給村民。

2013年8月11時至23時,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南口前鎮突降449毫米暴雨,這相當於撫順地區全年平均降雨量的一半。暴雨引發特大洪澇災害,撫順全市有63人遇難,另有101人失蹤。

特約撰稿邵世偉實習生潘夢琪郭琛

微風、大到暴雨。這是2013年8月16日的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南口前鎮當天的天氣預報。

這一天的南口前鎮,天黑是從中午開始的。

根據南口前鎮北口前村水文站數據,16日17時30分,當地水位為171.55米,流量340立方米每秒。

水在18時許漫入房間。南口前村河北街村民蔣勝林走出房門準備加固自家倉房。蔣勝林還不知道,此時洪水已經越過村南端被堵塞的南口前村南橋,改道沖入村中心。十幾分鐘前,南口前村東側海陽水庫泄洪而來的水流也已經進入村子。「去看看苞米壠,小心水沖跑了。」這是老伴姜鳳雲對蔣勝林說的最後一句話。

在南口前鎮,每年8、9月汛期發水是常有的事,村民們也早已對此習以為常。1995年和2005年,南口前鎮便曾遭遇過「7·23」與「8·19」兩次洪水。8月16日這天下午,看起來一切都很正常。蔣勝林打算加固了倉房就回屋吃飯,就像他過去十年在這個季節做的一樣。

桌上的大米飯還是熱的。半分鐘後,洪水衝出河南街的商鋪區奔向河北街,「轟隆隆地震天響」。院牆瞬間被沖塌,蔣勝林也被捲走撞上三十多米外的一處房檐。蔣勝林爬上屋頂,和他一同站在屋頂上的共有12個人,年紀最大的70多歲,最小的不到10歲。30多平方米的房頂成了黑暗中守護12人生命的孤島。

時間接近19時,洪水越過窗台,直接沖入各家房屋。蔣勝林大聲唿喚老伴向外逃生,但除了風雨雷電的聲音什麼都聽不見。幾分鐘後,一輛東風卡車被洪水席捲著撞向蔣勝林家,房倒屋塌,老伴姜鳳雲被埋在了裡面。不僅是蔣勝林家,上游山體滑坡形成的土石流裹挾著巨木和石塊一家家地吞噬著房屋和生命。

20時,水位上漲3米達到174.51米,流量達2600立方米每秒。

蔣勝林在哭,周圍人也都在哭,大雨沖洗了淚水,將它們匯入洪流。同在屋頂上避難的孫亞光依稀能看見周圍幾處房屋上都站著人,「最多的一棟房子上站了二十多人」。雨越下越大,豬馬牛羊從兩側迅速漂過,已經聽不到叫喊聲。孫亞光看著周圍的房子一座座倒塌,「上面的人連個水花都沒有就沉進去沒了」。只剩下他們所在的房子和遠處鐵道旁一處站了二十多人的房子了,但不停吱嘎作響的「孤島」讓12個人無比恐懼。

蔣勝林所在的房屋已經倒塌大半。12個人站在不足10平方米的房頂上抱作一團,洪水已經微微觸及腳面。讓他們更為絕望的事情發生了,遠處另一座「孤島」轟然垮塌,二十多個人被洪水席捲進黑夜,再看不見人影。事後,據多位村民描述,二十多個人中只有一個7歲的孩子倖免於難。

在支撐了4個多小時後,最後一座「孤島」終被吞噬。來不及發出一聲唿喊,12個人便匯入滾滾濁流,和巨石圓木、豬馬牛羊一同向下游衝去。

入水後,蔣勝林和孫亞光都嗆了幾口河水,「根本不想活下來的事兒了」。身邊漂過的塑料管救了兩個人,他們抱住塑料管讓身體浮出水面,小心翼翼地躲避著能輕易奪走他們生命的一切漂流物。17日凌晨2時許,在冰冷的洪水中漂流了近1個小時,身上被劃出無數道傷口的蔣勝林和孫亞光在近6公里外的倉石村被救上岸。

17日凌晨3時,洪峰流量達到6700立方米每秒,這也是南口前鎮有史料記載以來的歷史極值。

17日6時,回到南口前村的蔣勝林再看不到自家的房屋。幾乎整個河北街都被土石流淹沒,蔣勝林想去挖開泥土,但地面堅硬得宛如水泥,「好像下面沒有房子一樣」。他只能坐在土堆上,看著腳下老伴消失的地方發呆。

2013年8月16日11時至23時,遼寧省撫順全市普降特大暴雨,其中南口前鎮的降雨量為449毫米,相當於撫順地區全年平均降雨量的一半。暴雨隨即引發特大洪澇災害,截至南方周末記者發稿時,撫順全市已有63人遇難,另有101人失蹤。

8月20日下午一點,南方周末記者來到位於南口前村東南的雙龍山,這裡新增了二十餘個墳頭,死者都是死於4天前的洪災。村里到底在一夜之間失去了多少生命,尚沒有人知道。

迅勐的洪水讓村民們無從反應,事後據多位村民反映,許多死者都是因躲避不及全家在屋中遇難。

被揮霍的逃生時間

沒有任何預警。洪災來臨前的最後7個小時,村民們是在做飯、哄嬰兒以及無謂地用沙袋壘院門中度過的。

曾幾何時,南口前鎮人還為自己群山包圍、溪水潺潺的家鄉而自豪。南口前鎮位於遼寧省東北部,渾河從村子中心邊蜿蜒南下,廟山、雙龍山等多座低矮小山環繞著小鎮,山間流淌著海陽河、暖泉子河、大南溝、小南溝等多條小河流。山水環抱的南口前鎮無疑擁有著東北平原少有的自然條件優勢,離南口前鎮不足20公里便是東北著名的紅河漂流景區。

但在8月16日這天夜裡,一條條河流在暴雨中化為勐獸,群山困住了勐獸,讓它將怒火全部傾瀉到了南口前鎮政府所在地的南口前村上。

雨是從11點開始下的,斷斷續續地,直到下午兩點開始驟然變大。

16日下午,南口前村村民們的生活與以往並無不同。58歲的秦少傑在家待了一天沒出門,56歲的王桂榮進城逛街下午2點才回家,59歲的王文學在家裡幫兒子看孩子。

水是先從西側沖入村子的。16日下午17時30分,家住南口前村西南的秦少傑正準備燒水做飯,突然發現水漫上了門縫。因為沒有人通知撤離,也沒接到洪水預警,58歲的秦少傑像過去幾年那樣,背起沙袋壘高院門。

不到5分鐘,南口前村西南一側的大南溝、小南溝的水衝出了山溝,推翻了秦少傑家的院牆。幾乎是同一時間,東南方向暖泉子河水也湧入村中。兩股河水匯作一處,開始拔屋毀地。

秦少傑沖回家,拿了幾件衣服大喊:「發水了!快跑啊!」這也是南口前村上響起的第一聲洪水警報。剛喊完,一個大浪便把秦少傑打翻在地,嗆了幾口水才站起來。緊接著又是一個大浪把他衝到一百多米外的電線桿上。

秦少傑跑進旁邊的屋子,爬上窗台。這一夜,秦少傑就一直站在窗台上,水位最高時曾到他的脖子處,「不敢想能活下來」。

水到秦少傑家北側的王文學家時,王文學的小孫子還在門口玩水,「爺爺、爺爺,水來了!」不過半分鐘的時間,59歲的王文學便聽到窗外傳來爆炸般的巨響。他趕緊抱起孫子跑進屋,但洪水緊跟著便沒過了胸口。王文學把孫子抱上冰櫃,自己扶著冰櫃飄在水裡。一直到後半夜水稍微退下一點,王文學才推著冰櫃游到窗前,用身邊的菜刀敲開窗戶,和孫子跑到了房樑上。

由西側暖泉子河湧入的洪水不久便沖至南口前村南橋。在這裡,洪水被阻隔了片刻,隨後沖刷而下的泥土圓木阻塞橋洞,洪水漫過大橋改道沖入街道。

在西南側洪水侵入後不到5分鐘,南口前村東側的海陽水庫開始開閘放水,海陽河水順著瓦北線公路湧入南口前村。「海陽水庫水位最高上限是24米,洪水來的時候已經超過了25米。」海陽村村主任、村支書王義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根據遼寧省招標網信息,海陽水庫於2011年6月8日進行了除險加固,竣工時間為當年的9月30日。

家住南口前村瓦北線東側派出所旁的王桂榮16日14時左右才從清原縣城回到家,在城裡她聽說暴雨預警已經到了3級,但不明白這到底意味著什麼。14時30分,南口前村電力供應中斷,看不了電視的王桂榮開始準備晚飯。

17時30分左右,水進入王桂榮家的院子。混雜著土木巨石的洪水頃刻便至,衝倒了剛抱來苞米稈準備墊高門檻的王桂榮,「卷著大花一樣的浪就撲過來了」。王桂榮跑回屋裡的炕上,但沒多久水便漫上炕沿。她砸開窗戶,跑向隔壁的南口前鎮派出所。

16日這天晚上,躲在派出所的共有16個人,都是瓦北線一側遭受海陽河衝擊的村民。

接近19時,水開始淹沒派出所一樓,在派出所避難的楊傳福開始指揮大家跑上2樓。當天晚上,水最深時曾淹到二樓窗台。楊傳福叫大家站在二樓中間,以免房屋一側倒塌被埋。「咱們就死這兒了。」有人低聲抽泣著說。

[page]

洪水到達52歲的董振華家時,逃生已經有些晚了。他從家裡的泥漿中爬出來時,頭髮臉上全是泥,通向派出所的路也已經遍布淤泥,無法通行。董振華只好爬到隔壁基督教會的屋頂,他給在瀋陽打工的妻子打了個電話,「我不行了」。在電閃雷鳴的風雨中,董振華騎在教堂的屋頂上,抱著十字架度過了這一夜。

18時,東側海陽水庫泄洪而來的洪水和西側翻過南橋改道的洪水在南口前村的鎮中學北側匯作一股,沖向低洼處的村中心河南街。

洪水衝進房屋時,61歲的井玉好正在酒水店裡收拾東西,30歲的兒子井國富在隔壁的熟食店裡看店。水幾乎是一下就衝倒了井玉好,他抱著屋後的窗框爬到樓頂,對著樓下使勁叫兒子快出來。但仿佛一切都被洪水吞噬了,「連我自己的聲音都聽不見」。天亮後,井玉好向樓下望去,兒子的遺體就掛在窗戶上,「他肯定是想從那兒跑出來」。

和其他人一樣,看到水開始上漫時,正在河南街電器店的老闆金樹岐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墊高大門。沒等他找來東西,匯作一處的洪水便奔流而至,「像從遠處一路炸過來一樣」。洪水沿著河南街奔騰直下,大水迅速沖入兩側的店鋪。

由於河南街是南高北低的下坡,洪水在此並未作過多停留,而是一路直下,奔向河北街。黑漆漆的洪流衝出河南街變得更加兇殘,金樹岐從二樓向遠處望去,「像個怪物一樣一下就把那邊都吞了」。

蔣勝林的家便是在這時被洪水勐獸吞沒的。

被遺忘的「平安示範鎮」

據北口前村、康家堡村等南口前村上下游村莊村民反映,他們在洪水到來前便都已接到了撤離警報。但惟獨鎮政府所在地的南口前村沒有接到撤離警報。

16日下午17時30分到18時是洪水從東西兩側沖入南口前村的時間,大部分剛遇到洪水的村民都選擇了墊高地勢堵住洪流,許多人也因此錯過了最佳逃生時間。

8月20日,曾任兩屆村委會主任的李德波在鎮政府前一遍遍問著:「為什麼沒有預警!?」

截至2013年8月21日,南口前村仍為此次撫順特大洪澇災害受災死傷最慘重地區。而據北口前村、康家堡村等南口前村上下游村莊村民反映,他們在洪水到來前便都已接到了撤離警報。

8月20日,南口前鎮副鎮長金旗在接受採訪時說,目前海陽村統計有7人遇難8人失蹤,110多間房屋被沖毀,數百間房屋不同程度倒塌受損。

北口前村村委會主任葉長生表示,此次洪水災害中北口前村剛下雨時便轉移了四百餘人,無一人傷亡。

直到16日下午19時,洪水在村中心肆虐破壞,整個南口前村村民都沒有得到暴雨洪水警報。

1995年,南口前村便曾遭遇時稱百年不遇的「7·29」洪水。當時李德波正在當村委會主任,他記得早在洪峰到來前幾天,村裡的大喇叭便開始不停地廣播通知小心暴雨洪水,到後來更是安排群眾強制撤離。

64歲的杜明香記得,前些年雨下得大的時候村幹部還會挨家挨戶通知儘早準備撤離,不願走的會直接背走到安全地點。

「以前都會提前分派好各級幹部,分包責任點。」李德波說。

但2013年8月16日,雖然雨下了整整一天但位於鎮政府所在地的村民們並未得到撤離的預警。他們也曾從電視上看到撫順市氣象台於16日10時發布的暴雨Ⅲ級(較大)預警,但隨著14時30分左右電力供應的中斷,村民們並不知16時40分預警已由暴雨Ⅲ級升級為暴雨Ⅰ級(特別重大)。

清原縣防洪防汛技術責任人石險峰介紹,16日16點到18點左右,強降雨使得南口前村上游的海陽水庫水位達到了2.2米,到達了高水位區,隨即海陽水庫開始泄洪。

無論是暴雨預警還是水庫泄洪都沒有人告知南口前村的村民,他們像往常一樣「悠然」度日。42歲的胡艷麗發水時正和丈夫在家收拾苞米,12歲的孩子被留在河南街的商店裡照看生意。洪水衝來時,胡艷麗發現已經沒法前往河南街,只能一邊擔心著孩子一邊逃生。幸運的是,孩子被朋友救起,安然無恙。

發水時周亞平(化名)夫婦正在河南街的店鋪里,3個孩子被留在暖泉子河邊的家中。洪水衝來時3個孩子先爬上家中的大衣櫃,但很快水便淹了上來,但這時已無路可退。孩子們奮力夠著頭頂的天花板,試圖用指甲摳出縫隙逃生。當洪水退去後,趕到現場的井玉秋看到的是深陷淤泥中的三個孩子的遺體,天花板上遍布著3個孩子的指甲印。

16日下午,當洪水第一次漫進房屋時,更多的村民選擇用早已備好的沙袋加固房門,然後回到家裡坐在高處等待洪水的退去。

這一次,洪水並未退去,土石流淹沒了每個安靜地等在家中的村民,也阻斷了許多人的逃生之路。

不僅是預警的缺失,防洪設施的不合理也讓人不解。

南口前鎮各類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境內有金礦4處,銅礦1處,鐵礦1處,蟶石礦2處,大部分都位於河流上游,村民們更是習慣地將暖泉子河上流稱為「鐵礦」。

16日的大雨沖刷著裸露在外的山體,泥石圓木使得洪水的威力成倍增加。而近些年河道兩旁河漫灘處建起的房屋也為洪水提供了磚石瓦片和苞米秸稈。當西側暖泉子河方向的洪水流至南口前村南橋時,圓木土石很快堵塞了橋洞,數分鐘後,河流漫過橋樑,改道與東側洪水匯合衝下河南街。

72歲的村民李延橋介紹,南口前村南橋已有三十餘年歷史,每次發洪水都會堵塞,為此村民們曾多次向縣鎮反映。李德波也曾多次建議重修南橋,擴大孔洞,以免發生堵塞導致河流改道。「光當村委會主任時候就寫了不下3封正式的意見書到縣裡,但根本沒有回應。」李德波說。

資料顯示南口前鎮曾被遼寧省委、省政府授予「2009—2011年度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和省級「平安示範鎮」。

「就剩咱們了」

「媽媽那時候應該在睡覺吧。」井玉好坐在滿是污泥的家裡喃喃自語。

8月16日20時許,武警遼寧總隊接到奔赴災區處置險情命令後派出三百多名官兵進入災區,之後幾天內,該總隊再次派出1700名官兵奔赴災區一線。

2013年8月17日6時許,洪水漸漸從鎮上退去。8時,撫順市氣象局解除了暴雨Ⅰ級預警。

見洪水退去,在雙龍山上避難的李德波開始下山尋找倖存者。土石流沖入了每間房屋,「全都塞滿了淤泥」。找不到鐵鍬,李德波和村民們只能徒手挖開淤泥,找到的只有一具具遺體。

第一個被挖出來的是96歲的老奶奶。老太太沒有名字,大家都叫她張李氏。李德波記得,老人很少說話,但對每個人都很和氣。每天下午老人都要拄著拐棍站在街邊,笑著看向遠處的廟山,有時一看就是半天。

老人被挖出來後,村民們找來一扇門板當做老人的棺材。李德波趟著水把老人抬到雙龍山上的苞米地旁,挖一個淺淺的坑埋下,然後在薄土上插一面小旗,「這就算墓了」。

從8月17日到19日,僅李德波埋下的遇難者便有近20人,最小的年僅6歲。抬得多了李德波也會有些精神恍惚,門板上一個個是見面都會說笑許久的熟人。

不僅是李德波,避難的村民們紛紛跑回家中,在淤泥中開始尋找親人。從村中心走回家的路上,井玉好還在想著怎麼瞞住母親孫子已經遇難的事情。還沒走到,井玉好便看見家裡的三間房已被沖塌兩間,剩下的一間也堵滿了污泥。井玉好衝進房子,大聲喊叫著母親,沒人答應。

17日到20日,井玉好不停地清理淤泥,希望能找到母親。大兒子和二兒子趕到後,見父親不發一語的樣子,也拿起鍬鎬開始尋找奶奶。從18日開始,南口前村便是萬里晴空,太陽把淤泥曬得越來越硬。

8月20日下午,井玉好扔掉手中的鍬,「媽媽那時候應該在睡覺吧」,他坐在滿是殘骸的家裡喃喃自語。

從8月17日早上開始在外地的南口前村村民紛紛趕回家鄉,在失去聯繫一天一夜後,蔣勝林的兒子終於在18日下午找到了父親。

40歲的周亞波8月18日從瀋陽趕回家鄉,找到的只有一具具遺體,周亞波找到了母親、嫂子和哥哥老丈人的遺體,「還有7個沒有找到」。

沒有找到親人的遊子們走在滿是污泥的南口前村中,低頭看著一灘灘淤泥,不知道在哪裡才能找到自己的家人。

8月19日,南口前村洪災後第三天,按農村習俗死後三天是圓墳的日子。找不到親人的村民們帶著紙錢爬上雙龍山,徒手捧起泥土墊高每一座墳墓,每人坐在一座墓前開始燒紙錢。「就當都是自己親人吧。」李德波說。

這一天,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撫順洪災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總結這次受災抗災經驗教訓,科學完善城市、鄉村和江河、庫垻、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在今秋明春積極開展工程建設和設施整修,築牢防汛抗旱的基礎工作。

這天晚上,南口前村中亮起點點火堆,有人找來花圈擺在了蔣勝林等人避難的「孤島」上。

20日晚上,淤泥漸漸變硬,村民們不得不放棄挖掘。這天晚上,是村民大劉的生日,他在家裡煮了方便麵和火腿腸,喊鄉親們一起過來吃飯。

「只剩我們這些人了,大家好好聚聚吧。」大劉說。入夜,南口前村再次亮起片片火光,像是在唿喚著不知去向何處的親人們回家。遠處,即將恢復通車的瀋吉鐵路傳來火車的汽笛聲。「要是發水前有這麼一聲就好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南方周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