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新加坡媒體:習近平李克強運氣好 度過「良好」第一年

新加坡媒體《海峽時報》與《聯合早報》(阿波羅網編者註:兩家為同一公司媒體)分析評估習近平李克強上任一年來的表現。《海峽時報》以「良好」為習李過去一年的政績打分。

《海峽時報》星期一(11月4日)以《習李憑靠運氣第一年政績「良好」》為題發表該報駐北京記者的分析報導。報導指出,習近平和李克強自去年11月上任後,中國經濟出現復甦徵兆、在國內也成功打擊貪污事件,而在國際事務上則取得了美國等強國的尊重,同時也對東南亞重新展開「魅力攻勢」,因此習李過去一年的表現鞏固了他們的權力基礎,更有能力在來臨周六的三中全會中推動改革議程。

英國諾丁漢大學學者王正緒在接受該報採訪時指出,由於胡溫體制向習李體制的交班過程更直接明確,因此新領導人接任後有更多掌控權。

然而儘管在國內外事務上遊刃有餘,不過有學者指出習李上任至今未真正遇到危機的考驗,因此對他們的能力評估具有保留。

報導引述雪梨大學布朗教授的評語表示,目前還不清楚習李遇到危機時的真正反應是什麼。

他說:「處理薄熙來事件雖然不易,但是新領導人並未遇到類似SARS的艱巨考驗,在西藏或新疆未出現危機,而在國際上也未有真正重大的問題,所以新領導人在上任頭幾個月擁有許多的運氣。」

「自信」與「清晰」

《聯合早報》則報導習近平接任一年來在處理兩岸政治上所取得的進展,以「自信」與「清晰」形容新領導人在兩岸問題上的態度與作風。

在4日刊登《推動政治對話習近平確立兩岸關係路線圖》一文中指出,解決台灣問題雖然不一定列入「被視為『知台派』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施政優先要務,但他將在任期內,將以兩岸政治問題「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為目標,而儘管兩岸統一沒有時間表,但其兩岸政策的思路逐漸清晰。

報導以習近平在海南博鰲與蕭萬長會面時指出的「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形容這是「展現他欲推動兩岸關係更上一層樓的企圖心」。

由於台灣在2016年可能面臨政黨輪替的局面,報導引述台灣學者的話,認為習近平須找出平衡對策以「維持緩衝」。

民進黨執政時期擔任陸委會副主委的台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童振源在接受該報訪問時指出:「大陸試圖建構一個比較穩固的兩岸和平發展的制度性架構,因為這有助於大陸長期全盤發展及建立良好的國際地位。」

他認為習近平也必須「慢慢去醞釀兩岸政治談判的氣氛,同時維持與民進黨或其相關人士的互動機制,否則國民黨若在2016年總統選舉中落敗,中共的兩岸政策『要如何自圓其說』?」

不過童振源也認為,大陸已變得更自信務實,也願意較寬容地面對兩岸差異,但由於大陸仍無法接受「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因此要推進政治對話有一定難度。

報導也指出,在兩岸關係中,越來越自信的大陸「毫無疑問是發牌者,面對區域局勢權力競爭的變化及內在經濟結構日益與大陸靠攏的趨勢,台灣只能被動接招」,然而台灣民意將會推動對話的阻力,同時「是馬英九最強有力的後盾,也是最好用的擋箭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