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火星表面珍貴特寫展出:藍莓狀顆粒物清晰可見

「藍莓」是機遇號在「小鷹」隕坑發現的,後利用分光計進行分析。科學家此前的理論認為這種圓形物體由簡單的化學反應形成,並沒有生命體參與形成過程。2013年研究發現微生物在「藍莓」形成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藍莓」的出現不僅意味著古代的火星曾出現水,也出現微生物

「勇氣」號在距離古謝夫隕石坑大約80公里的赫斯本德山拍攝的火星落日照,天空呈藍色,景象與地球上的落日非常相似。由於大氣中存在紅色塵埃,火星天空在白天時通常呈粉紅色。落日和黎明照有助於科學家確定火星大氣中的塵埃高度

火星子午線平原「耐力」隕坑和「維多利亞」隕坑之間的沙海,火星車留下的車轍逐漸消失在地平線上。這幅照片由「機遇」號拍攝,當時這輛火星車被陷在「煉獄沙丘」一個多月

一個用於在地球上測試火星探索漫遊者的輪子。登陸後大概800天,「勇氣」號的一個前輪發生故障,停止轉動。在此之後,項目組決定讓「勇氣」號拖著「壞腿」倒著行駛,繼續執行任務。這種行進方式在火星表面挖出一條淺溝,不久後便在淺溝內發現一種白如雪的新物質

上面印有美國國旗圖案的金屬組件由在紐約世貿中心的廢墟中回收的鋁製成。這個組件安裝在「勇氣」號火星車上,充當繩索防護裝置和岩石磨損工具,同時也用於悼念2001年「9-11」恐怖襲擊的遇難者。「機遇」號火星車也裝有相同的組件

康奈爾大學天文學教授史蒂文-斯奎耶斯(右)和美國宇航局行星科學部門主管吉姆-格林,注視著展示火星車車轍的照片

斯奎耶斯和格林正在討論火星車得出的一些發現。考察過程中,「機遇」號和「勇氣」號發現了火星曾出現水和適居環境的證據,這是「機遇」號和「勇氣」號上演的最重要的發現。此外,兩輛火星車也得出了一系列意外發現

1月7日,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勇氣號和機遇號:10年漫遊火星」展現場,斯奎耶斯注視著火星車拍攝的照片。此次展覽旨在紀念「勇氣」號和「機遇」號登陸火星10周年。2004年1月,兩輛火星車登上這顆紅色星球

據國外媒體10日報導,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於9日在華盛頓舉行一場展覽,展出「機遇」號和「勇氣」號火星車在執行考察任務期間拍攝的50多幅照片,展示這顆紅色星球的奇異地貌。其中一幅照片展示了「機遇」號在10年前發現的大量圓形物體,好似鑲嵌在火星岩上的藍莓。

10年前,美國宇航局將「機遇」號和「勇氣」號送上火星,執行原定為期90天的考察任務。現在,「機遇」號仍在服役。考察期間,兩輛火星車拍攝了數十萬幅照片,展示火星的地表景象。「火星藍莓」是「機遇」號在「小鷹」隕坑發現的,後利用搭載的分光計對其成分進行分析。科學家此前提出的理論認為這種圓形物體由簡單的化學反應形成,並沒有生命體參與形成過程。2013年進行的研究發現微生物在「藍莓」形成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就是說,「藍莓」的出現不僅意味著古代的火星曾出現水,同時也意味著出現微生物。

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展覽名為「勇氣號和機遇號:10年漫遊火星」,於9日在華盛頓拉來大幕。除了「火星藍莓」外,此次展覽還展出火星隕坑、山脈、沙丘、塵雲、隕石、岩石和落日的大幅照片。「機遇」號和「勇氣」號項目組成員、博物館的行星地質學家約翰-格蘭特組織了這場展覽。

2004年1月,「機遇」號和「勇氣」號在火星表面著陸,隨後開始考察火山沉積物、平原、隕石和撞擊坑。格蘭特說:「每一幅照片都講述了一個有關發現的故事,同時也展示了火星的美麗一面。這些照片讓公眾透過火星車的『眼睛』了解這顆奇異的星球。」

考察過程中,「機遇」號和「勇氣」號發現了火星曾出現水和適居環境的證據,這是「機遇」號和「勇氣」號上演的最重要的發現。此外,兩輛火星車也得出了一系列意外發現。登陸後大概800天,「勇氣」號的一個前輪發生故障,停止轉動。在此之後,項目組決定讓「勇氣」號拖著「壞腿」倒著行駛,繼續執行任務。這種行進方式在火星表面挖出一條淺溝,不久後便在淺溝內發現一種白如雪的新物質。研究顯示這種物質是一種矽,通常存在於熱泉和熱液噴口附近,也就是說存在於適居環境。「火星探索漫遊者」任務負責人、美國康奈爾大學天文學教授史蒂文-斯奎耶斯表示:「這是一項驚人發現,也是一項非常幸運的發現。如果我們不讓火星車倒著行進,我們便不會發現這種物質。」

考察過程中,兩輛火星車還發現了含有硫酸鹽的凝岩和成層的沉積岩,說明火星表面一度出現水。「機遇」號和「勇氣」號拍攝的一些全景照展示了紅色的火星地貌,其他一些照片則聚焦火星岩石、土壤以及天空的色彩。在「勇氣」號拍攝的落日照中,火星的天空呈藍色。由於大氣中存在紅色塵埃,火星天空在白天時通常呈粉紅色。斯奎耶斯表示地球上的情況恰恰相反,日落時天空變成藍色。

美國宇航局行星科學部門負責人吉姆-格林指出,「機遇」號和「勇氣」號極大地加深了科學家對火星的了解,為最終向這顆紅色星球派遣太空飛行員打下了堅實基礎。目前,「好奇」號正在火星表面進行考察工作。宇航局希望在將太空飛行員送上火星前執行更多機器人考察任務。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新浪環球地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