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BBC分析:官媒抱怨境外記者「特權」提問周永康

政協會議首次記者會上,提出關於周永康的「敏感問題」的是香港記者。

中國《環球時報》3日社評題為《單仁平:提敏感問題為何是境外記者的「特權」》,挑戰中國官方記者會上一個由來已久的內外有別現象,並把這種「不公」提到有損官媒公信力、國家提升軟實力的高度。

公開挑戰由來已久的不成文的慣例,這在宣傳部門密切監控的媒體較罕見。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研究所所長喻國明告訴BBC中文網,這未必傳遞了什麼信息,但確實反映了一種趨勢,即隨著中國社會發展程度提高,「類似的呼聲會更高,更尖銳」。

「不公平」

引發「特權」之說的是3月1日全國政協會議首次記者會上,香港《南華早報》記者提了周永康這個「敏感」問題。文章說,這樣一來,兩會就凸現了國內記者和「境外特別是西方記者」之間的強弱差距,後者顯得客觀,「更像記者」,國內記者「弱勢」暴露無遺。

文章稱這是「中國軟實力的一個困局」,雖然其背後有「強大的國內真實理由」,但這麼做方便了有關部門的工作,「卻傷及了國家主串流媒體的公信力」。而「我們知道在這個時代,這種公信力對國家的長遠利益是多麼重要。」

文章被其他網站轉載;讀者評論中不乏稱讚和支持者,並藉此呼籲中國加快新聞立法,也有人罵作者「吃裡扒外」,替西方吹喇叭。

作為中國共產黨機關報《人民日報》的下屬單位,《環球時報》通常被等同於中國主串流媒體,即官辦媒體,體現官方口徑,傳遞官方聲音;也有意見認為它在政治上忽左忽右,有騎牆派之嫌。該報社評文章出自單仁平(筆名)之手。

用視窗媒體播放器播放

「敏感」

何為敏感話題?對誰敏感?何時「脫敏」?新聞語境下的「敏感問題」可以讓人聯想到這些以及其他更多相關問題;黑白分明地界定「敏感」並不容易,很多情況下也沒有明文規定,但現實操作中它又確實存在。

在中國,敏感新聞話題往往是民間傳言紛紛而官方沒有說法的話題。一旦官方有了定論,這個話題的敏感性通常就會下降,比如薄熙來案在官方正式宣布前早就是民間熱議的「敏感話題」。

喻國明認為,敏感問題確實沒有固定的、正式的定義;大致而言就是不宜在公共場合公開言說、討論的話題,或者公開提出會讓官員為難、難堪的話題。

由於沒有明文規定,「無據可循」,出於各種政治、個人或其他因素的考慮,接受黨的領導的官辦媒體和市場化、按商業模式營運的非主流網媒各有各的「敏感」底線。

人民網借人大、政協全國會議召開之際敦促人民代表直言,卻招來崔永元反唇相譏:我敢說,你敢發嗎?

遊戲規則

在中國,一個問題可以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領導難堪,或令發言人「不好回答」,從而成為敏感話題;也正因如此,「敏感」變得難以捉摸。

喻國明說,這就是為什麼需要有一部具體、明確、清晰的規則,讓媒體業者明白可與不可之間的界線。

中國的主串流媒體和非主串流媒體的區分不同於西方;基本上主流即是官方媒體,包括黨和政府擁有並管理的廣播電視報刊雜誌及其營運的網站,非主流就是非官方的網媒或自媒體

無論主流還是非主串流媒體,都受到嚴密的新聞監控和審查;制定新聞法的呼聲響了多年仍未果。

喻國明表示,既使因為中國國情現狀,有一些禁區、規限,人們也會理解;但過渡階段,至少應該有一種雖不盡完善但能發揮作用的機制,使媒體、政府、公眾有同樣的遊戲規則可遵循。

環球網上一位讀者給單仁平的留言是:期待《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法》儘快出台。

公信力

敏感問題通常屬於新聞性最強、最搶眼球、最走紅、最搶手類話題。在中國官員召開的記者會上,中國記者不提中國公眾最關注的問題,而境外記者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得到這個出風頭的機會,自然顯得職業、高素質。這可能使素質未必差、內心未必不想提這敏感問題的中國記者編輯窩火鬱悶。

但中國官媒的公信力,卻不是在記者會上提了敏感問題就提高,未提就削弱的。

一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網友」評論單仁平文章說:「現在感覺『主流』媒體不是一般的弱勢--少有人信,陷入了自言自語的地步。理念不更新,走下坡路也是難免。」

喻國明認為,官媒的聲音代表中國聲音,這顯然已經過時;中國的主流聲音應該是支持者社會運行的所有群體的聲音通過一種有效機製得出的「最大公約數」。

媒體在現代社會中擔當著為社會和民眾監督政府、企業的角色,媒體的公信力對它的存亡至關重要,而其公信力的基礎要素中包括客觀、公正;受法律保護的媒體獨立、新聞自由,是客觀公正的保障。

媒體是否獨立、多元化程度多高,也因此而關係到中國的國際形象和軟實力。

一位「環球山東省青島市網友」留言說,「這也是中國媒體打國際輿論戰打不過西方媒體的原因,中國媒體的表現方式太官方化,受官方控制太嚴重,不敢公開批評某個最高領導,而西方媒體就敢……因此中國媒體公信力太差,而公信力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