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發現殘骸又能怎樣?揭開失聯航班謎團仍需耐心

[摘要]即使發現失聯飛機的殘骸也不意味著迷霧立即揭開。當年法航447失蹤後,核潛艇、聲納設備都沒發揮多大作用,最後憑藉數學計算和海底技術才扭轉乾坤。

澳大利亞當局宣布,通過衛星拍攝的照片,當局已在該國珀斯市(Perth)西南方向1550英里(約合2500千米)處發現了疑似馬航失聯客機MH370殘骸的物體。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共兩架商用反潛飛機今天將飛赴該海域,尋找衛星照片中的疑似殘骸。

澳大利亞海事局(AMSA)發言人John Young表示:「這很可能是我們手頭現有的最好線索。」但是,想要確認這一疑似殘骸物的來源則很可能還需等待很長時間。儘管一艘商船已經到達這片海域來協助進行搜索工作,但由於海面能見度差等緣故,包括搜救飛機在內仍未找到疑似客機物件,而最靠近該海域的澳大利亞海軍船艦還需航行數日才能抵達。

如果這一疑似殘骸的物體最終被確認為來自MH370客機,那麼這架飛機神秘失聯的一個重要謎團就將被解開:飛機到底去哪兒了?但是,其他很多令人困惑的問題仍無法得到解答:究竟是誰改變了航班的飛行方向?他們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動機是什麼?這些問題或許將在未來的多年時間裡都縈繞在人們心頭而得不到答案,甚至有可能永遠都被籠罩在迷霧之中。

對失聯事件的調查人員來說,他們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能找到所謂的「黑盒子」。說是「黑盒子」,實際上是由兩個橙色的防震、防高溫設備組成的,其中一個是飛行數據記錄儀(FDR),該儀器能以數字方式對有關飛機及其與周圍環境之間關係的信息進行編碼,包括空速、攻角(也稱「迎角」,指固定翼飛機的機翼前進方向與翼弦之間的夾角)和飛行員輸入信息等。

另一個設備則是座艙話音記錄儀(CVR),它實際上就是一個無線電通話記錄器,能提供座艙內各種通話的語音記錄。將這兩個設備提供的信息合在一起,就能讓調查人員拼湊出飛機失事的真相。

此前針對法航447號班機的搜救行動為今天的調查人員提供了一個很有用的「模板」,有助於他們撥開重重迷霧,查明一架正在海面上空航行的飛機為何會突然消失。2009年,法航447號班機在大西洋近赤道海域上空失蹤,隨後搜救飛機只花了一天時間就找到了第一批漂浮在海面上的飛機殘骸。然而,隨後調查人員卻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才找到了這架空客A330飛機的黑盒子,之後又過了一年時間才給出了完整的評估報告。

判定殘骸位置的第一個步驟是,讓數學家們來幫忙。基於所有可用數據——飛機失聯前的最後位置、飛行路線、高度、盛行風、洋流、海洋深度等——數學家們可利用每一個變量推演出每一種可能性,並製作一張飛機殘骸在海面上的可能位置分布圖。隨後,搜救人員可對其水下資產進行部署,沿著殘骸最有可能所處位置的網格線來展開反覆的搜尋工作。

然而,這種方法存在一個與生俱來的問題,那就是這些可能性本身也只不過是猜測而已。甚至於,搜救人員都無法確定他們自己面臨的不確定性到底有多大。就法航447班機而言,最開始的基本假設到最後被證明是錯誤的,導致前兩個搜索回合中針對數千平方英裏海面展開的搜尋工作徒勞無功。

法航447號班機搜救工作中的失誤在當時令人感到沮喪,但在今天看來則將有助於提高搜救人員的工作效率。舉例來說,法航447的搜救程序伊始,當局部署了大量的水下資產,其中包括法國核潛艇émeraude、深潛載人研究潛水器Nautile和船曳式相控陣聲納設備等。但是,最終的結果是,所有這些水下資產在對深海海床進行搜索時都存在不足。

比如說,核潛艇是用來追蹤船艦的,而並非用來搜索海底的;Nautile具備對給定地點進行詳細探索的能力,但對探查廣泛區域則力不從心;相控陣聲納設備能覆蓋廣大的區域,但當這種設備在固定深度運作時,海底山脈地區會令其用處受到限制。

在 AF447的搜尋工作中,到最後扭轉乾坤的是更好的數學計算和更好的海底技術。數學家們使用另一種數學方法來對飛機可能的墜落位置進行了重新計算,並據此重新繪製了更接近於飛機失蹤位置的搜索網格圖。另外,當時還首次出現了新型的自動海底搜索工具,也就是潛水機器人。這種名為「Remus6000」的潛水機器人能精確地沿著搜索網格線自動導航行駛,並上浮或下沉以適應海底地形。

2011年4月3日,也就是啟動改良後的搜尋程序的不到一個星期以後,在搜索工作中部署的三台潛水機器人中的一台就帶來了好消息。在返回母艦時,這台機器人帶回了許多照片,這些照片所拍到的是分布在一個深海平原上的殘骸散布區域。至此,調查人員終於找到了AF447。一個月後,另一種無人潛水器勇闖海底世界,帶回了這架飛機的黑盒子,最終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時至今日,馬航失聯飛機的調查人員將得益於法航AF447的搜尋經驗;但與此同時,他們也面臨著當初的調查人員們所沒有遭遇過的挑戰。舉例來說,與當年相比,他們將要搜索的海域從環境上來說更加惡劣,深度也超過了當年,甚至還更加偏遠。此外,對於馬航MH370的最後已知位置,調查人員手頭所擁有的信息也要粗略得多。另外,殘骸(如果真的是殘骸的話)已經漂浮了幾個星期之久,而不是幾天。

如果調查人員能迅速把搜索區域縮窄至合理的大小,那麼他們所面臨的任務規模就將變小很多。飛行數據記錄儀中包含一個聲學聲波發射器,能在不超過2萬英尺(約合6096米)的深海里至少運作30天。如果能探測到這個聲波發射器所發出的脈衝信號,那麼搜救人員及能馬上放大失蹤數據,這意味著飛機殘骸或許只需幾天時間就能從海底撈出,而不是需要耗時幾年。

但是,黑盒子重返人間並不意味著以上所述那些令人困惑的問題也將馬上揭曉謎底。正如刑事調查一樣,空難調查人員的主要責任也是確保調查程序的完整性,而並非滿足公眾的好奇心。換而言之,調查人員傾向於秘密操作。以法航447班機為例,在調查人員開始對黑盒子進行分析時,僅有點點滴滴的傳言泄露了出來。直到2012年7月5日,他們才發布了完整的最終報告,讓這樁空難事故的全部真相都浮現在世人面前。

而就馬航失聯飛機而言,事實真相可能更加離奇,也很可能更加扣人心弦。當然,就目前而言,人們甚至還無法確認澳大利亞當局找到的殘骸是否來自於MH370,澳大利亞新加坡兩國已再次派出飛機搜索相關海域。但無論是與不是,前方的路仍舊都很漫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騰訊科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