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微妙 挺習黨媒提問:王岐山敢不敢查曾中紀委書記妻侄女

——曾慶紅妻侄女曝光 踢爆裙帶關係黑洞

不論是王曉玲被舉報,還是簡歷造假的新聞,都是在被海內外多家媒體報導後而迅速刪除。據多維新聞了解,之所以王曉玲「身上」的事情如此之多,有關她的報導如此頻頻受阻,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她是中共卸任常委曾慶紅妻子王鳳清的侄女。在王曉玲事件中,她的關鍵身份是廣州市中紀委書記,這時就引出一個在近日中國政治中頗為火熱的話題,王岐山和中紀委是否敢向自己「開刀」。

北京時間4月22日,據大陸媒體報導,《廣州日報》原社長戴玉慶因涉嫌受賄於3月28日接受法院審判時當庭翻供,對多項指控予以否認,並稱自己是迫於外力作出有罪供述,同時揭發廣州市紀委書記王曉玲對他打擊報復,指王曉玲擔任宣傳部長時借用強權獲取大量非法收入,試圖干預《廣州日報》經營業務,例如介紹親屬插手當時擬建工程報業大廈項目。而在4個月之前,戴的妻子楊蘭凌曾實名舉報廣州市紀委書記王曉玲違法違紀等嚴重問題,涵蓋基建工程、經營管理等多個領域。根據最新消息,廣州市紀委常委、新聞發言人梅河清在月度新聞發布會上,兩次就《廣州日報》原社長戴玉慶被控受賄案是否存在違規辦案問題回復記者。這位發言人表示,廣州市紀委依紀依法辦案、「文明安全」辦案,把每一個案件都辦成經得起歷史、實踐和法紀檢驗的鐵案,「有關涉案人員在庭上翻供,在辦案實踐中時有發生,事實勝於雄辯。我相信,有關人員的違紀違法行為,會得到依紀依法查處。」

坊間傳聞,王曉玲的另一個身份是已經卸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慶紅妻子王鳳清的侄女。而多維新聞也從多個可靠消息源再次對此事進行了確認。據官方公開的兩人的簡歷顯示,王鳳清和王曉玲均是山東牟平人。有知情人士表示,戴玉慶所揭發的王曉玲所涉問題具有一定可信度,而王曉玲藉助自己的身份謀利,在廣州官場幾乎就是公開的秘密,她所涉的問題應該還有更多,本人頗受爭議。這一事件如被官方最終證實,將再一次表明中國官場裙帶關係泛濫的嚴重情況。

廣州日報原社長當庭翻供矛頭直指王曉玲

今年3月28日,廣州日報社原社長、廣州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戴玉慶涉嫌受賄一案,在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起訴書指控,戴玉慶在2006年至2012年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賄賂共計250.1萬元。在庭審中,戴玉慶「翻供」,否認了主要的受賄指控。而此前他在接受廣州市紀委組織調查期間,以及在廣州市檢察院進行提審詢問時,對於起訴書的指控都作了確認的供述。在庭上,他強調,自己在接受紀委調查期間,迫於強大壓力而違心承認自己受賄。

同時,戴玉慶在法庭上當庭檢舉廣州市紀委書記王曉玲存在違法違紀行為,指其在擔任宣傳部長時,試圖干預《廣州日報》經營業務,例如介紹親屬插手當時擬建工程報業大廈項目。戴玉慶認為,自己曾多次抵制上級干預業務正常開展,故而招致後來的打擊報復。而在此前,戴玉慶的妻子楊蘭凌已於2013年底對王曉玲進行實名舉報,舉報涵蓋基建工程、經營管理等多個領域,其中一個事例涉及資本運作。報導說,在《廣州日報》重組的過程中,王曉玲有親戚從中獲利7,000餘萬人民幣。

據查,這並非王曉玲首次身陷傳聞,據此前多維新聞報導,其在2011年當選廣州市紀委書記時涉嫌履歷造假。當時廣州政府官網所公布的履歷顯示,其15歲已經擔任軍醫學校教員,33歲任職工商局黨委書記。遭投訴後,政府迅速修改了履歷,還將論壇、微博上的截圖迅速刪光。根據網民上傳的截圖,1955年出生的王曉玲是山東牟平人,1970年(15歲)參加工作,在廣州軍區軍醫學校擔任教員;1988年,王曉玲出任廣州市工商局黨委書記,當時年僅33歲。「未成年就能當教員?」網民質疑,王曉玲簡歷造假。

但不論是王曉玲被舉報,還是簡歷造假的新聞,都是在被海內外多家媒體報導後而迅速刪除。據多維新聞了解,之所以王曉玲「身上」的事情如此之多,有關她的報導如此頻頻受阻,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她是中共卸任常委曾慶紅妻子王鳳清的侄女。

據悉王曉玲對於這層關係毫不避諱,甚至在辦公室中懸掛和曾的合影。

王曉玲背後的燈下黑與裙帶關係

對於王曉玲一事,相關人士給予了兩個方面的解讀,一是也要看中紀委在此事上是否有嚴查到底的決心,給公眾一個交代;二是表明中國官場裙帶關係泛濫的嚴重情況。

在王曉玲事件中,她的關鍵身份是廣州市中紀委書記,這時就引出一個在近日中國政治中頗為火熱的話題,王岐山和中紀委是否敢向自己「開刀」。在此前的4月12日,中國官方發布消息,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申維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引人矚目的是,申維辰是130名中紀委委員之一。有觀點認為,隨著中共反腐運動的深化,中國反腐敗監督機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將視線投向自身成員。而有接近王岐山的相關人士向多維新聞透露,以王岐山的性格,他一定會加強對於紀委自身的監督,並不避諱內部揭醜。

此前習近平也曾在中紀委三次全會上指出:「各級紀委要解決好『燈下黑』的問題,自覺遵守黨紀國法,你們是查人家的,誰查你們,這個問題要探索解決。」身為中紀委委員,申維辰被調查格外引人關注。2014年3月17日,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進行了機構改革,新設的3個內設機構包括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室,該監督室專門負責對中紀委監察部機關、各省份、中央和國家機關紀檢監察幹部的執紀監督,由中紀委副書記趙洪祝直接分管。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室設立不到1個月,中紀委內部官員申維辰落馬。一直以來,對紀委官員的監管存在著「上級很難管,同級不好管,下級不敢管」的現象。而隨著反腐的深入,「誰來監管監管者」,也就成了懸在民眾中間的一個巨大問號。畢竟,紀律的監管者,其自身不應游離於監督之外。「紀委的人」被查表明,即便是「中紀委委員」也不是腐敗官員的「護身符」。

除了「燈下黑」,王曉玲一事反映出的中國官場另一個「老大難」問題就是官場裙帶關係的錯綜複雜。社會人情化的特點也投射到了官場之上,親戚、好友、舊部組成的巨大關係網,往往造就了「權力家族化」、「權力集團化」的特點。例如王曉玲,如果不是曾慶紅的遠親,僅憑個人能力,她是否能夠15歲就參加工作,是否又能夠在年僅33歲的時候,從學校的教員轉身進入官場,一路青雲?更何況如果真如戴玉慶所說,那表明王曉玲更是有恃無恐,身在官場,卻一心為錢。僅僅是一個卸任高官的遠親就已經如此,那些關係更加緊密的「親友」們怎樣,自然也可想而知了。當然,也不排除這些高官並不清楚這些「遠親們」背著他們幹了諸多違法違紀的事情,而外界迫於當事人的身份炫耀,不知水有多深,不敢輕易得罪這些「遠親們」。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周永康案能夠發展為集團,因為周一人得道,他的家族也就跟著「升天」:二弟周元興拿到了一般百姓極難拿到的五糧液代理;三弟周元青一家通過中石油大發橫財,壟斷了江陰奧迪車市場,建起了在江陰地區最大的汽車4S店;親家詹敏利更是涉足商場;兒子周濱四處撒網,以權謀利。甚至周的一班舊部如李春城等人,也在過去十年升官鑽營,抱團發財。官場裙帶如此泛濫,如何監督,如何透明,能否借著周永康這樣一個大案以及很多個王曉玲這樣的「小事」,將這個困擾中國官場千百年的問題予以有效化解,對王岐山和他的中紀委,是另一個重大的挑戰。  (王雅撰稿)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多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