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郎咸平:龍井茶之殤

作者:

中國名茶眾多,龍井貴為名茶之首引得無數人一擲千金,每年春季人人爭購,價格見漲不見跌,實在風光無限。可有不少茶人嘆息好龍井越來越難找。

一方面是好茶葉的減少。葛頌德介紹說,2000年前,他所在的龍塢,茶園法定畝數是8000畝,為「正宗西湖龍井茶(即老茶樹)」,占整個原產地老茶樹總量的70%。

但是,「早產是個寶,遲產是棵草」,近年來為追求早上市以賣個好價錢,葛頌德親眼看到龍塢的一些地方「相繼挖掉了老茶樹800多畝,種上了龍井43」。由於「開發出了效益,有點地方還相繼種上了烏牛早、108、117等品種,共有將近1330畝。」而在西湖龍井產區的其他地方,「換種」的行動已經屢見不鮮。

但是據《陸羽茶經》記載,早在唐代時,西湖一帶就開始種植龍井群體種。這樣算來,老龍井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自然選擇才是硬道理。

「『土茶』(老龍井)喝起來的感覺就是香醇,跟龍井43不是一個檔次上的!」家住杭州市上城區的老杭州人施先生如是說。的確,擺在記者面前的兩杯西湖龍井茶,輕輕一聞,就能辨別出哪個是「土茶」,哪個是龍井43。「真正懂得品茶,就曉得『土茶』的價值,它的香氣、味道,那是沒得比。」記者走訪時還發現,一些茶農家裡還留著一些老茶樹,但是就為了產茶留給自家喝了。

龍井43號之類的新品種不是因為品質更佳,而是因為發芽早、產量較大,能帶來更高的收益而成了茶農新寵,代替了在這片土地上生長了上千年、為龍井贏得「名茶之首」名譽的「土著」老龍井。若這樣下去,龍井的風光到底還能持續多久,我們的後代還能不能喝到好龍井確實值得人擔憂。

另一個原因是炒茶師傅的日益稀少。

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會長商建農提供的材料中顯示,獲得高級證書的茶農基本年齡在40—60歲,40歲以下的基本拿到的是高級以下證書,在參與培訓的炒茶工中,也幾乎沒有20歲左右的年輕人。2008年,首次認證有97名青工拿到了炒茶工的證書,到2009年,拿到證書的青工是68人,今年預期是40人。不難發現參與認證者呈逐年下降的趨勢。這也就意味著多年炒茶技術的老師傅們,後繼者寥寥無幾,新生力量並未真正注入到這一傳統行業中。

曾經被媒體爆出,西湖龍井茶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樊生華要招學徒。這個新聞,讓人們眼前一亮,技術活終於有了接班人。然而三年過後,再問樊生華,他搖搖頭:「招不到學徒啊,到現在為止只有2個人肯跟著我學。」

樊生華直言,他所在的村子,除了他能堅持用純手工炒制外,其他家家戶戶都已用上了機器。他就像一個「老古董」,孤獨地堅持著。

在國家一級評茶師沈紅看來,手炒茶更具有一種獨特的個性:「手炒比之機炒,香味更濃郁、持久,口感也更甘醇。茶葉是活的,高級的師傅能根據不同的茶葉使用不同的手法和火候,這用心考慮的技術,統一的機器模式是無法做到的。更重要的是手工炒茶是保護和繼承了西湖高檔龍井茶的傳統工藝。」

這當然也不能完全怪罪於茶農,畢竟有誰不想賺多些錢呢?手工炒制和機器炒制的茶葉售賣價格相差不大,而機器炒制又更省時省事。同時還有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因為事實上面向基層的農業技術人員,如炒茶師等,在畢業後是非常搶手,就業情況也很好(2009年教育部數據:大學生就業率68%;聽者無不覺得不可思議,「被就業」一詞出現)。但家長依然選擇讓孩子去讀那些擠破頭就業的熱門行業,也不願意把孩子送進來學茶。「讀完書還要回去做農活,很多傳統家長接受不了。」再者,炒茶實在不是一門輕鬆的活計。「三年青鍋,五年輝鍋」,需要時間積累。在一個崇尚「快錢」的年代,這樣的職業顯然不是一個好選擇。

中國相當部分茶企其實角色僅相當於中間商,卻同時也奪去了生產者的名號。這毫無疑問利於茶企多賺取利益,卻不僅置重要茶生產者於不公平地位,剝奪了他們應得的收益,也拉遠了消費者與自然(自然珍藏者,茶農、制茶師傅)的距離,使真正好茶難以冒出頭來。我們建議,也更希望有優秀的茶企能腳踏實地地進行中間商的工作,為優秀的茶農、茶師傅服務,幫他們進行品牌管理和產品營銷並且利益共享,免去其後顧之憂,得以一心一意做茶。

這對茶企來說一定沒有通常手段所能占得的暴利,但是在優秀中間商茶企甘居幕後的同時,制茶人得到了應有的地位,消費者與自然的距離大大拉近,這對好茶的走出深山和賣得好價絕對有利無弊,茶企能獲得的收益也不見得一定少於先前。更重要的是,這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人們重新重視種茶、制茶這個產業,不再因為收益太低難以為繼而去選用新型高產品種,造成老茶種的日益缺稀,也不再因為前景渺茫、地位低下而無人願意從事此行業,造成好茶老在山中來不及採制,而市面上好茶稀少、「有錢買不到」。

我們可以沒有把茶葉包裝得豪華繁複、擺進裝飾得美輪美奐專賣店的茶企,卻不能沒有這些看天顧茶、待茶如待人的自然傳遞者們。是時候該給他們應有的經濟利益和地位了吧?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亮軒

來源:郎咸平案例作品中國企業沒戲嗎I第一章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