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中共國富二代小留學生 擠壓美國華裔學生

美國大學尤其名校長期以來被質疑在錄取時無視亞裔學生的高分和優秀的專業表現,硬性給他們招生配額。最近五、六年,這些學校由於公、私捐款減少,財務拮据,因而十分歡迎那些不需要美國大學助學金和獎學金的外國學生,錄取財力雄厚的中國學生更是連年增加;截至今年4月,中國籍留美學生人數達29萬133人,連續四年遠超其他各國。在大學維持族裔比例的前提下,美籍華裔學生越來越感受到中國「富二代」帶來的衝擊,他們稱之為「雙重障礙」。

在被指為中國「富二代」聚集地的哥倫比亞大學,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秋季入學的留學生中,來自中國的學生共2849名,不僅名列各國留學生之首,還遠高於第二位的608名印度留學生。本屆哥大中國留學生所占比率達34.5%,遠高於全美中國留學生比例的28.7%。而在2007年,哥大的中國留學生僅929人,短短七年翻了三倍。

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名校杜克大學,據該校跨文化項目主任金立真(Li-Chen Chin)博士提供的數據,該校2013年入學的2897名四年制本科學生中,亞裔占27%,為782人,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多達159人,超過亞裔學生中的二成。

中國留學生數量猛增,與美國名校的錄取率下降趨勢形成鮮明對比,很難不讓人懷疑中國學生「占用」大學原本「分配」給美國亞裔的名額。

儘管亞裔是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少數族裔,但大學錄取美國亞裔的人數卻自2009年以後不增反降。而同期錄取中國籍學生的比率卻一直遞增。

在錄取率低、競爭激烈的哈佛大學,在校亞裔學生的比例雖然從1994年的2696人增加到2013年的3561人,增加了32%。但根據「美國保守派」(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雜誌數據,實際上註冊的全日制學生比例卻從1993年的20.6%下降到現在的16.5%。與此同時,中國籍學生卻增長三倍之多,從196人增至686人。但哈佛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菲茲西蒙斯(William Fitzsimmons)否認招收中國學生的增加是因為「嫌貧愛富」,把亞裔名額給了中國學生,而歸於申請哈佛的中國優秀學生人數的大增。

哥倫比亞大學發言人霍斯比(Robert Hornsby)也表示,「我們不打算對這樣的無理指責和假定作任何回應,也無意爭辯」,「我們有自己的一套招生程序,而且是公平公正的」。他說,哥大的招生過程並不會對任何特定國家學生一概而論,哥大及在錄取過程中會仔細考量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根據學生的申請材料中的種種方面做出判斷。

儘管受訪的各大學招生辦公室均不承認亞裔學生提出的「嫌貧愛富」的指控,但就讀耶魯大學環境學院的華裔龔同學說,耶魯大學招收中國「官二代」或「富二代」的情況在學費較貴的商學院最為普遍。「在商學院裡就明顯感覺周圍同學個個出身顯赫」。

她猜測學校招生時會考慮哪種學生對學校未來更有利,而這些家中財力雄厚、人際資源廣的「二代」們未來有長遠發展的可能性更大。學生去商學院面試時會被問父母的職業,大部分錄取的學生父母不是大企業的高管,就是地方政府的官員。

許多大學或許並未像一些亞裔抱怨的把亞裔名額給了來自亞裔國家尤其中國的富人子弟,但美國亞裔作為少數族裔,申請大學時面對來自中國的學生的競爭,卻是不爭的事實。

升學顧問尼柯克(Andrea van Niekerk)說,「中國籍學生與美國亞裔學生申請者的區別是,前者可以自付學費,而後者需要獎助學金。我覺得這就是為什麽許多需要財務補助的少數族裔子弟,申請空間被來自中國的學生擠壓的原因」。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