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樓市未來:90後繼承至少兩套房 需求逆轉

從人口金字塔看房地產需求

中國65歲以上人口所占比重

2000年與2010年平均預期壽命

前幾周,筆者從供給角度分析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中國到底有多少房子?》一文中計算出,截至2013年底,中國城鎮住宅存量面積約175.2億平方米~240.24億平方米,再加上農村233.67億平方米,合計起來上限值高達474億平方米。

在《買房真的不需要再搶了!》這篇文章中計算得出,截至2013年12月,除了住宅類商品房待售面積3.24億平方米,還有在建住宅類商品房46.35億平方米。粗略計算,這部分庫存需要5年時間消化,當然各城市差異較大,具體城市需要具體分析。

那麼,本周第一財經日報《財商》從需求角度來討論下:需求端最重要的是人口因素,雖然這是個中長期因素。

兩套房的背後

不遠的將來,爺爺奶奶留一套房,外公外婆留一套房,確實是90後以及年齡更小的群體所面臨的情況。

在這兩套房背後,是加速的老齡化。人口老齡化,國際上有個通用的指標,即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一國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

如果按第二個標準衡量,中國在2000年左右就進入老齡化社會了,2000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為6.96%,2001年該數據為7.1%。(圖1)

而2011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占比為13.26%,總數為1.79億,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為8.87%,絕對數接近1.2億。到了2013年底,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已達9.7%。

從增幅來看,2000年起每年以0.2個百分點~0.4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這意味著中國的老齡化進程正在加速。老齡化加速的一個結果就是,社會經濟發展活力下降,因為幹活的人少了。

瑞銀證券曾在《亞洲結構性主題——老齡化的亞洲》報告中預計,2010年後中國老年人口加速上升,老齡化加速將持續到2030年左右,2010~2030年間60歲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長速度達到3.66%,2030~2050年年均增長速度下降到1.26%。到205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31.1%,大大高於屆時世界21.9%的平均水平。

為什麼會出現人口老齡化?

現象是老年人多了,但背後的原因是生育率水平和預期壽命的變化,其中前者又比後者影響大得多,至於中國老齡化,兩個因素兼有之。

從兩次人口普查中的預期壽命數據看,2010年該數據為74.83歲,而2000年為71.4歲,10年之中增長了3.4歲。而預期壽命的提高會使人口金字塔的頂部相對加重,即頂部老齡化。

而從人口出生率看,從第三次嬰兒潮之後,1987年起我國人口出生率開始從2.33%逐漸下降,2009年起人口出生率更是開始低於1.2%,雖然2011年起微弱反彈,但整體趨勢難改。而低生育水平則使人口金字塔的底部相對縮減,即底部老齡化。

就全球而言,老齡化導致的人口負成長已經成為一個魔咒,諸如日本、德國這些已開發國家也都無法擺脫人口負成長的命運。不過,相比於其他國家,中國老齡化過程具有速度更快、間隔更短、發展水平更低的特點。

有數據顯示,西方主要已開發國家完成人口老化(65歲以上人口占比從7%提高至14%)的時間跨度通常在40~100年,日本為25年。

而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此外,根據聯合國的保守預測,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最早將在2025年達到甚至超過14%。即中國和日本一樣,25年間也將完成人口老化,而從2014年算起,只剩11年了。

總而言之,在低的生育率水平和走高的平均預期壽命推動下,中國的人口金字塔將出現頂部、底部老齡化。通俗而言,就是幹活的人少了,有購買力的人少了,消費習慣保守的老年人多了,房地產需求會怎麼樣呢?相信結論是不言自明的。

當然,鑑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對房地產的需求絕對量肯定是很高的,但在人口金字塔頂底部老齡化的態勢下,對房地產的需求增速無疑是放緩甚至逆轉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