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西方媒體斥北京背離鄧小平 給中國更大不穩

人大封殺真普選,美國《華爾街日報》(WSJ)和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均以頭版報導人大的決定,而WSJ評論員指中共新領導背離鄧小平的政治實用主義態度,將令香港和中共陷入長期對峙局面。布魯金斯研究所的卜睿哲(Richard Bush)則在《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撰文分析為何中國會在港招惹麻煩,指原因包括怕香港會成反共基地及刺激大陸人對民主的渴求。

WSJ除了頭版報導外,尚有多篇評論文章,其中駐北京作者Andrew Browne指鄧小平灼見,深明香港是由逃避大陸大饑荒和中共政治暴力的難民所建成,對中共的不信任根深柢固,故提出「一國兩制」,但從人大的政改決定可見中央領導已背離這種政治實用主義,將令中共和很多香港市民陷於長期對峙的局面。

作者認為,人大的決定會加劇政治緊張形勢,令社會進一步兩極化。中港矛盾大陸人的不良習慣只是小問題,「北京對香港政治干涉才是引發更嚴重憂慮的根源」。

另外一篇評論則以「香港希望幻滅」為題,直指北京違反民主承諾,形容2017年香港特首選舉方案為假選舉(a sham election),而人大常委會則為「橡皮圖章」。評論指出,威脅香港資本主義的不是民主,而是來自大陸的用人唯親、裙帶主義和對法治的消磨蠶食。

文章指,「北京竟愚蠢地以為,將香港變成寡頭政治的天堂,就會令她變得容易管治」。又認為民主香港對北京利多弊少,因為實際的港人不會選出北京抗拒的特首,如今卻會因不滿和恐懼,令這城市失色;習近平需要為這結果負責。

學者:為中國帶來更大不穩

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主任卜睿哲在CNN撰文指,人大的決定令港人對中央2012年給予的普選承諾希望幻滅,為中國帶來更大不穩。他認為合理的妥協是要有民主化的提名程序,促成有競爭的選舉,才有機會獲立法會通過。

至於北京為何自招麻煩?作者歸納出五點:中國怕泛民執政,利用香港成為反共基地;北京相信(雖然毫無根據)英美在背後操控泛民;中國政府和香港富商憂慮民主選舉會令福利開支大增;若屈服於群眾,激進派會繼續激烈手段,以及憂慮香港有真普選,會刺激中國有同樣要求。

德語網媒《20 Minuten》亦以「北京不容許香港自由選擇」為題,引述人大要求特首愛國愛港,忠於共產黨。

報導又提到,澳門市民亦要求自由選舉,但是機會渺茫。澳門特首由親北京的400人選舉委員會選出,周日唯一的候選人崔世安獲得380票當選,連任五年。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