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被榮毅仁從中信趕走 江澤民下命令隱去的恥辱

——中信榮毅仁趕走中信首屆董事江澤民

作者:
查閱江澤民簡歷,所有官方的公開檔案都是:1962年後任一機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一機部武漢熱工機械研究所所長、代理黨委書記,一機部外事局副局長、局長。1980年後,任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黨組成員。從1962年至1980年期間,江澤民的人生經歷好象成了空白。中國政府不會隱匿這段歷史,也就是說,是江澤民下命令隱去這一段歷史的。

2008年席捲世界的金融海嘯,導致中國大陸控股的中信集團損失慘重,而子繼父業的榮智健,則由於經營管理不善,引咎辭職,在這之前,榮智健一再表示不辭職,但在來自北京方面的壓力下,終於明白無可奈何花落去,黯然下台。李揚對此進行說明,要從其父榮毅仁說起,不然,讀者們不會明白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

中信創始人是榮智健之父榮毅仁,其家族是解放前的大資本家,解放後一直以「紅色資本家」的面容展示於世人。1979年初,鄧小平點名,要榮毅仁出山,1979年10月4日,直屬國務院的國營企業——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簡稱中信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宣告成立,榮毅仁任第一屆董事長。如果只是如此,那麼事情就不複雜了。李揚告訴讀者一個內幕,江澤民是首屆董事會成員,也就是說,江澤民是中信集團的首屆董事之一。

為什麼查閱大陸的官方資料,找不到這方面的內容呢,就是通過電子搜索也沒有發現江澤民是中信集團首屆董事;而且李揚請大家查閱江澤民簡歷,所有官方的公開檔案都是:1962年後任一機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一機部武漢熱工機械研究所所長、代理黨委書記,一機部外事局副局長、局長。1980年後,任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黨組成員。從1962年至1980年期間,江澤民的人生經歷好象成了空白。中國政府不會隱匿這段歷史,也就是說,是江澤民下命令隱去這一段歷史的。

為什麼?因為江澤民認為,這是他人生經歷中的一段恥辱。江澤民進入中信集團做董事後,董事長榮毅仁非常不滿意江澤民的經濟管理能力,所以想辦法把江澤民擠出了中信集團,手段比較明顯,而且對江澤民的評價也不高。這讓江澤民深以為恥,因為江澤民認為,如果不是榮毅仁排擠他出中信,那麼他必將是一個在中國大陸呼風喚雨的大資本家。面對這次人生挫折,江澤民終於老老實實地重新在政壇打拼,不再在經濟領域做他想。

江澤民在1989年成為總書記,1993年,榮毅仁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並把中信集團的權位轉給了王震之子王軍。而江澤民和榮毅仁從此齟齬不斷,榮毅仁只是個大資本家,雖然經歷了無數政治風浪,但其本質還是個經濟領域的天才,李揚不知鄧小平為什麼非要他當國家副主席,可能就是要讓江澤民難堪吧;榮毅仁1985年7月1日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卻又三次提出退黨,第一次是1989年六四事件,第二次是因為和江澤民衝突不斷,第三次是2000年6月,退休的榮毅仁代表民主黨派,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開放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建議,江澤民直呼讓其一邊涼快去,導致榮毅仁從此不再參加黨的活動,直到2002年12月江澤民退出國家元首一職。

榮毅仁只是個紅色大資本家,其政治手段和水平,哪裡是江澤民的對手,被江澤民氣得要退黨,而江澤民則譏諷榮毅仁「經受不住政治考驗」,算是報了當年之仇。

李揚認為,從榮毅仁把中信做大做強來看,他的許多孤注一擲的冒險行為,都是有其自然合理的市場經濟規律在裡面,榮毅仁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就是換做鄧小平、朱容基,也未必就能把中信做這麼大。

李揚把讀者們拉回到現在,雖然江澤民逼得榮毅仁要求退黨,把他整得夠嗆,但江澤民好象並沒有解恨。2005年10月26日20點31分,榮毅仁去世,11月3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江澤民只派人送了花圈,卻拒不露面。參加追悼會的政治元老有一些,但不參加追悼會的政治元老也有一些,外界紛紛猜測這裡面的原因,李揚告訴讀者們,這其實很簡單,紅色大資本家榮毅仁成為國家副主席後,與一些政客結好,與另一些政客結怨,其個人恩怨全表現在了追悼會上。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