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大陸663個「形象工程」 「政績工程」被叫停

圖片:申維辰。(網絡資料)

中共官方媒體報導,中央政府公布了各地「政績工程」治理清單,並叫停了663個「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其中很多項目與落馬貪官有關。

中共官方新華網10月14日報導,從山西的申維辰到廣東的萬慶良,很多落馬官員都與「政績工程」密不可分,處置這些「政績工程」繼續消耗大量公共財政,同時,各地方政府還在為其不良社會影響付出後續代價。那些地方政府為了財政收入、腐敗官員為從中索取賄賂的大型房地產或基礎設施項目,以及擺花架子的「政績工程」既令群眾深惡痛絕,也造成巨大浪費。

報導說,在被曝光處理或其決策官員落馬後,這些現象工程繼續成為納稅人需要填補的「錢窟窿」,遺留了諸多難以化解的社會矛盾。處理這些大型「形象工程」或「政績工程」,導致「先用幾個億建,再花幾個億拆」的問題。而這些耗資多億大型政績工程,是通過借債而建的,埋下長期還債的苦果。因此,目前以及未來很長的時間,政府都需要繼續為巨額負債還錢。

報導舉例說,在雲南,今年6月,河口斥資2.7億元建設的「文化長廊」在建成3年後,又花費3億元拆除。在廣西,柳州斥資7000萬元建設的柳宗元雕像建成後將高達68米,可以360度旋轉。這座被稱為「國內最高的人物銅像」的項目尚未建成,9月起就已被拆掉。在湖北,位於鄂西山區的房縣耗資8000萬元建新行政中心建築群,「形似世博會中國館」的豪華辦公樓群超批覆投資3000多萬元、超面積近1800平方米。

國際反腐組織「透明國際」的亞太事務負責人廖然先生就此表示,中國中央政府決定叫停各地的形象工程是應該的,因為中國落馬的腐敗官員90%以上都與這些工程有關:

「中國政府從上世紀90年代起搞中央和地方的分稅制。從那時起中央政府開始擁有巨額收入,但地方政府就不得不靠出賣土地、搞大型房地產、廠房和基礎設施建設來獲得收入。這就給地方政府官員提供了大肆腐敗的機會。而迄今為止倒台的官員90%以上都與房地產等大型建設項目有關。現在中國政府開始抓著一攤是應該的。」

新華網的報導還說,要整改這些工程也成為一項艱難的、繼續消耗公共財政的事。如在安徽,國家級貧困縣靈璧縣,長達8公里的景觀大道兩側共有3排路燈,採用唐代宮燈樣式路燈每隔30米一盞,合計近千盞,一年就要花費300萬元電費。整改這些豪華路燈也需要大費周章,花費同樣不菲。另外,強建強拆也造成了難以化解的社會矛盾。在山西,原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申維辰主政期間,由於占用本為公用的公園綠地建設豪宅,加之強拆、補償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申維辰主持的工程引發群眾強烈不滿。目前,龍潭片區改造工程仍在半拉子「爛尾」中,當地至今仍有市民不停投訴上訪。許多「空城」、「豪樓」問題,叫停阻力巨大:一是因為,項目不合理,但已經訂立合同,或已投入巨資建設;二是,儘管一把手落馬,但規劃議案依然有效,後任者只好「熱熱鬧鬧搞整改,悄悄摸摸緩建甚至續建」。

「透明國際」的廖然指出,在反腐以及叫停大批「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前提下,中國政府對如何解決地方政府稅收和財政收入的這個問題,似乎還沒有想出一個較好的解決辦法:

「我反覆說過,中國政府的這種分稅制就是中國官員腐敗泛濫問題的根源,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卻又太複雜了,幾乎是個無解的問題。如果中央不給地方提供財經,那麼地方政府從哪兒去獲得財政收入呢?因此你可以看到,最近一兩個月來,中國媒體經常報導有關某個省或市開始鬆動這兩年來對房地產買賣的限制。這是不是意味著地方政府又要開始靠房地產買賣從事腐敗活動呢?」

山東的《齊魯晚報》日前就中國各地「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泛濫問題發表評論說,所謂「形象工程」往往是地方領導病態的「政績工程」。地方領導熱衷於拍腦袋決策,打著「改善民生」的旗號,大上快建一些奢華無度、浪費頗多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其原因在於「一把手」過於強勢、法制意識淡薄等,但根本上卻因為群眾對領導的「官帽」沒有監督權,項目規劃的制定、執行到考核評價,沒有群眾參與、不讓群眾監督。評論認為,如果改變思路,強化群眾監督分量,就會有效遏止地方領導拍腦袋決策和上馬「形象工程」的問題。

(記者:希望;責編:嘉華)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