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李嘉誠再拋售旗下上海房產 變現38億港元

泛海控股6日公告,公司通過旗下附屬公司收購和記港陸71.36%的股份,收購價格為38.23億港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泛海控股通過旗下附屬公司泛海控股國際與PromisingLandInternationalInc.(以下簡稱PLII)及UptalentInvestmentsLimited(以下簡稱UIL)簽署了《股份買賣協議》)。

根據《股份買賣協議》,泛海控股國際將以24.82億港元的價格收購PLII持有的和記港陸46.33%股權;以13.41億港元的價格收購UIL持有的和記港陸25.03%的股權。值得注意的是,PLII和UIL均為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00013,HK)的附屬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和記港陸為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目前主要通過出租其所擁有的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六合路98號港陸黃埔中心和上海黃浦區西藏中路18號港陸廣場的商業物業並獲得租金收入。同時,和記港陸還有部分收入來自於銀行存款利息和購買的債券的利息。

根據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閱報告,截至2014年9月30日,和記港陸的資產總額為46.31億港元,負債總額為2.95億港元,權益總額為43.36億港元。此外,在2014年前9個月,和記港陸營業收入達7025萬港元,年內溢利達7746萬港元。

泛海控股指出,此次收購是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實現在海外市場的外延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公司落實海外戰略的重要環節;和記港陸將成為公司在海外發展的投融資平台,有利於公司更為充分地利用國際資本市場,推動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李嘉誠拋售房產有哪些

早在2008年5月16日李嘉誠便拋售了大陸房產,與美國投資基金「亞太置地」旗下公司簽訂協議,以44.38億元人民幣出售位於上海長樂路的「世紀商貿廣場」辦公大樓物業。2005年,和記港陸以3億美元的代價購入該物業,轉手之間預計收益為21億港元。

2013年,李嘉誠頻頻出手套現大陸資產:8月,出售廣州西城都薈廣場等項目,套現26億元;10月,出售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套現約70億元;12月,出售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大廈,收穫30億元。

2014年3月,據香港明報報導,李嘉誠二兒子李澤楷旗下盈大地產,確認以72.01億港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給泰國華僑吳繼泰的基匯資本。經此交易後,盈大在大陸已再無重要資產。同年8月,李嘉誠持股的新加坡房地產基金亞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洽售上海虹口區的一幢辦公大樓——盛邦國際大廈,交易作價約為15.4億元人民幣

李嘉誠拋售房產引熱議

經濟學家郎咸平:可能正在開始下一輪的投資行動,而且目的很單純,就是要拉抬企業利潤,提高報酬率。這才是一個有序經營保守企業家真正追求的目標,這一點值得我們大陸企業家學習。

獨立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夫-金商人的嗅覺就是狼的嗅覺,李嘉誠的嗅覺就是老狼的嗅覺。

紅牛網管理:年逾八旬卻醉心創意科技:千萬別以為李嘉誠近期只是拋售地產,其實這位長期雄霸亞洲首富的李巨人還在布局各種新奇的投資。

網友春之信紙:賣吧,賣完了就好跑路了!

網友K528的萌蝰:「超人」李嘉誠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引起業內的高度關注。人家只不過賣自己的一點房子嘛,就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網友鳴風007:傳出李嘉誠、潘石屹拋售大陸商業地產的新聞後,更是引起不少人的惶恐與猜測。媒體所披露的風險較高的信託種類也以房產信託居多,這也驗證了房地產領域投資風險的加劇。

網友鐵騎鐵子:李嘉誠從拋售屈臣氏、百佳超市和大陸的3多棟商業地產到投資4000億英國的水電煤公共事業,至始至終遵循他的兩點原則。1、只有蕭條的企業,沒有蕭條的行業。2、單純追求投資報酬率。

網友whz423001:李嘉誠都撤出了中國的房地產業,我們還在這兒討論房價的漲跌,有意義嗎?難道我們比李嘉誠還能看清形勢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