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低油價的影響:比你想像中的更深遠

如果把全球金融市場比作一條大船,石油就是使其穩定的錨,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放棄減產則把這隻錨收了上來。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油價下跌已不僅僅是中東傳統產油國和北美新興頁岩油廠商之間的權力遊戲,低油價對市場的影響比人們想像的更加深遠。

石油主要通過與美元的密切關聯來影響資本市場。當油價上漲時,美元對其他貨幣通常會貶值。這一相關又導致了其與新興市場國家股市的第二重相關,即美元走弱時,新興市場股市通常出現牛市(正如2008年金融危機前那樣),反之亦然。

上一次油價下跌(且跌至比現在低得多的水平)、美元走強是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當時美股牛市完全陷入泡沫,而新興市場國家遭遇了一連串危機,強勢美元使其更難償還以美元計的債務。

據全球指數提供商MSCI,自1994年12月墨西哥經濟衰退引燃開發中國家危機的導火線,至2001年危機終止於阿根廷,美元在貿易加權基礎上升值35%,已開發國家股市也跑贏了新興市場逾200%。

那麼,當前的低油價又會帶來哪些後果呢?

對美國而言,廉價石油會提振經濟,刺激消費,同時,強勢美元本身就是一種緊縮政策,美聯儲另外採取措施的必要性降低。美股已經六周連漲。英國《金融時報》認為,若石油輸出國組織拒不出手阻止油價下行,美股當前繁榮進一步轉成泡沫的風險將上升。

對於幾乎所有石油資源均依賴進口的日本而言,油價下跌對於消費者和企業而言都是好消息。不過對於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來說,提振通脹的難度進一步加強,他可能不得不選擇進一步擴大寬鬆。

新興市場國家由於建立起了外匯存底,且大多允許其貨幣上浮,目前對貨幣危機的應對能力有所增強。而所有依靠石油出口獲利的國家都是輸家。尤其是面臨制裁和油價下跌雙重打擊的俄羅斯,盧布/美元自2008年高點以來已經貶值53%,俄羅斯財長此前表示,由於油價暴跌了30%,俄羅斯每年損失在900億-1000億美元。

20世紀90年代後期的全面危機不太可能重演,但在油價持續下行將導致新興市場受損、美股催生泡沫的高風險下,市場應引以為鑑。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