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孫怒濤的思考

作者:

摘自孫怒濤:《良知的拷問》

清華學生在清華文革中的表現發人深省,孫怒濤還在思考:

文化大革命的第一任主力軍是青年學生,既有大學生也包括中學生。為什麼我們的學校培養出來的青年學生竟成了只聽命於領袖的槍手,充當了無辜的炮灰呢?

黨的教育方針是在反右以後的1958年提出的: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那時,我已經上了高中,對這一方針出籠前後所受教育的變化有切身的體會。

共產黨奪取政權以後的最初幾年,要恢復國民經濟,要鎮壓反革命,要抗美援朝,要土地改革,要搞合作化,要對工商業進行改造,等等。及至政權比較穩固以後,就開始了對知識分子的改造和鬥爭,標誌是五七年的「反右」。以及對教育實行全面控制,標誌是提出兩個「必須」的教育方針。

回想起來,對我的德育影響最大終生受益的是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那個時候還沒有什麼黨的教育方針。我記得學校里有一個「五愛」教育: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這個時候沒有提「愛共產黨」,也沒有提後來替代「愛護公共財物」的「愛社會主義」。

到了高中,開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因為教育是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所以,當大躍進成為全黨的最大的政治任務以後,即便是一所縣中,也要壘起小土爐煉鐵。

因為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於是,墾荒種地、夏收夏種成了一門分量最重、占時最多的課程。

政治與教育,是有關聯的。但是,這是兩個不同的領域,是相對獨立的。教育為政治服務的口號,就把教育置於政治的從屬地位。這完全是錯誤的定位。

更為錯誤和荒謬的是教育要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也就是必須為某一黨派的政治利益服務,成為某一黨派狹隘私利的工具。

至於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作為教育的方針,也是極端化的。

無論是叫又紅又專,還是叫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有用人才,或者叫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意思都差不多的。在清華,這一培養目標有一個通俗形象、簡潔明了的叫法:聽話出活。

所謂聽話,當然是忠心耿耿地聽黨的話,做黨的馴服工具,做一顆黨把你放在哪裡就在那裡死心塌地的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這就是「紅」,就是「德」,是政治標準。

聽黨的話,落實到具體,不僅要聽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所體現出來的黨中央的話、領袖的話,還要聽從基層黨組織的話,聽從支部書記、支部委員的話,甚至是聽從一個普通黨員的話。總之,就是聽領導的話,聽上頭的話。腦袋是用來吸收、消化黨的指示的,不是用來獨立思考的。誰要是有點自己的思想,有點個性,那就意味著與黨離心離德,與黨不是一條心,那就被視為開始走上錯誤的、甚至是犯罪的道路了。

所謂出活,就是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以精湛的技術做好本職工作,做一個能為黨高效率服務的工具。這是業務標準。

在聽話與出活上,聽話永遠的第一位最重要的。

要培養聽話的人,首先必須進行無休止的思想改造,也就是「興無滅資」:灌輸毛澤東思想、無產階級思想、馬列主義思想等正統思想,其他的思想統統都是資產階級的、小資產階級的、封資修的,都必須徹底清除乾淨。

於是,從高中到大學,被灌輸進腦子的是這些東西:共產黨永遠是偉大光榮正確的,毛澤東是永遠英明的、不會犯錯誤也沒有絲毫缺點的,抗戰八年打日本鬼子是全靠八路軍新四軍的……

紅專大辯論、參觀反右展覽、聯繫實際的「九評」學習、學習「毛選」、學《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學雷鋒、參加「四清」、政治課教育、黨課、還有各種各樣形式繁多的活動、會議、參觀、座談等等,都是我們上過的階級鬥爭主課,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聽話的人。

我並不一概否定這些活動,也不是說這些活動的效果一無是處。作為原本純潔的學生,我們是從正面去接受這些教育的。譬如「學雷鋒」,我們從中學做好事,付出愛心,這是對的。但在這些活動中,各級組織的著力點是增強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做永不生鏽的螺絲釘,也是在強力灌輸階級鬥爭觀念和奴隸意識。

不同時期的青年學生,都有共同的特點,如有愛國心,有民族自尊心,有政治熱情,追求進步、真理、正義,嚮往光明美好的社會,單純,幼稚,勇敢,易被鼓動,易受矇騙,等等。文革前的青年學生,經過十多年的黨化教育與奴化教育,更增加一些新的特徵:對領袖無限忠誠,對毛澤東思想深信不疑,階級鬥爭這根弦蹦得特緊,對資產階級、修正主義無比痛恨,敢為共產主義理想赴湯蹈火,等等。這樣的一群青年學生,個個都願意成為紅衛兵、黨衛軍。文革之所以能得以發動,原因之一是學校已經為文革準備好了成百萬的衝鋒隊員、槍手和炮灰。

胡鵬池感言:

孫怒濤的這一思考痛心疾首。也點明了人性如何墜暗夜的重要原因是教育。更具體到黨化教育與奴化教育,更具體到兩個必須的教育方針。

同時,還指出了這種教育為文革培養了成千上百萬的衝鋒隊員,而這是文革發生的必要條件之一。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量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