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程映虹:「共和國長子」—一個反共和的概念

作者:
長子特權和共和制度是對立的。「共和國長子」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反歷史的概念。真正的共和國不承認長子特權。看一看當今世界絕大多數「共和國」的法律系統,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相信它們都不會規定長子有任何特權。

第一次看到「共和國長子」這個反共和的概念,是在數年前有關中石化總經理陳同海受賄案件的評論中。評論說:「就是這樣的國企,壟斷著中國的石化行業,故而陳同海理直氣壯地喊出『作為共和國的長子,我們不壟斷誰壟斷?』」

我孤陋寡聞,原來以為這句」共和國的長子「只是這個紅二代大貪官的一時狂言。但近來在網上卻意外地發現這竟然是中國大陸自90年代以來就非常流行的概念,而且基本上是一個正面的概念。大量的文章和論述包括文藝作品都用它來指稱大型國有企業。

在人類歷史上,長子的地位和特權曾經受到法律的保護,英文稱為primogeniture。這個制度主要是為了限制父系家長去世後的財產爭奪和防止家產的過份分散,有其合理性。但它也和封建身份制相結合,長子除了繼承絕大部分家庭財產,還包括父親的頭銜和身份。所以它的比較高級的形式是和封建制度相聯繫的。進入近代社會後,這個制度由於不符合人人平等的潮流,逐步被各國廢止。

美國獨立後,為了貫徹共和主義的原則,對從歐洲帶過來的反映了封建等級和身份觀念的制度和法律做了清理,其中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在各州通過法律廢除這個長子特權,這在18世紀晚期的西方世界還是領先的。這一點了解美國史的人應該都知道。美國的共和主義原則不僅僅是一個聯邦政治制度,也包括一般人際關係和財產制度。

所以,長子特權和共和制度是對立的。「共和國長子」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反歷史的概念。真正的共和國不承認長子特權。

如果有人偏要說這是美國特色的話,那麼可以看一看當今世界絕大多數「共和國」的法律系統,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相信它們都不會規定長子有任何特權。

我已經聽到有人在說:我們說的「共和國長子」指的不是特權,而是這些國有企業的貢獻,長子出力最多嘛。而且,這也不過是一個比喻,值得大做文章嗎?

這種辯論邏輯在中國很常見,要反駁它並不難。第一,這些國有企業當初的貢獻本來也是和國家的大力扶持、尤其是數億農民的犧牲奉獻分不開的。在這個意義上特殊的貢獻是由特殊的支持來保證的,不能光說奉獻迴避扶持。筆者80年代在江蘇常州市郊工作過,那裡有一個直屬鐵道部的機車車輛廠,是典型的央企,行政上和常州市平級,其工資福利待遇使得「機廠」二字在周圍的鄉民口中差不多成了人間天堂。其他不用說,單是廠里每天開放的澡堂就讓鄉民們羨慕不已,很多人利用關係去揩油。第二,當今中國社會生活的現實中,使得這些企業成為話題的究竟是貢獻還是壟斷,恐怕陳同海的話比任何人的話都更有說服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恰恰是為什麼要用「長子」來比喻中國制度下的大型國企。

網絡世界上對這個說法的批評非常罕見。我見到的有這麼一條:

某電台日前播了一條新聞,題目是《共和國的長子》,這實在令人納罕,聽了內容,方知是綜合報導國有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情況。記得前幾年,有人把國有企業比喻為『國家隊』,這還比較好理解,順次推開去,大集體或許即「地方隊」,鄉鎮企業是「小集體隊」······。「長子」的比喻則可能引起誤解。有位鄉鎮企業的總經理曾問我:「《共和國的長子》你聽了沒有?」我答:「聽了。」他又問:「國有企業是長子,我們是什麼?看來當次子是沒有資格了,那麼是三子、四子,還是小子?或孫子?媒介怎麼可以胡亂打比方。」

這位鄉鎮企業的老總看來不會認為「這僅僅是比喻」。對於像他這樣的人來說,這個說法就讓他感到了一種尊卑貴賤的身份差別。一個很簡單但是很流行的說法,背後常常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社會意識和觀念,這難道還用得著長篇大論來論述嗎?

我完全承認在一定歷史條件下,非西方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由國家大力扶持特定產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也不否定這些產業和國家權力之間在一定時間和範圍內由此產生的特殊關係。

我質疑的是用「長子」這個封建宗法概念來形容甚至論證這個政策及其結果,並把它植入共和國這個更大的概念。

這樣一種說法在讚美封建宗法制的同時歪曲了共和制。它說明很多人對封建宗法制心嚮往之,對共和制一竅不通。而這種無知又不僅僅是一個觀念問題,它反映的是利益。只有在一個等級制度和特權制度大行其道、平等原則和權利意識被種種藉口棄之不顧的社會,這樣的話才會在既得利益集團那裡脫口而出,這樣一種優越感才可能公然炫耀。

不過,如果真要按照封建宗法制下的長子特權制來辦事,那倒也有法可依,儘管不平等。怕就怕這個長子不滿足於他利用身份特權所占有的財富,還要向辛苦創業—常常被逼冒險犯難—的弟弟們敲詐勒索來彌補自己的經營不善和揮霍浪費。這樣的制度不但不是共和,甚至比封建宗法更壞,因為它什麼規矩都沒有,以大哥的意志為準。

最後,「共和國長子」這個概念還有一個不清不楚的地方。「共和國」是相對於「君主國」而言的。中國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始於1912年。所有中國的愛國者都承認這個中國人應該為之驕傲的歷史事實。當今所有那些冠以「共和國」的說法都應該考慮這樣一個明白無誤的歷史事實—中國自1912年開始就不是君主國了。

那麼,「共和國長子」所指的那些大型國企,是否包括1949年以前的呢?那時雖然為數不多,但也還是有的吧。如果不包括,能不能就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長子」?至少它聽上去更嚴謹,更精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亮軒

來源:縱覽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