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經濟持續下行 北京多箭齊發也無力回天

中國4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1,中國製造業和服務業顯示出溫和增長跡象,但不足以消除人們對中國經濟下行走勢的擔憂。

綜合媒體5月4日報導,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以及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日公布4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1,與3月份持平,略高於市場預期的50.0。50是經濟活動環比擴張與收縮之間的榮枯分界線。與此同時,4月份衡量日益重要的非製造業活動的指標保持在50的榮枯線上方,但擴張速度從3月份的53.7降至53.4。國家統計局聲明稱,製造企業對未來經濟發展預期謹慎樂觀,不過製造業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且國內外市場需求仍顯不足。此前,中國第一季度的經濟表現大體較為疲弱,當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是中國六年來最低的經濟增速。

英國路透社刊文指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下行壓力,而且物價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實際利率是往上走的,再從外匯占款的變化等幾個指標看,降息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多數分析師預計,未來政府將推出更多措施促進經濟增長。總的來說,降准降息在二季度都是有可能的。未來降息降准依然可期,而暫時受阻的地方債置換有望以「財政貨幣化」方式加快推進,同時向政策性銀行注資並提供再貸款等工具亦是待發之箭。

除了作用全局的貨幣政策,政策性銀行定向發力亦有望成為穩增長的一大利器。當下情況看,主要矛盾在融資端需求偏弱,如果要刺激企業有效需求,降准並非最有效手段。政策性銀行會成為未來政策發力的方向。通過政策性銀行投放流動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以及必要性也是在增加的。因為商業銀行是順周期的,不能逼商業銀行機構去做他們認為不合理的事情,商業銀行還得考慮股東的利益。政策性銀行就承擔了這種逆周期或者政策性的功能。

隨著國開行、進出口銀行全面轉型為政策性銀行,貨幣政策料會出現「准財政」化的傾向,如類似2014年PSL的基礎貨幣提供規模會大幅上升,主要用以穩定國內基礎設施投資、落實「一路一帶」政策的貿易融資。

不過,滙豐控股有限公司發布的4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當月中國製造業表現達一年來最糟水平。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可能需要加快行動,提振經濟。滙豐4月中國製造業PMI終值從3月的49.6降至48.9。這是2014年4月(48.1)以來的最低水平,遠低於50這一表明製造業擴張和收縮的分水嶺。

中國政府試圖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鼓勵降低利率以及減稅等措施來提振低迷的經濟,避免採取類似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為刺激經濟而大規模放貸的做法。內需不振導致國內新訂單減少,但海外新業務暫時出現了改善跡象。滙豐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中國製造業第二季度開局不利,新業務創一年來最大降幅,生產停滯不前。

有分析人士擔憂,經濟沒有對寬鬆政策作出反應,儘管政府可能推出更多放鬆措施,未來幾個季度經濟將繼續走軟。降息和擴大支出等中國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刺激措施最多只是穩住了經濟。拖累中國經濟增長的因素包括疲弱的國內需求、供過於求的房地產市場以及低迷的出口。荷蘭國際集團(ING)駐新加坡經濟學家康登(Tim Condon)稱,上述政策措施旨在扭轉經濟局面,但這一目標尚未真正實現。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路透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