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經濟學人》:提防下一輪全球經濟衰退

經濟學人》最新一期封面文章稱,下一輪經濟衰退來襲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開發國家還沒有做好準備。

本輪經濟復甦漫長而艱辛。不過放眼曾經倍受打擊的已開發國家經濟,現在可以宣布對抗金融混亂和通貨緊縮的戰鬥已取得勝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宣布,自2007年以來,已開發國家經濟首次實現全面擴張,增速有望自2010年以來首次超過2%,而且美聯儲可能將加息。

不過全球經濟仍然面臨著各種形式的危險,從希臘債務危機到中國市場動盪不一而足。很少有哪個國家的經濟能增長10年而不陷入衰退--美國本輪經濟增長始於2009年。根據「有可能出錯的終將出錯」的「墨菲定律」,國家領導人遲早將面臨再一次經濟衰退。現在的危險在於,政府和中央銀行已經用盡手段,面對下一場經濟衰退將束手無策。

硝煙散盡

好消息主要在已開發國家領頭羊的美國方面。今年第一季度美國GDP意外下滑似乎只是曇花一現,主要為天氣等多種暫時性因素所致。最新經濟數據(包括飆升的汽車銷量和新一輪強勁就業數據)顯示經濟增速正在恢復。5月份美國公司新增就業28萬,公司老闆最終只得付更多工資才能招到需要的人。

其他已開發國家形勢也比較樂觀。歐元區失業不斷下降,物價水平再次攀升。英國經濟復甦勢頭雖然有所減緩,但強勁的就業增速意味著擴張趨勢不變。日本第一季度GDP年率增速高達3.9%。已開發國家如此全面穩定復甦並非運氣。

經濟的脆弱性仍然存在。歐盟國家債台高築且依賴出口。日本無法保持通脹。在美國,工資增長很可能迅速侵蝕企業利潤和估值。在後金融危機時代占全球經濟增長大半的新興經濟體已今非昔比。預計今年巴西和俄羅斯GDP將下滑。中國貿易數據不佳意味著其經濟增速可能將低於官方預期。

如果這些令人擔心的因素任何一個造成經濟衰退,人們將難以有所作為。很少有這麼多的大型經濟體對於下一場衰退的準備不足。自2007年以來,已開發國家債務占GDP的比例已平均上升約50%,英國和西班牙則增長了一倍多。誰也不知道債務攀升何時休,但希望大手大腳花錢的政府必須同時贏得立場不定的選民和緊張不安的債權人支持。難以求助債券市場的國家(比如歐元區外圍國家)可能無法進行龐大的財政刺激。

貨幣政策空間更為有限。美聯儲上次加息是在2006年。目前英國央行基準利率為0.5%,而追溯到17世紀的數據顯示,在2009年之前還從未降到2%以下;預期通脹意味著在2018年初利率也只有1.5%左右。這與歐元區和日本相比已算健康,預計後者直到2018年期利率仍將維持在接近於零的水平。換句話說,當下一次經濟衰退來臨之時,各國央行通過降息促進經濟增長的空間很小,因而更加難以避免衰退。

合乎邏輯的辦法是儘快回到正軌。加息加的越早,央行就能在形勢不利時儘早恢復再次降息的空間。債務削減的速度越快,政府借債以抵禦災難也就越容易。這是符合邏輯的辦法,但卻是錯誤的辦法。

當工資增長停滯、通脹遠低於央行的目標水平之時加息有可能使經濟重回通縮,與他們竭力避免的經濟衰退不期而遇。如果央行過早加息(比如2011年歐央行的加息),加息造成的傷害之大將迫使他們改弦更張。最好等到工資增長趨勢確立、通脹至少恢復到目標水平再加息。與過早加息相比,通脹高一點的危險對經濟體來說要小的多。

美國經濟復甦之勢最強勁,因而對於貨幣政策以多快速度回到正軌的爭論也最激烈。美聯儲的鷹派認為,在失業率不到6%、就業持續強勁之際,開始加息只是時間問題。在他們看來,工資和物價水平將來必定升高。與此同時,過低利率使資產價格泡沫化,造成長期金融風險。這些風險是真實存在的,不過卻是可控的。通過加強槓桿和流動性規定,監管機構有能力防止資產價格泡沫。一個就業充分、通脹水平健康的經濟體比處於通縮的經濟體更能有力地經受金融動盪。

最佳防禦

政府也可以有所作為。促增長的基礎設施投資仍然少得可憐。由大多數已開發國家組成的經濟合作組織對英國財政大奧斯本所提大肆削減公共開支的批評是正確的。要讓債務受到控制,經濟增長是比財政緊縮更好的政策。政府應當把精力放在早該進行的產品與勞動力市場改革。公開的產品市場能夠促進創業。根據靈活的合同自由雇用工人是讓人們免於失業的最佳途徑。這兩項改革都能使經濟更好地應付下一次衝擊。

消除金融危機的不利後果之後,政府和央行政策急於回到正軌是可以理解的。實現目標的辦法是首先要讓經濟復甦勢頭更加強勁。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經濟學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