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53年前他的一句話 無意間拯救了全世界

昔日的英雄Arkhipov已在1998年因為輻射中毒而逝世,在古巴危機40周年紀念之際他的遺孀Olga仍舊為丈夫感到自豪,認為丈夫清楚知道當年發射核魚雷是件瘋狂的事。

阿爾希波夫.1962年10月27日,蘇聯B一59號潛艇正在古巴海域潛航。突然,海面上的美國「比勒」號驅逐艦向潛艇投下了一連串的深水炸彈。美國人的意圖很明顯:潛艇要麼浮出水面,要麼葬身海底。但美國人顯然沒意識到,受他們攻擊的這艘蘇聯潛艇,和另外三艘在古巴海域游弋的蘇聯潛艇一樣,都裝載看帶有核彈頭的魚雷。

深水炸彈在B一59號潛艇附近爆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猛烈地衝擊看潛艇,潛艇上亂作一團,潛艇員被巨大的爆炸聲震得頭痛欲裂,潛艇內的氧氣幾乎消耗殆盡,有的人已經昏迷不醒。驚慌中的蘇聯水兵認為戰爭已經開始了,馬上要求發射潛艇上的核魚雷還擊。

根據當時的授權,發射核魚雷需要經艇上三名軍官的同意。而當時的情形是,其中兩人已經同意,只等第三人一點頭或舉手,帶給蘇聯、美國乃至全世界的將是毀滅性的災難。但那個名叫阿爾希波夫的蘇聯軍官,關鍵時刻頭腦十分清醒,正確地行使了屬於自己的那一點微不足道的權力,他對發射核魚雷的提議大聲說:「不!」

45年後的今天,出席「古巴飛彈危機」紀念大會的美國國家檔案館館長表示,當時美蘇之間衝突的激烈程度已超過任何人的想像,核戰隨時都可能因一點小小的軍事衝突而一觸即發…

阿爾希波夫可能不知道,他簡單的一句話挽救了他的國家和整個世界。英雄,用自己的方式對戰爭說「不」的英雄,默默無聞了45年!也許你會認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既然敵人公然挑釁,「戰爭已經開始」,阿爾希波夫當時除了贊同發射核魚雷外,應該已別無選擇。

但他選擇了說「不」,其所作所為不但有損軍人形象,更無異於向敵人棄械投降,這樣的人又怎能算是英雄呢?羅晏•羅蘭曾這樣定義英雄:所謂英雄,就是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阿爾希波夫就是這樣一個英雄:他作為一名蘇聯潛艇軍官,身份卑微、權力有限。在一般情況下,他絕無可能,也無任何能力和機會去阻止一場核子戰爭的爆發,屬於他的僅僅是在十分緊急的關頭,用三分之一的權力否決或同意自己所在的潛艇向對手發射魚雷,他能做到的只有這麼多,卻成功地避免了一觸即發的核大戰。

阿爾希波夫後來升任潛艇艇長和編隊指揮官,1981年晉升為海軍中將。上世紀80年代,阿爾希波夫退役,定居莫斯科,1998年病故。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白梅

來源:中時電子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