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習對軍隊的掌握遠超江和胡 閱兵加強習國際地位為訪美鋪路」

——前台灣副防長林中斌:閱兵為習訪美鋪路 新武器不針對台灣

前台灣副防長知名國際政治學者林中斌:閱兵加強習國際地位為訪美鋪路;「習對軍隊的掌握遠超江和胡」最早鄧小平當時剛剛復出,軍隊是475萬,他就大力呼籲要裁。裁到230萬,其實226萬,之後經過江澤民跟胡錦濤都一直在叫要裁,可是裁不動。所以這個30萬的數目雖然不大,但是是一個突破,表示習近平他對軍隊的掌握遠超過了江澤民跟胡錦濤。」

習近平在紀念抗戰70周年閱兵式上宣布大陸將裁軍30萬,引起台灣方面的擔憂。台灣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當天和美國之音衛視新聞連線時表示,大陸如將裁軍節省下來的資金投注在軍事上,對台灣的危害可能更大。但是台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認為,中共宣布裁軍以及展示新型武器的行為,都「不是對台」。

林中斌:台灣沒必要緊張

中共在9月3日的閱兵式上展示了陣容強大的武器裝備,包括外界關注已久並首次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東風31型彈道飛彈、射程一萬兩千公里的洲際彈道飛彈,以及被認為是對台灣威脅最大的東風15、16短程彈道飛彈。羅紹和說,「如果中國大陸願意明確宣布放棄武力犯台」,或可以化解國際上的疑慮。對此,林中斌表示,台灣社會對閱兵基本上是負面的態度,但實際上不必擔憂。

他說,「因為台灣百姓搞不清楚這個新式武器出來到底是對台還是對別人。對我來說是很清楚,不是對台。因為2004年的國防白皮書出來以後,從這個文字裡我已經寫了好幾篇,說2004以後北京的國防眼光超越了台灣。在2004年國防白皮書里講到台海以外,北京對安全的一些著眼處。」

2004年發布的《國防白皮書》重點談到亞太地區的安全形勢以及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部署。同時,白皮書也強調,「只要台灣當局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停止『台獨』分裂活動,兩岸雙方隨時可以正式結束敵對狀態,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進行談判。」中國在這份白皮書中首次點名批評陳水扁

曾任台灣陸委會副主委的林中斌說,雖然台灣社會對大陸裁軍和新式武器的展示有所擔憂,但他們對閱兵的反感情緒仍主要集中於抗戰的功勞歸屬。他說,「抗戰的功勞歸屬是國民黨的還是共產黨的,這是一個台灣的尊嚴吧。」

據報導,頂著壓力參加閱兵式的連戰在儀式結束後,又遭遇新一輪攻擊。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稱,對於部分台灣人出席閱兵,馬英九表示這「偏離國家立場,有負國人期待,感到非常痛心與遺憾」。他還稱,「抗戰由國民政府領導是不容否認的史實」。

閱兵加強習國際地位為訪美鋪路

台灣知名國際政治學者林中斌提出一個觀點說,21世紀世界上主要國家的特色是「對外強硬,對內收割」。其中,「對內收割」的意思是改善領導人在國民心目中的形象。他認為,習近平這次閱兵就是這一特色的最典型體現。

他說,「20世紀以前對外強硬就是對外用兵的先兆。可是21世紀來了以後,主要國家之間經濟互相依賴的程度超過人類歷史以往所有記錄。所以它隱含意義就是每個國家對外強硬的時候,它對內要有收割的作用。也就說,對內把領導人負面的印象沖淡,把領導人正面的印象加強。這個這次閱兵也有這個作用。尤其是最近有好幾個不幸事件,股票的災難以及天津的爆炸災難。當然在閱兵規劃的時候,這些事情並沒有發生。但是的確,現在還是有這個意義在,就是對內沖淡了許多負面事件的影響。」

他還表示,今日美國媒體鼓吹的中共威脅論以及取消習近平訪美的呼籲,也是歐巴馬總統「對外強硬,對內收割」的體現。他預言,雖然表面上看是中美摩擦加劇,但習近平和歐巴馬的會面必定是合作多於競爭。

他說,「這一次的閱兵,等於是給習近平跟歐巴馬總統見面做了準備。就是為習近平加強了他的地位,跟歐巴馬總統,好像大家美國專家尤其如此想了,就是中美要攤牌了,雙方摩擦很厲害了。我一向不是這樣看的。因為歐巴馬總統也要對內交待,就是要對外強硬。他的國防部長對外強硬也有這個作用。可是兩個總統見面的時候,一定是好多於壞,一定合作多於抗爭,一定是和諧多於摩擦。到時候看好了。這個閱兵就等於加強了習近平到美國去做一個合作、和平的態度,給他做了很好的準備。國內沒有人能夠罵他對外軟弱。」

據報導,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彼得·庫克(Peter Cook)在9月3日星期四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在閱兵中展示新軍備並非「我們的風格」,美國軍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不需以閱兵令其他人知道美國軍隊的能力。

「習對軍隊的掌握遠超江和胡」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先後裁軍100萬、50萬和20萬,現有軍隊總員230萬。林中斌認為,習近平在閱兵式上宣布的裁軍30萬,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展現他對軍權的掌握。

他說,「因為在最早鄧小平當時剛剛復出,軍隊是475萬,他就大力呼籲要裁。裁到230萬,其實226萬,之後經過江澤民胡錦濤都一直在叫要裁,可是裁不動。所以這個30萬的數目雖然不大,但是是一個突破,表示習近平他對軍隊的掌握遠超過了江澤民跟胡錦濤。」

他還認為,習近平選擇在閱兵式上宣布裁軍的決定是兩手準備,在展示新型武器的同時表達和平的誠意。這實質上是「旗陣相生、攻守並用」,是中國傳統的做法。

全球防衛雜誌資深編輯宋主寧在接受台灣中天新聞採訪時表示,大陸裁軍30萬,實際上是「用火力換人力」,集中資源開發研製新型武器,並不意味著軍力減少。

中共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在9月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裁軍是為進一步調整優化規模結構,把我軍搞得更加精幹、編成更加科學,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他還談到,這次裁軍重點是壓減老舊部隊,精簡機關和非戰鬥機構人員,預計於2017年底完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