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華盛頓新聞博物館首次掛中文標語 向中共施壓

在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抵達美國首都之際,位於華盛頓的新聞博物館(Newseum)星期二醒目地掛上了中文條幅,以簡明但強硬的語言敦促中共政府正視人權、自由與民主的問題。這是該博物館的第一次。

美國華盛頓新聞博物館在當地時間周二(9月22日)掛上中文標語,並將一直持續到周日(BBC)

華盛頓新聞博物館距離白宮僅幾個街區,且位於從白宮到國會山莊的路上。(BBC)

據BBC中文網報導,9月22日,位於華盛頓的新聞博物館(Newseum)掛上了醒目的中文條幅:「釋放中國人權捍衛者」、「開放報禁,新聞自由」、「請中國政府尊重人權」、「新公民的中國夢」,並且將一直懸掛到周日。

報導表示,華盛頓新聞博物館距離白宮僅幾個街區,且位於從白宮到國會山莊的路上。習近平將於周四(9月24日)抵達華盛頓訪問,並在白宮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會面。他在訪問期間是否會經過博物館門前,目前尚不清楚。

報導透露,該博物館還將聚焦被中共監禁的記者和活動家,也會在館中展示一個「民主女神」像模型——這是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中被抗議者創造出來的形象;此外,還有一個高達75英尺的模型,上面寫有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關於言論自由部分的中文譯文。

新聞博物館的首席營運長吉恩·波利辛斯基(Gene Policinski)表示:「我們是要利用中國的習近平主席和教宗來訪使國際上對華盛頓空2前關注的機會,來顯示我們在這個人口最多、也是世界最大國家之一的國家支持新聞自由、人權、宗教自由。」

博物館執行長傑弗里·赫布斯特(Jeffrey Herbst)表示,博物館想要公開表達對於中國言論自由的立場,因為中國是崛起中的大國,並且人口占全球五分之一。「這是個很切實的問題,」美聯社引述赫布斯特說,「如果中國不自由,世界就不能算是自由。」

無償為中國人權組織提供法律服務的伯頓·懷茲(Burton Wides)認為,「如果我們不能更強硬、更公開地發聲,那將使美國有愧於自稱人權衛士,還會嚴重減弱我們努力讓其他國家尊重人權的公信力。」

中共《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對此則發表評論指,民間團體和人權組織在習近平訪美時作出的抗議製造了「毫無價值的注意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白梅

來源:阿波羅網白梅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