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重磅!傳珠海汽車大鱷眾大利面臨破產

位於梅花路上的珠海眾大利物資車業有限公司,曾經是珠海知名企業。南都記者吳進攝

在珠海,提起眾大利幾乎無人不知,這個前身是國有企業的汽車大佬,成功改制後,一度風光無限。但就在其東西拓展、布局周邊地區汽車市場如日中天之時卻突陷困境:拖延員工工資及賠償款3000多萬、多位員工借款給公司融資無力償還、員工被集團集體解聘、集團旗下4S店「自救」變炒車場;更有員工指稱高層家族式管理腐敗,集團董事長偷偷轉移資產,眾大利儼然走向破產邊緣。

南都記者前日下午電話聯繫上該公司董事長馮丕志,對公司狀況,其否認受汽車市場影響,稱主要原因是銀行減貸所致,目前正在積極尋求辦法解決員工的欠薪和賠償問題。馮丕志同時還否認了高層轉移資產及公司希望破產之說。

集團發通知單方解聘員工?

珠海眾大利前身是香洲區物資總公司,屬於國企,主要經營汽車、鋼筋水泥、廢品收購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眾大利公司1998年在同行中率先成功地進行了股份制改革,在珠海東西拓展,集團發展了30餘家子公司,並將步子邁到了二三級市場,如玉林、桂林、湛江、梧州、貴港等地。

「但在今年1月份,集團開始出現狀況,當月的工資拖到3月份才發,而隨後接下來的日子,工資更是一拖再拖,從3月份開始,只發底薪而沒有發提成。」眾大利集團一位員工代表告訴南都記者,稱自己的工資至今已經拖欠了長達10個月之久,公積金和社保也有一年沒交。「每個人一年的公積金大概是3500元左右,公司有上千號人,這麼多員工一年的公積金被挪用了。」

2015年8月11日,集團下發公告,稱目前公司經營極度困難,導致欠下提成工資、社保、公積金未繳的情況,公司承諾一定會發給員工,但發放時間無法給予準確答覆,關於賠償金問題也會根據勞動法律給予補償。

「我們的工資分為基礎工資和提成工資,基礎工資按最低工資標準發放,一下子多個月沒有發提成,我們日常的生活難以為繼。」曾是眾大利集團的員工莊女士告訴南都記者,集團公司拖延員工工資及賠償款高達3000多萬元。

2015年8月18日,集團下發了《通知》,《通知》第一條內容是公司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解除勞動合同時間計算到2015年8月31日。目的是把之前欠發的工資、社保、公積金,通過解除勞動合同後給予經濟補償金作一次終結清算。經勞動仲裁委員會裁定應支付員工所有費用金額,列入已封閉使用的4000萬元資金里,保證員工得到。

集團曾向員工借款融資?

唐小姐在眾大利集團做了20多年,是改制前就跟隨的老員工,她向南都記者展示了一張她個人與公司的仲裁調解書,其中寫明了自調解生效之日起三日內一次性支付唐小姐工資提成和勞動合同賠償金共計10萬多元。而據唐小姐稱,所有涉及賠償的員工至今仍未拿到款項,對方違背調解承諾,拒不履行。

「公司一直以沒錢為由拒絕支付,試問若是公司沒錢,為何召集眾高層領導開會每人分發5000元以上的中秋過節費?為何公司還在正常運作?各店面不動產若以租賃形式出租,總租金可高達500萬以上每月,這部分費用完全可以分批支付給員工。」唐小姐稱,集團老闆在無力償還工資的情況下,9月份竟然還向廣西商會捐款20萬元,這讓其不得不懷疑集團老總的誠信。

拖欠工資只是冰山一角,而據多位員工反映,集團公司還曾以經營困難為由,向員工借款融資。部分員工向南都記者提供了借款收據,少則幾萬元,多則數十萬元,而這部分員工卻坦言面臨血本無歸的惶恐。

李小姐就是其中一員,她告訴南都記者,自己借給了公司35萬元,這筆錢除了一部分是屬於自己全家人的積蓄外,另有一部分是透支信用卡所得。「單信用卡我現在每個月要還10多萬元,為此和老公爭吵後已經離婚。」略顯憔悴的李小姐內心充滿憂慮,她告訴南都記者,即使公司拍賣了不動產,但首先是還給員工工資和賠償款,恐怕還完之後就沒錢了,而她的這筆借款有可能血本無歸。「我已經離開了家,搬進了公司住。」

走訪

員工「自救」4S店變成炒車場

既然解聘了員工,那麼眾大利集團旗下多個4S店有無關門?南都記者近日走訪了眾大利二手推車交易市場以及上沖國際名車城,發現眾大利集團旗下長安、長城、上汽MG、福特等所有品牌均在正常營業。

在上汽MG汽車4S店店門口,南都記者詢問銷售人員是否可以訂車和保養,對方稱不受影響照常營業。但當南都記者問起眾大利集團是否有給銷售發工資時,該銷售坦言沒有。

而隨後該4S店一位負責人也證實,集團已經很久沒有發工資,現在美其名曰員工「自救」。據該負責人稱,自己借錢給集團公司融資,但對方無力償還,無奈之下只能自己把4S店接下做生意。「集團其他店也都是這樣,老闆還不了錢,只能給個店讓借款人經營,有些店已經悄悄改了名字,換了法人。集團公司實際上已經破產,只是沒申請破產而已。」

該負責人稱,事實上現在集團旗下的4S店大多已變成了炒車場,都是從江門、中山等附近城市經銷商處調來車買。「我們現在所有的員工都沒有簽勞動合同,也沒有社保和公積金,留下來的這些人要麼是老闆的親戚,要麼就是借錢給老闆的人,大家拿不到錢只能想這樣的辦法,賣一台車從裡面抽提成,自己給自己發工資,至於以前廠家給予4S店所有返點和優惠政策,都已經取消,說白了我們現在不是跟廠家合作。」

該負責人稱,目前廠家還沒斷了保養這塊,儘管售後人員集團公司不再發薪水,但我們自己在為自己打工,車主還是可以進店來保養。按照往年推算,國慶節過後一般來說銷量會猛增,但今年受欠薪事件影響,銷量下滑50%,10月份該店僅僅收穫了10多台訂單,而發貨更是區區幾台車。

探因

是汽車行業市場不好?

從去年開始汽車經銷商已經歷一次前所未有的倒閉潮,此次眾大利突然崩盤,是否受整體汽車市場行業大環境影響?

對此,珠海另一家汽車集團人士認為,此次眾大利欠薪事件並非受汽車市場影響,眾大利賺取了珠海汽車市場的第一桶金,最早的時候賣一台國產車賺三四萬,賣一台進口車賺十萬,加快了擴張,形成了規模,贏得了口碑。「這麼多年的集團老店不可能因為一兩年虧損就面臨倒閉,更何況現在汽車市場並未處於寒冬,10月份正處於汽車傳統旺季,國家又出台購置稅減半優惠政策,正是銷量猛增之際,倒在這個關口於情於理不通。」

該汽車集團人士還稱,近幾年絕大部分倒閉的4S店都是冷門的汽車品牌,而眾大利旗下所擁有的品牌有雷克薩斯,常年位居珠海豪華品牌銷量前三位;合資品牌有長安福特,去年銷量後勁十足,衝擊珠海合資品牌前八;更有一線國產品牌長安、長城、五菱、江淮;再加上這麼多年累積的客戶保有量,絕不是因為行業影響因素。

是投資房地產失敗?

拋除汽車行業市場的因素,目前廣泛流傳的一種說法就是,眾大利在廣西玉林投資十幾億做房地產,導致資金緊張。這一說法得到了眾大利部分員工的認可。眾大利一位不具名的管理層人員則表達了幾點懷疑和分析:把不動產店面交給親信經營,卻沒有收取任何租金費用,是不是為了掩人耳目進行資產轉移?有關方面的意願可能是不想眾大利破產,給出時間來經營調整,但老闆沒心思經營。

公司回應

董事長馮丕志:否認受汽車市場影響和轉移資產

員工討薪,4S店變天,幕後老闆去哪了?南都記者前日下午電話聯繫上了眾大利物資車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丕志,這位一手打造珠海汽車大鱷,一手在廣西老家捐贈希望小學的企業家,稱自己在珠海開會,並沒有迴避員工討薪事件,正在積極尋求辦法解決。面對涉及3000多萬元的欠薪和賠償款,馮丕志稱員工的訴求合理,但主動權不在自己手上。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眾大利崩盤?馮丕志否認是受汽車市場影響,認為現在汽車行業勢頭很好,稱主要原因是銀行減貸所致。其稱自己管控不好,鋪得太大,今年在各個銀行出現的不良貸款太多,再加上現在銀行放貸嚴,減貸普遍,而集團固定資產投入大,一下子減貸這麼多,中間調解不過來。「廣西投資只是其中一個項目,占了不少資金,但由於政府配套等原因,沒辦法出手,資金各方面出現壓力,一下子把我們打暈了,我也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對於4S店變為炒車場的問題,馮丕志認為在廠家已經取消授權的情況下,這是個員工「自救」的好辦法。「他們從中山、江門經銷商處把車佘過來,直接開票,賣一台車能拿到1000塊錢,我認為也好。現在銀行還沒拍賣物業,店裡也有上百號人,他們手頭上能有2000-3000元生活費也不錯,而我現在這些錢也給不到對方。」

對於為何不申請破產?馮丕志稱自己並不希望申請破產。「現在戰略投資者在談,債務重組也在談,只是這個體量實在太大了,一些在緊鑼密鼓推進中,還需要時間。」

針對員工稱自己悄悄轉移資產的說法,馮丕志給予否認,稱沒有地方轉移,也沒有條件轉移。「現在我們股東、高管個個都給銀行做擔保,幾個億下來,個個都簽名,我們的工資都拿出來放裡面,我們怎麼會轉移?」

到底什麼時候能還工人薪水及賠償款?馮丕志稱具體時間自己也不能確定,如果物業賣出去了,首先肯定是會付工人工資的。「但現在外面債務有個法律程序,這個也不是我能把控得了的。」而對於員工個人融資借款給公司這筆帳什麼時候能還?馮丕志稱要靠盤活整個企業,至於怎麼盤活?馮丕志以馬上要開會為由不便透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南方都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