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習近平軍改 會不會步戈巴契夫後塵

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導的解放軍軍改,正如火如荼展開。這是解放軍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軍隊改革,幾乎是將現有軍隊體制推倒重建。未來數年,中共將重塑軍隊管理體制,現有指揮系統和七大軍區都將廢除,可能新設五大戰區和兩種獨立的指揮、訓練體系。2016年元旦正式運作的新中央軍委機構,「四總部」不復存在。對中共軍改,外界看法不一,肯定者認為,新架構將有助中共軍力提升,使軍委主席可「更直接高效」指揮軍隊。否定者則懷疑,這樣急躁改革會觸動一些人根本利益,得不到軍內支持,習近平可能因此步上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戈巴契夫)失敗的後塵。

對照歷史,中共軍改的確有兩個前車之鑑。一是1964年6月,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赫魯雪夫)領導的軍改,最重大措施是撤銷陸軍司令部,成赫魯雪夫失去蘇軍支持的重要原因。另一次是1985年3月,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領導軍改,最大特點是推動「軍隊國家化」。這場被寄予厚望的軍改,因忽視蘇聯軍隊對整個社會的綁架,六年後,不僅沒完成改革目標,反而導致蘇軍徹底瓦解。

習近平領導的軍改,會不會步赫魯雪夫或戈巴契夫後塵,導致中共對整個軍隊和國家控制削弱?表面看,中共此次軍改確實與赫魯雪夫軍改有相似之處,即改變長期以陸軍為主的體制,把陸軍主導的解放軍,轉化為一支西方式的聯合指揮隊伍,即陸軍、海軍和空軍將有等額代表;與戈巴契夫推動的軍改的相似之處,則在軍改中同時推動裁軍。

但與戈巴契夫不同的是,習近平的軍改不僅沒有「軍隊國家化」意向,而且反其道而行,主旨是加強「政治建軍」、「黨指揮槍」。習近平自2012年上台以來,就為這場翻天覆地的改革未雨綢繆。三年來,他以反腐作利器,把兩位軍中最具實權的人物──前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都掀下馬;截至目前,副軍級以上軍官也有48人落馬。可以說,持續三年的反腐運動,大大加強習近平對軍隊的控制。因此,習近平軍改不像戈巴契夫急躁冒進,而是早就按部就班,綢繆規劃。

習近平推動軍改,究竟將提升解放軍「戰力」,或他的「軍權」?兩者其實很難區分。中共通過觀察當年海灣戰爭,確認毛澤東所謂「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的論斷早已過時,因此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添置軍事裝備,提高軍事現代化。然而,通過與外界接觸,中共認識到,解放軍還存在更嚴重問題,即指揮系統不靈,以陸軍為主的作戰指揮體系及編制,早就不能適應現代戰爭需要。

以現有大軍區建制為例,大軍區下轄的海軍三大艦隊司令員及空軍指揮員,兼任所在軍區副司令員。而北京既有海、空軍總部,還有負責全軍作戰的總參謀部,軍區高層指揮不了海、空軍,海軍又難以及時得到路基力量的支援,凸顯中國軍隊規模雖大,卻不強,各系統沒有形成統合戰力。如此疊床架屋,面臨內外形勢變化,已到非改不可地步。

同時,中國國力提升,也對軍隊職能與任務產生新要求。過去中共軍隊主要職責就是守土,保衛領土、領海、領空,但現在須高度關注新型安全領域的挑戰,包括保護交通運輸線、反恐及維和等。中共還在非洲吉布地建立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這些都須有新的管理和指揮系統匹配。

因此,中共軍改方案中提及「更好地使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於黨中央」,既可說是提高軍力,也與軍委主席集中軍權、號令全軍,並不矛盾。待軍改完成,習近平作為全新軍事系統的締造者,對軍隊的掌控力將空前加強,甚至遠超過有軍旅資歷的鄧小平

軍改是習近平下的另一步大棋。他自上台以來,就強勢掌控軍權,力圖消除軍隊散漫、分權現象。當前中共軍隊框架始自鄧小平,歷經數十年發展,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三代領導人都曾提拔信任的人進入軍隊,加上解放軍內部小山頭林立,各種勢力盤根錯節,利益集團已經固化。軍改必將砸掉一批中高級將領的飯碗,這些人一旦離開職位,就可能被追究在位時的貪腐問題,他們牴觸情緒之大可想而知。

可以預料,隨著改革深入化,中共軍隊高層的內鬥也將白熱化、表面化,甚至禍起蕭牆。如何穩步推進,對習近平是繼反腐打「大老虎」後,另一波大考驗。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