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又一個 投行梟雄薛榮年被調查 涉兩股票內線交易

主政平安證券投行期間成績斐然同時頗多爭議,又因萬福生科造假案而被證監會取消從業資格;此番涉及巢東股份和海螺水泥的內線交易案,非法獲利數以億計。

財新記者獲悉,原平安證券總經理、投行梟雄薛榮年因涉嫌一樁金額巨大的內線交易案,已於11月20日左右被公安機關在安徽蚌埠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上述內線交易案涉及巢東股份(600318.SH)和海螺水泥(600585.SH)兩隻標的股票。其中巢東股份是薛榮年老家安徽的上市公司,兩家公司的重組傳聞遷延多年。

原平安證券總經理、投行梟雄薛榮年(網絡圖片)

知情人士透露,該案初步掌握的涉案金額十分巨大,涉嫌非法獲利數以億計。此外,針對薛榮年的調查去年就已經展開,彼時已對其實施邊控,限制出境。

2014年9月底巢東股份公告停牌,今年1月公布重組計劃,決議收購多家小額貸款、融資租賃、融資擔保、典當和P2P公司,將業務拓展至金融領域;2月6日復牌後股價連拉六個漲停,從復牌的2月6日至3月10日,一個多月時間內巢東股份股價從停牌前的12元左右漲到36元,漲幅達到200%。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後,又於股災前攀上43元。

今年10月,巢東股份再次公告,將水泥業務整體剝離給海螺水泥。11月復牌後,股價又是連續五個漲停板之後一路上漲,目前已經回到35元水平,而同期上證指數一直徘徊在3300——3400點一線。

財新記者查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材料發現,巢東股份上述重大資產重組的財務顧問均是華林證券。而薛榮年2011年底從平安證券出走後,曾擔任華林證券董事長,直至2013年因萬福生科案被證監會取消證券從業資格。

薛榮年掌舵平安證券投行業務期間,因2007年至2011年間「短頻快」的新股項目名聲鵲起;但隨後萬福生科(300268.SZ)、海聯訊(300277.SZ)等平安證券投行全盛期保薦的項目先後曝出財務造假,薛也於2013年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撤銷證券從業資格。經歷一段時間的蟄伏期之後,薛返回老家安徽,投身PE業務。

多位業內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薛榮年在投行任職期間,在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均積累了廣泛人脈。他曾擔任中國證券業協會投行委員會委員、中國證監會第四屆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委員、深交所第二屆中小企業培育發展委員會委員等。其中前兩個職務在證券業內舉足輕重。

據公開資料,現年50歲的薛榮年草根出身,畢業於上海交大,早年曾在安徽信託投資公司工作,向有工作勤勉、人情練達之名。2000年,35歲的薛榮年加盟平安證券,歷任投行事業部總經理、公司副總經理等,並於2008年正式任平安證券總經理,主管投行業務。

2009年創業板推出後,平安、國信、廣發等華南證券公司在以民營企業為主的中小IPO項目上獲得優勢,其中從前名不見經傳的平安證券最為耀眼。

在2006年以前,平安證券每年承銷企業數量還一直在四五家上下徘徊,2007年升至23家,2008年是20家,2009年32家,2010年更上升至61家,不但把中金公司擠下承銷冠軍寶座,甚至比當年排名第二的中信證券還多12個項目。

全盛期是2011年。當年平安證券主承銷金額達到297.95億元,行業排名第二,僅次於中信證券的323.43億元。而從主承銷企業數量排名來看,平安證券以34家居第一。平安以一家中型券商的身份逆襲行業龍頭,薛榮年被認為發揮了核心作用。但是薛榮年在平安主導的流水線作業和激進的激勵方式,也因項目質量和風控問題而受到同行詬病。

2010年的勝景山河是平安投行風險爆發的開端。當時這隻股票已經完成發行,卻在上市前夜因媒體曝光財務造假醜聞而被證監會叫停。次年,平安證券因勝景山河事件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多名項目人員同時領到罰單。此後,平安集團與薛榮年的分歧加大,前者著手對平安證券進行整改。

2011年底,薛榮年從平安證券出走;僅僅兩個月後,出任同在深圳的小型券商華林證券董事長。與此同時,大批薛榮年的平安投行舊將帶著項目轉投華林證券。當時坊間曾流傳薛榮年的一句狠話——「不給平安留下片紙」,這種報復性的挖角導致平安方面與薛榮年進一步交惡。

然而薛榮年並未能在華林證券續寫輝煌。2012年9月,萬福生科因涉嫌財務造假被證監會立案稽查。2013年5月,證監會通報,該公司為達到三年盈利的上市條件,於2008年至2010年間連續虛增銷售收入合計4.6億元,利潤合計1.3億元。這種財務造假甚至延續到上市之後的2011年和2012年。此外,證監會還認定包括平安證券在內的仲介機構未能勤勉盡責。

萬福生科案因造假數額十分巨大而轟動一時。在此案的行政處罰中,平安證券不僅被沒收保薦承銷收入和處以兩倍罰款,還承擔了向投資者先行賠付的責任。同時,為了清理門戶,掃除「害群之馬」,證監會對平安證券保薦業務負責人薛榮年罰款30萬元,撤銷證券從業資格。

薛榮年不服,並向證監會提出申辯。在公聽會之前,北京的五位法律專家還為他出具了一份專家論證意見書,認為薛榮年並非萬福生科造假的直接責任人,且已經「基本勤勉盡責」,呼籲證監會手下留情。但最終證監會認為薛榮年的辯解理由不能成立,維持了市場禁入的行政處罰。

當離開平安證券時,薛榮年曾經寫道:

「2000至2012年,一個輪迴,從30多年的青年人,到步入奔五的中年,有成功的喜悅、失敗的沮喪。」

「從終點駛回起點,努力、努力、再努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財新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