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外媒:為穩定匯率 中國央行暫停數家外資銀行部分外匯業務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度大跌之際,外媒報導稱中國央行採取措施穩定人民幣匯率。

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稱,中國央行對個別外資銀行進行窗口指導,暫停其跨境及其參加行境內外匯業務至明年3月底,被暫停的外匯業務包括現貨平盤等,這些措施是央行穩定人民幣匯率努力的一部分。

今天早盤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盤中跌破6.59,觸及6.5970,創2011年1月來新低。目前逼近6.6關口,三天累計下跌逾500點,或創12月10日來最大三日跌幅。

在岸匯率方面,早盤曾跌破6.49,最低至6.4932,隨後有所反彈。兩岸價差擴到逾1000點。

中金分析師梁紅團隊在報告中認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和即期匯率在年末最後一周雙雙跌至四年多以來的最低點。相應地,離岸人民幣匯率也錄得8月份匯改以來新低。其中,簡單的原因有年末較強的季節性外匯需求。同時,隨著開年個人5萬美元的年度購匯額度得到刷新,在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影響下,市場對於年後是否出現個人集中購匯的情況存在諸多顧慮。

興業王涵亦認為,歲末年初換匯額度更新,央行或有意讓匯率貶值以降低換匯壓力。

在811新匯改之後,人民幣也曾經歷過一波快速貶值,隨後中國決定對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外匯風險準備金,準備金率定為20%。此舉旨在抬升跨境套利的成本。還有媒體報導,中國央行要求嚴查人民幣參加行購售匯業務的真實性,防範跨境套利。

央行解釋稱,對遠期售匯徵收風險準備金不屬於資本管制,也並非行政措施。銀行遠期售匯業務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有利於抑制匯市波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