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網傳理財產品真相 揭中共地方政府騙錢路線

作者:
中共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嚴重,最終的受害者是眾多投資人。近日一則文章披露了地方債轉嫁給民眾的來龍去脈,以及大陸民眾頻頻在理財產品上血本無歸的原因。

中共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嚴重,近日一則文章披露了地方債轉嫁給民眾的來龍去脈。(AFP PHOTO/Mark RALSTON)

日前,國家審計局說我國地方債高達3.85萬億人民幣,其實真正額度可能在12萬億以上,面對經濟的持續下行,政府、銀行、信託三方串謀,以理財產品方式正在坑害老百姓,請大家提高警惕,切莫上當。我國正在上演」中國版次貸危機」。

地方政府債的債主是誰?銀行。因為沒有聽說過地方政府債券,也沒有人買過。老百姓只買過國債券。的確,中國的地方政府沒有發行債券的權利,因為中央知道地方政府一定會胡來,管不住。所以你也沒見過沒聽過有地方政府債券。中央以前有過代理發行,因為沒人買,地方政府就另謀出路了……怎麼個另謀出路?

路徑是這樣的:

1、各地方政府主導註冊了一些投資公司,這些投資公司政府把它叫做:融資平台。其名稱可以是某城建開發公司、城建資產經營公司等。

2、地方政府立項,比如:建高速,建機場,蓋政府大樓,等等。

3、融資平台的這些公司拿著政府的項目去銀行融資,因為是政府背景的公司,又是政府項目,所以融資是審批金額是多少給多少。

4、銀行當然知道地方政府是個什麼東西,此錢大半是有去無回,風險很大。所以銀行就把此債權轉賣給信託公司,比如10億的融資,銀行說我留下2%的利息,剩下的你捕手,簽的是5%的利息,你還有3%可賺。

雖然信託公司也知道政府是個什麼東西,但是這麼大的生意總不能不要,怎麼辦?只要再轉賣出去不就行了。利息寫得高一點肯定好賣。反正只要賣出去,信託公司就即沒風險也沒責任了。於是,信託公司就把這些個債權做成一個一個項目投資產品,比如:城建公司修高速項目,等等。各種各樣,總稱「理財產品」。

5、信託公司把「理財產品」拿到銀行,讓銀行代理銷售,還有回扣。

6、銀行就印些廣告,再開一間「理財室」,配個理財經理,看著儲戶的存款額,給儲戶打電話推銷。把有錢人稱作「VIP客戶」,請上坐。至此,債權人是誰?誰買了理財產品,誰就是地方政府債的債主。

如果出了問題,也就是不兌現。怎麼辦?

你去找銀行

銀行說:簽約的合同上任何地方沒有銀行的章子。銀行只是代售。

你看看合同上的章子去找信託公司,信託公司說:這是城建公司的項目,我們只是理財的信託公司。就好比你買了中石油的股票賠了,你不能找你開戶的證券公司吧。

你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說:我們是跟銀行簽的約融的資,你是誰?

你又去找銀行,銀行說:我們是融資給城建公司的,跟你有什麼關係?

你再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說:誰賣給你的你找誰去!

……

你再拐回來找銀行,銀行說:你跟誰簽的約,你找誰去!

你再去找信託公司,信託公司說:投資有風險,你沒看合同條款細則嗎?

你說:明明寫著保本的!

信託公司說:這是政府項目,政府不光說保本,還說有補貼呢,不信你去問政府!

你去問政府,政府說:我們只是立項,審批項目。是行政機構,這連你都不知道嗎?

……你說算了,我也不找了,直接告吧。我是VIP客戶,還沒被騙光,還有財力,物力,人力,打官司!

訴狀第一欄,被告人:???填誰?

這時候你才發現,打官司,要在被告人所在地法院打。銀行在本地,信託公司在上海,城建公司在北京……被告欄都填不出,根本沒法打。

政府怎麼這麼聰明?其實政府也是讓美國涮過,學來的。美國的「次級債」就是這樣的結構。

區別在於:美國是信託公司把它賣給全世界了;中國是各地方政府賣給全國老百姓了,廣東一個省都七千億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