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高調視察三大龍頭黨媒 一箭雙鵰

——"黨媒姓黨"不再"姓江" 而且要增強國際話語權

2月19日習近平視察三大官媒,下午再發表講話,要求中共官媒應提升國際影響力;同時還強調「黨媒姓黨」,「與中央保持一致」。一些網友認為這可能是輿論進一步收緊的信號。阿波羅評論員認為,中宣系統一直掌控在江派劉雲山手中,不斷給習挖坑使絆,此番習近平視察黨媒喉舌,是向黨內外宣示「黨媒姓習,不再姓江」,可能預示著對宣傳口的全面整頓清洗。同時習也強調增強國際話語權,顯示習對外宣的要求。

高調視察三大官媒,座談會強調「黨媒姓黨」

2月19日上午,習近平分別視察了中共三大官媒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台。

在視察過程中,政治局常委劉雲山、中宣部長劉奇葆和2014年底調中宣部任常務副部長的黃坤明也一齊陪同。黃坤明曾在福建、浙江任職時與習近平有交集,其被認為是習安插在中宣部的棋子。

2月19日,習近平視察三大官媒。圖為習近平視察央視坐上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播台。(網絡圖片)

習近平上午此行,被官媒通過微博、微信上實時播報,消息迅速傳播。

據官方報導,習近平在當天下午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到黨媒要維護中央權威,要增強看齊意識,與中央保持一致,並強調黨媒「姓黨」。

《中青報》隨後以「習近平密集調研有深意」為題刊發報導,並將之與去年12月25日習首次視察中共解放軍報相提並論。當時習近平也首提「軍報姓黨」。

此前,在剛剛閉幕的2016年中國宣傳部長會議中,已經傳達出「黨管宣傳、黨管媒體」的總體基調。

而被稱為「毛左」代表的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在遭中紀委「警告」後,突然發表微博呼籲「放開言路」,也顯示了習近平當局要整頓官媒的跡象。

央視表忠心:「央視姓黨,絕對忠誠」

習近平視察後,微博隨即傳出央視當天上午的歡迎現場,一張表態向習「示忠」意味極濃的照片,清晰可見「央視姓黨,絕對忠誠,請您檢閱」的標語。

分析:習近平劍指宣傳口,黨媒不再「姓江」

美國媒體人、阿波羅網特約評論員「在水一方」表示,習近平上台以來,江派劉雲山控制的宣傳口一直在跟習唱反調,並不斷給習挖坑,極力將習近平包裝成「毛左」形象。此番習近平抓緊軍權後,開始著手收拾中宣系統,對江派的全面清算在一步步進行中。

如同軍改啟動前宣布「軍報姓黨」一樣,此次強調「央視姓黨」,可能預示著習近平將對中宣系統全面整頓和清洗。

網民:言論進一步收緊的信號

據央視報導,習近平視察3家官媒時交代,中共官媒應提升國際影響力,多站上國際舞台發聲,好好傳播中國消息。必須打造鎖定外國閱聽對象、具龐大國際影響力的旗艦媒體。

習近平還說:黨的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

在民間和網絡上,有輿論將這次視察看作是中共對言論自由的進一步限制。

美國之音報導,新浪等網站一度關閉了與視察有關新聞的評論頁面,重新開啟後,網民的負面評論也被刪除的非常之迅速。【相關報導:中共強調「黨媒姓黨」媒體遭扼喉難發聲

「海外」黨媒:巨變可能來臨

習近平視察三大官媒後,編輯部設在北京的「海外」親習黨媒多維發表評論稱,在開年之初的中國宣傳部長會議後,習近平調研三大媒體,「宣傳系統改革時機可能已經到來」。

文章稱,就在前幾天,《人民日報》旗下海外喉舌《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2月14日在微博發聲,稱中國應放開言路,鼓勵、寬容建設性批評。一直以較「左」言論著稱的胡錫進一反常態呼籲放開言路,很可能嗅到了高層對於媒體言路,出現態度放寬的意味。

習近平在19日視察官媒新華社時也指出,「基層幹部作風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新聞記者要深入調查研究,多掌握一手情況。」而此前,中宣部對記者及媒體對於調查和做研究報告的態度進一步收緊,「澎湃新聞」一篇揭露三峽大壩社會和環境成本的調查報導曾在網上發表七個小時之後就被撤下。

文章還說,在無國界記者組織的新聞自由排行榜上,中國去年倒退一名,在180個國家當中排名第176名。近幾年來,中國的新聞工作者數量銳減,曾經活躍在調查一線的記者們進入離職潮,中國各大報紙媒體機構進入「空巢」式的無人可用窘局。

前《中國青年報》記者林天宏在2014年一篇博客中稱,「所有這些年,像我一樣的人們看到我們的文章被槍斃,我們的聲音被箝制,我們開始習慣了這些。我們開始妥協,並自我審查,我們已經走得太遠,就像我們已經忘記了我們最初為什麼選擇這個行業。」

文章認為,或許習近平正是注意到了現今中國媒體所處的尷尬境地,所以表達出了允許進行針對底層民眾的深度調查報告的態度。

阿波羅網於飛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阿波羅網於飛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