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何清漣:人民日報提「三個不出現」,實現難度有多大

6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鄭秉文的《從國際經驗看如何長期保持增長動力》,比較樂觀地展望了中國即將進入高收入社會的美好前景。但文中那段「三個不出現」的假設前提條件,卻讓這幅「最新最美的圖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霧霾。

「三個不出現」中,變數最大是哪個?

作者在對比中外經濟發展道路之後,引領讀者展望中國即將「跨過高收入門檻後向中等已開發國家邁進」的美景之前,提出了這三個「只要不出現」。原文錄之如下:「經過幾十年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只要政治上不出現顛覆性錯誤,經濟上不出現毀滅性打擊,制度上不出現斷層式波動,再過六七年,我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將無懸念。屆時,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已經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已經建成。」

一想到「三個不出現」這一前提條件面臨怎樣的不確定性,我頓時就覺得本屆中南海主人及一幹上書房大臣的執政任務實在繁難。因為這「三個不出現」,有的可以通過當局力拼勉強達成,有的則不管怎麼努力也無法達成。

所謂「政治上不出現顛覆性錯誤」,這話是從今上前年的指示演化而來。2013年10月,習近平以中共國家主席身份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會上談到中國改革時說:「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

如同以往一樣,他的話立刻被中外媒體做了全方位解讀。大致說來,地域不分中外,政治不論左右,對這段話形成的共識是,習談的「根本性問題」是指必須堅持走以中共為領導的社會主義道路,「顛覆性錯誤」即指放棄這一既定方針,走民主化道路。從近期來說,就是中國的大局以「維穩」為第一要務,任何妨礙中國穩定的組織,任何可能讓穩定局面瓦解的思想、言論和行動,不論來自哪方面,都是「顛覆性」錯誤。

鄭文中這句「政治上不出現顛覆性錯誤」,就是重複習三年前的話語,即只要中國不走民主化道路,無論是以顏色革命出現的第三波民主化道路,還是以阿拉伯之春形式出現的民主化,中國都統統拒絕,今後奔向高收入社會的奮鬥目標就有了基本保證。

只要中共牢牢抓住槍桿子,這一條不難做到。而且,這是黨內高層與紅色權貴的共識。此刻,紅二代的重要成員孔丹說的一句名言正在國內微信上熱傳:「今後主要對付國內外敵對勢力,方法就是『咔嚓』」,傳播者還配上了一張斬頭的畫面以加強效果。

經濟上不出現毀滅性打擊,這話比較好理解,如今中國經濟各領域都缺少利多消息,最後的防線已經只剩下金融系統這個「超級大工事」。金融系統是一國經濟的神經中樞,無論如何不能出問題,否則全玩完。這條防波堤不能失守,是中共領導層的共識。為保障防波堤能夠抗洪,習近平、李克強都很「拼」,主管官員也絲毫不敢懈怠,隨時變招,鬆了又緊,緊了又松,以應付不虞之災。

但總的來說,經濟上,中國正在翻山越嶺,這長途跋涉很不容易,叫做「過了一山又一山,一山更比一山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發布報告,稱中國金融未爆彈達1.3萬億美元。外界也都知道,周小川這個央行行長當得實在不容易,關於他「出事了」的傳聞成為網絡謠言的常演戲碼,此刻,「最近一周來,周小川缺席的兩場重要會議,可能出事」正成為網絡重要新聞。這兩次會議指的是6月6日臨時缺席中美戰略論壇新聞吹風會,6月12日召開的上海陸家嘴論壇。由人們密切關注周行長動向,可見金融防波堤的險情是何等讓人牽掛。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左)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星期五在上海召開的20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上(2016年2月26日)

 

「制度上不出現斷層式波動」何所指?

這條一般人猛看不太明白,得多費些文字。所謂「制度斷層」中的「制度」,不是指社會主義制度這一根本方向,而是指中共最高領導人掌權的方式,以及保證其有效行使權力的各種制度。

習近平執政三年多,在權力結構與權力行使方式上早就重定章程,改寫了政治規矩,用一人專斷(個人獨裁)代替了九龍治水式的集體領導(寡頭獨裁),軍政系統馬不停蹄地大換血。目前,中共18大後31個省區市黨委班子調整至少涉及223人,超過各省常委總人數的一半。軍改已經完成權力結構的布局,剩下的是指揮系統的逐步更新與到位。

作者強調只要不出現「制度斷層式波動」,意指習重新厘定的政治規矩不再改變,不再像十八大權力交接之後因「制度」斷層而引起軍界、政界人事大變動,恐慌情緒蔓延,人心不穩。要想不出現制度斷層,只能有一個選擇,就是No.1不換人。

專制極權政治從古至今,都是人治。人治最大的特點是統治者換人之後將會出現「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現象,即「制度的斷層式波動」。前蘇聯經驗如此,中國經驗同樣如此。江、胡兩朝的平穩過渡,是因為胡錦濤處於弱勢,江澤民對中國政治保留了很強的干預及操控能力。習近平如果還按江胡時期的規矩,幹完兩屆就退休,並保持不出現「制度斷層式波動」,那就只能找一個傀儡來接班,他本人保持垂簾聽政的太上皇地位。但估計習從自身經驗出發,絕對不會冒這奇險。最保險的方式就是效法普京,終身執政。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天安門上,一側是中共總理李克強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另一側是江澤民(2015年9月3日)

 

俄羅斯有民主形式,普京通過「民選」,經歷了總統——總理——再登總統寶座的途徑,正在向終身執政邁進。習近平對普京佩服有加,效法普京不是沒有可能。鄭文提到「三個不出現」,最後這個「不出現制度斷層式波動」,算是號准了龍脈。如果今上真有這種打算,明年十九大的人事布局應該初現端倪。考慮到作者身份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研究所所長,此文又發表在《人民日報》上,其規格雖然遜於評論員文章,但也算得上是官方聲音了,可視為一種巧妙的投石問路。

根據半個地球,即歐洲、亞洲、南美洲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邁向共產主義的經驗,實現一種理想,最容易的是預設目標,最難的是創造實現前提。鄭文提出的目標是中國2024年左右進入高收入階段,但關鍵不在於設定目標,而在於如何創造實現目標的前提條件。「三個不出現」的前提條件,目前算是實現了一個半:「政治上不出現顛覆性錯誤」算是做到了,「制度上不出現斷層式波動」,算是做到了一半,即正在夯實習近平的權力基礎,掌握了爭取權力永固的主動權,達成另一半的目標或許可期。

但「經濟上不出現毀滅性打擊」實在太困難了,因為市場力量受到無數隻「看不見的手」在拽動拉扯,不知哪只手的力量最後成為決定性因素。比如「一帶一路」這個宏偉計劃,其核心部分即海外建高鐵的合作就屢興屢廢,很不順利。因此,要想實現「三個不出現」,只能期望中共這隻權力之手能夠變成如來佛那隻無所不能的超級神掌,創造奇蹟,鬥過市場那隻無影無形卻無處不在的「看不見的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