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高盛再發預警:中國成五大經濟體中的唯一「輸家」

近日,高盛發布研報看熊股市,稱歐美股市3個月內將暴跌10%,建議投資者拋售立場。高盛最新研報再次預警股市,這次直指中國等新興市場。

高盛集團預期今年下半年新興市場股票將出現有意義的回落。據悉,高盛對於銀行股一直保持謹慎態度,而對非大宗商品進口商的股票的態度相對積極。

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漲了大約10.4%至最近的876.77點。

追蹤MSCI新興市場股市的交易基金今年漲了11%,一些國家成了眾人始料未及的大贏家,例如巴西、拉丁美洲。而中國成為主要新興市場中唯一有跌幅的「輸家」,不如俄羅斯和印度。

年初至今,iShares MSCI BrazilCAppedETF(巴西)漲了56%;

iShares Latin America40 ETF(拉丁美洲)漲了28%;

VanEck Vectors Russia ETF(俄羅斯)則漲了20%。

其他金磚國家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則受到了抑制,例如:

iShares India ETF(印度)僅漲了近6%;

iSharesChinaLarGE-CapETF(中國大盤股)跌了0.4%

分析師凱撒-馬斯利、簡-魏和奧利威亞-吉姆在一份以高盛的投資組合策略為主題的報告中稱它們的謹慎態度是基於以下四個因素,排名第一的主要因素是中國經濟減速:

1、中國經濟減速發展

2、對美聯儲上調利率可能性的重新定價

3、發達市場股價走勢下行

4、油價走低

他們認為新興市場股票出現和內在風險有關的超越大盤表現主要受到了投資者資金流入的影響。他們寫道:

「新興市場資產的表現超越大盤。過去三次新興市場出現顯著超額收益的時候是2013年削減恐慌發生時、2014年烏克蘭危機時以及2015年中國股市泡沫時。

目前的這次主要受到新興市場湧入大量資金的驅動以及『財政寬鬆將是下一步的寬鬆政策』的觀點的刺激。

我們預期今年下半年新興市場股市將呈現有意義的回落。在我們看來,『財政寬鬆政策』觀點對於新興市場的推動作用很有限,這是因為新興市場營收中僅8%產生於發達市場。在表象之下,我們重申了對非大宗商品出口商的偏愛,以此作為下半年利用該主題的途徑,尤其用於對抗新興市場銀行股票風險,據了解銀行類國的每股盈利數據已經被向下調整。正如在最新的報告中提到的那樣,我們近期內出於估值風險考慮對全球範圍內的股票持謹慎態度,同時預期新興市場仍處於高風險狀態。

我們還發現了看好新興市場股票的最普遍說辭之一是全球基金經理看起來大幅減持了。

我們考慮的兩個主要資金流數據源是國際收支平衡和交易所公布的外國流入資金。國際收支平衡數據顯示資金流動方向可能隨時逆轉。而高頻資金流數據則顯示了趕超距離開始縮短。高頻交易數據顯示,流入新興市場股票的資金已經逆轉了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第一季度的流動方向。簡單的資金流計算結果表明增加了7%。

我們喜歡用估值作為衡量指標,新興市場剛剛創下紀錄高位,使得MSCI新興市場公允估值達到了880的水平。周一MSCI新興市場收報882點。在我們看來,只要基礎因素看起來仍疲軟,新興市場股票交易價格就不大可能低於其公允價值。我們還指出銀行類股票並沒有參與到此次新興市場股票回升中,因此我們對該部門股票持謹慎態度。」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鳳凰國際iMarket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