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伊朗突然翻臉 俄羅斯中東再觸暗礁

8月16日俄羅斯戰機從伊朗哈馬丹空軍基地起飛的畫面一度震驚全球,然而好景不長,僅六天之後,8月22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西米(Bahram Kasemi)便出面宣布暫停對俄羅斯開放哈馬丹空軍基地。卡西米稱,雙方僅是同意俄羅斯「暫時」使用該基地,而目前時限已過,因此將不再向俄羅斯開放該基地。

伊朗自建國起從未向任何國家開放過軍事設施,也從不允許任何國家的軍機軍艦進入本國領土,正因此,伊朗向俄羅斯開放基地的舉動在六天前被俄羅斯媒體全力渲染成了俄羅斯的一次重大外交勝利,更派出諸多「專家」將此舉的意義進一步引申到了俄羅斯在中東的歷史性突破和長遠戰略布局。在俄羅斯媒體的描述當中,這將是俄羅斯繼承蘇聯地位,重返中東取代美國,成為中東主宰的第一步。

然而,顯然正是俄羅斯人慶祝這場「勝利」的舉動激怒了伊朗。在卡西米代表伊朗外交部出門宣布官方決定之前幾個小時,伊朗國家電視台剛剛播放了伊朗國防部長德哥汗(Hossein Dehghan)的發言,德哥汗稱莫斯科對於伊朗向其開放基地的聲明是「某種不合時宜的炫耀」,他同時還毫不客氣地表示,俄羅斯人「正急於顯示他們是一個超級大國」。

伊朗國防部展示新型飛彈防空系統Bavar-373(圖源:VCG)

而這並非近期德黑蘭針對莫斯科給出的唯一一個負面表態,8月21日,伊朗剛剛公布了該國在俄制S-300防空系統的基礎上自我改建的新飛彈防空系統Bavar-373,伊朗國防部發言人在回應該防空系統的問題時同樣刻意指出,「儘管俄羅斯向我們提供了很多選擇,但伊朗目前沒有從俄羅斯訂購S-400等裝備的計劃」。

德黑蘭的意圖已很明顯:伊朗從不打算做俄羅斯的小兄弟,也不想把自己的地緣政治地位與俄羅斯捆綁在一起。這當然並非新聞,作為中東潛在地區霸主和全球伊斯蘭教什葉派當然的領袖,伊朗對於本國主權的絕對強調舉世聞名,對於地區影響力的重視也不容小覷,俄羅斯似乎沒有注意到伊朗同意開放基地的決定來源於德黑蘭的善意,而非屈服,將伊朗視為某種戰利品的語氣也無可避免地刺痛了伊朗人。

但俄羅斯對於此事的宣傳口徑不但是自然的,而且甚至是無法避免的,長期依靠對外戰爭和煽動性宣傳推高支持率的普京已經讓俄羅斯的國際視野只餘下國與國之間的赤裸裸勝負,與伊朗的友好關係並不能成為刺激民族情緒的理由,只有伊朗向俄羅斯低頭才可以——俄羅斯需要的不是朋友,而是對手的投降認輸,至於對手究竟是誰,其實並不重要。

如果回顧歷史,德黑蘭的這次「變臉」並非第一次,早在霍梅尼革命成功後,蘇聯就在對待新生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時候犯過與今天普京一模一樣的錯誤。霍梅尼對蘇聯的激烈反擊曾是蘇聯中東戰略全面失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本次雙方矛盾的突然公開化,也將不可避免地刺激到兩國之間長期存在的潛在矛盾:儘管在反美和支持阿薩德等問題上立場趨同,雙方也有較多的共同利益,但意在重返中東的俄羅斯與意在贏回中東主導權的伊朗之間事實上一直是潛在競爭關係,而主導權問題業已成為雙方同盟關係中的一顆定時炸彈。

毫無疑問,伊朗與俄羅斯之間廣泛存在的共同利益仍將成為雙方達成相互配合的地緣戰略的堅實基礎,短期內這種現狀很難改變,但很不幸地,普京現在踩爆了雙方關係中的這顆定時炸彈。當前以敘利亞局勢為核心,中東的政治形勢又一次進入了變化頻仍的時期,庫德人的迅速崛起與四面樹敵正在改寫周邊敵友形勢,美國的中東協友陣營則在長期消耗戰後不斷出現分崩離析跡象,此時因俄羅斯操之過急而提前引爆的俄伊衝突,將導致中東形勢走向更加無法測知的方向。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多維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