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增長背後暗藏信貸資金枯竭風險

中國強勁的消費趨勢使國內經濟保持穩步增長,但目前中國消費者越來越依賴借貸,鑑於政府政策可能會由寬鬆轉為收緊,未來支持中國經濟增長的信貸資金將變得愈加稀缺。

中國人正在花錢買很多東西,尤其是汽車和住房,這使得國內經濟保持增長。不過這些消費資金的來源可能會枯竭。

周三公布的第三季度官方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速持穩於6.7%,這一增速與過去兩個季度相同。在其他指標出現波動的情況下,該數據並沒有透露出很多有關中國經濟真實起伏的信息。

更為具體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傳統領域的狀況依然沒有變化。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從8月份的6.3%放緩至6.1%。9月份住宅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18%,反映出開發商對近預售屋地產市場強勁勢頭的可持續性缺乏信心。

近來中國購房者確實特別活躍。9月份住宅銷售額同比增長61%。強勁的消費勢頭延伸至了汽車銷售領域,9月份汽車銷量增長29%。這些數據看起來像是上一個10年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期間的數據。而實際上,這可能是消費者在預計未來經濟環境欠佳情況下加速消費的跡象。

減稅舉措帶來了需求,令汽車市場受益。但預計至少部分減稅舉措將在今年年底到期。住房市場方面,大量按揭貸款充斥房地產市場。但最近地方政府收緊了購房政策,上調了按揭貸款首付比例,並限制購買二套房。對P2P網貸平台的打擊旨在杜絕高風險首付貸款。

有一種假設是中國消費者儲蓄充裕。但中國消費者現在也越來越依賴信貸。第三季度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再次放緩,全年增速均低於6%。

中國已經一年沒有降息,並且自3月份以來也一直沒有降准。中國央行轉而採取銀行間貸款等其他工具來提供信貸資金。但最近的跡象表明政策放鬆周期已經結束,下一步政策將收緊,特別是在過熱的按揭貸款市場。

雖說消費者對穩定中國經濟功不可沒,但他們所依賴的借貸資金似乎將變得越來越稀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