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市場低估了央行的決心!高盛稱明年或有7家央行加息

上周,美聯儲及歐洲央行大幅上調經濟增速預期,但市場反應略顯平靜。高盛認為,市場並未給予經濟增速上調以足夠的重視,強勁的經濟增長將很快令部分國家利率面臨上行壓力;G10國家中,有7家央行明年可能會加息。

上周,三大央行公布重磅利率決議,但市場反應顯得相當平靜。美聯儲加息符合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的政策立場也基本維持不變。然而高盛卻認為,市場並未充分解讀央行的經濟增速預期。

在最新的政策會議上,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均大幅上調經濟增速預期,同時通脹預期幾乎沒有調整。

具體而言,美聯儲全面上調GDP增速預期,其中2018年預期大幅上調0.4個百分點。歐洲央行首次發布2020年GDP增速預期,全面上調2017-2019年預期,其中2018年預期大幅上調0.5個百分點。同時,這兩大央行的通脹增速預期幾乎沒有改變。歐洲央行僅小幅上調了2018年的通脹預期(0.2個百分點)。

高盛認為,市場並未給予經濟增速的強勁預期以足夠的重視,因而會將美聯儲FOMC會議視為鴿派意外。

G10國家表現分化:英美勞動力市場過熱歐日依舊不及充分就業

高盛製作的經濟指標顯示,幾乎所有G10國家的經濟增速都超過了潛在增速,瑞典、歐盟地區和美國的經濟增長尤其強勁。但主要G10國家的通脹仍然受到抑制。除了英國以外,其他國家通脹均未達到2%的目標。

與此同時,已開發國家的閒置產能繼續迅速收窄。高盛的產出缺口預測顯示,美國、英國、瑞典、加拿大和紐西蘭等國家的就業率已經超出了充分就業,歐元區和日本仍存在閒置產能,但即便是這兩個國家的產出缺口也在迅速彌合。

高盛指出,歷史經驗表明,在勞動力市場過熱後,通脹壓力最終將開始上升:

我們發現,中期看來,slack和通脹預期是通脹的最佳指標,但更多的特殊指標常常主導通脹的短期變化。特別是我們估計,進口價格通脹成為近期拖累已開發國家核心通脹的主要因素。這意味著隨著閒置產能持續降低等因素,G10國家的通脹將恢復逐漸攀升的趨勢。

目前,美聯儲、英國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央行、紐西蘭聯儲等央行已經面臨勞動力市場過熱的局面,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距離充分就業和價格穩定仍然較遠。

華爾街見聞主編精選《讀要聞|通脹魅影:這個專業名詞或許將是2018年最重要的變量》一文中同樣提及,美國經濟已經出現正產出缺口,歐洲負產出缺口預計將於明年收攏,OECD國家經濟產出缺口已經收攏,並預計將於明年以超過潛在增速的速度增長。如果經濟如各大央行所預期的速度增長,產出正缺口將進一步擴大,這預警著經濟過熱的苗頭,當前遍尋而不得的通脹壓力將隨之而來。

部分國家利率面臨上行壓力

高盛指出,泰勒規則表明,強勁的經濟增長將很快令部分G10國家的利率面臨上行壓力:

據估計,由於勞動力市場強勁且通脹存在溫和缺口,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仍保持在較低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計算顯示,英國、瑞典、紐西蘭、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政策利率面臨顯著的上行壓力。但考慮到英國核心通脹主要由輸入型通脹拉動,因此我們可能希望大幅降低英國的泰勒規則隱含利率。

高盛進一步補充道,考慮到這些國家的金融條件依然在放鬆,則上述結論將進一步加強。相比之下,歐元區、日本和瑞士目前的政策利率仍然是適當的。

高盛對主要國家加息的最新預測如下:

美聯儲:2018年四次,2019年四次;

瑞典:2018年2月一次;

加拿大:2018年3月一次;

澳大利亞:2018年5月一次;

紐西蘭:2018年8月一次;

挪威:2018年三季度一次;

英國:2018年11月一次;

歐洲央行、瑞士央行、日本央行:2018年按兵不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